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深圳杯D题参考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应实现农业保险需求和供给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农业保险需求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设计的农业保险的各种政策和运行过程,既要有利于鼓励农户投保的积极性,又要保障投保农户的利益,使农户因遭受自然灾害引起的损失能够按保险合约得到补偿。农业保险供给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设计的农业保险模式既要使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做到效率最大化,又能保障经营农业保险机构的利益,使得设计的模式在保障政府、农户和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利益的同时,能够做到健康、持续的运营。
(3)政府扶持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政府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农业保险进行扶持。在需求方面,主要政策措施是对农户保费进行补贴。在供给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一是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经营管理费用予以补贴;二是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三是为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提供巨灾风险保障。
(4)建立农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农业保险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2、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模式” 依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管理的一套新体系,其基本内容是:(1)组织体系
基本的组织体系是指在国家和省、地、县级政府成立相应的农业风险管理机构。中央农业风险管理局负责制定全国农业保险相关法规和政策;确定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补贴标准和指导地区费率厘定,发放保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筹集国家农业风险准备金以及为省级巨灾风险提供保障。省级农业风险管理机构在业务上接受中央农业风险管理局的指导,负责全省各地、市和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工作,主要是确定本省农业保险险种和费率厘定以及省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标准,支付保费补贴和经营管理费用补贴,为地(市)级提供一定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地(市)级农业风险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各区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为区县提供一定的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区县级农业风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监督并协助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做好本地农户农业保险的保费收缴和成灾理赔工作。 (2)农业巨灾准备金
农业巨灾准备金的筹集:中央、省、地(市)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都要建立各自的农业巨灾准备金,各级农业巨灾准备金的筹集和使用同样要单独建账,封闭运营,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同时其累计规模实行封顶制。
农业巨灾准备金的使用:县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当年发生的成灾赔款,首先由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用当年保费收入进行赔付。 (3)政府扶持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管理费补贴和免税政策。对农户的保费补贴,除中央财政补贴外,还有省和有条件的地(市)和县(区)的补贴。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经营管理费补贴比例,一般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10%~20%左右,应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担,其中中央财政补赔比例应占到60%以上,其余由省级财政配套。 3、“基本模式”的应用和模拟结果比较
本模型研究设计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经过适当变动,可以形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应用示例,在此以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据和有关政策规定为基础,利用上述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基本模式,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3数学建模深圳杯D题参考答案(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