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设计出一套个人信用卡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并设计不同指标值所对应的阀值来评估申领人信用风险,以供发卡行决定是否发卡。 曳涛(2006)提出了信用卡风险成本概念,揭示了信用卡风险成本管理必须是积极的寻求成本和收益的动态平衡的观点,将风险成本管理的目的定位在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上。
胡勇,张永青(2006)分析了个人信用消费信贷风险的基础,强调了降低信用风险,要理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行风险信息共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加强相关机构之间的沟通焦虑以及提高金融电子化程度,建立先进的信用卡信息管理系统。另外还建议采取风险转移手段,建立风险呆账核销制度,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与宏观经济风险,通过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将信用卡业务由表内业务转为表外业务
综上所述,国内对于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体现在没有形成综合性、集成化、系统性地看待信用卡这一特殊事物的风险体系,研究方面较分散。
1.3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根据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搜集必要的招行大连分行的风险管理相关数据,再综合运用信用卡风险管理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大连地区区域风险特点,找出招商银行大连分行信用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国外银行先进经验提出改善措施。
1.4 本文创新点
(1)探讨健全信用卡贷后风险监督职能,特别是根据大连地区风险区域特点,符合区域特点的贷后风险监督制度。
(2)对信用卡的市场商务业务及信用卡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对于信用卡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的针对性意见
(3)明确信贷风险和欺诈风险的范围,在进行信用卡风险研究的时候明确范围和前提,研究探讨如何制定完善的风险防范策略,进而实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第二章 信用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2.1信用卡含义分类及功能
2.1.1信用卡内涵及其风险管理理论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卡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有效期、号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背面有磁条、签名条的卡片。
信用卡作为一种小额信贷工具,其先消费后付款的特征使其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那么从信用卡的风险性来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风险的滞后性。由于信用卡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所决定。信用卡的持卡人只要拥有了一张信用卡之后,便可以无需存款即可消费,同时根据信用卡的业务惯例,持卡人还拥有一定期限的还款免息期,这样就导致了,在免息期内,银行无法完全监控持卡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只有在持卡人的贷款逾期并且银行进入和催收阶段之后,银行才能真正地对于风险损失的程度进行确定的评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招商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