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深圳杯D题参考
模型建立的步骤:
1、编制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2、计算xij的值,并求出xj的值。xij为政府和农民分别在投保中支出的钱,从附件1中查找,xj为农民在这次投保中获得赔偿的期望值,xj a p。(其中a为保险金额,p为农作物受灾概率)
xij
3、求直接消耗系数aij的值。aij ,由价值型直接消耗系数的意义可知:
xj
⑴ 若aij 0,即负投入,不符合经济规律;
⑵ 若aij 1,则说明j部门的投入比产值还大,导致亏本; ⑶ 若aij 1,同样亏本;
⑷ 若0 aij 1,反映j部门的投入与产出的直接关联程度,其越大,则证明部门与部门的联系越密切。
4、比较计算aij的值,判断P省农业保险方案的不合理。
方法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采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考虑各种自然灾害的联系和相关性的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价保险的合理性。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目的:得到灾害在保险合理性中占得权重,计算自然灾害的总风险 模型建立的步骤: 1、农业方面相关知识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知道,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涝灾一般是指本地降雨过多,或受沥水、上游洪水的侵袭,河道排水能力降低、排水动力不足或受大江大河洪水、海潮顶托,不能及时向外排泄,造成地表积水而形成的灾害,多表现为地面受淹,农作物歉收。涝灾一般只影响农作物,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形成洪水除了地形、降雨量大之外还要降雨强度也要大才有可能形成洪水。(注意:降雨量不同于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时,大量雨水迅速汇入河中,使河中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即形成洪水。
2、利用Excel表格分析数据
对附件2所给出的数据,利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从2002年到2011年P省10地区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 3、建立层次模型
我们将影响农业保险合理性的因素问题分为三个层次,最上层为目标层,即农业保险的合理性;中间层为准则层,干旱灾害、洪涝灾害、冰雹灾害三个因素;最下层为指标层,即降水量、气温、冰雹。
构建农业保险合理性的指标体系如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3数学建模深圳杯D题参考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