大纲解析
第一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经常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目前最庞大的事业之一,世界各国在教育事业上
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活动和制度中的核心部分。
一、教育的本质规定性
要了解教育的本质规定性,首先需要对教育的定义作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育的概念
从字面上来理解,“教育”一词与儿童的培养关系十分密切。在我国员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使出
现了“教。和育”这两个字。其中,d6”的形状意指儿童在成人执鞭监督下习文之事,而“育”表示妇女养育小孩之义。在古希腊语中,“教育”一词为协心,其与“教仆”一词相关。《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
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教育作为特定的科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
种形式。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主要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
一是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和专门化的特点;二是学校教育具有组织性、计划性和系统性;三是学校教育是
以教学为主的教育活动;四是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所以,培养人
的这种社会活动是教育学这门科学不的不研穷的对建性问题。
目前教育学界在教育本质问题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教
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概括而盲,教育是人类社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区别于自然界的自然现象。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不是抽象的、理想的,而是具体的、操作的、现实的;不仅是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活动具有内隐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本质性特点。
1.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它既吸收自然科学
的定量方法,探索总结构示教育规律;同时又具有非实证性的科学特点,揭示教育现
象、教育事实中的定性规律。
教育学是近现代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有时称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名称,有时称为
数育科学的总称。夸美纽斯(1592—1670)出版的(大教学论)(1632)一书,标志着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校教育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