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谋篇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必经阶段。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在工业革命后就开始落后于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新中国后,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的伟大目标始终进行着不懈努力与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走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跃居到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也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结构调整节点,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转换节点。”[13](P141)面对新的格局,迫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要换挡,即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优化升级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驱动、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首先表现在中国出口优势和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挑战。中国经济在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对外经贸发展迅速。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10]。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尤其是在2001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总量迅速增长。2002~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到21.3%,2012年货物出口全球占比达到11.2%[14];2009年起,我国连续9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2013年起,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并连续3年保持这一地位;2017年,我国进出口占全球份额为11.5%,货物贸易重回全球第一[15]。虽然中国对外经贸实现了跨越发展,开始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但是“无论是进出口产业结构、产品技术含量还是经营主体竞争力、创新能力,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速度与质量不协调、规模与效益不协调等一系列发展困境。”[14]而且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和环境已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原先长期支撑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比较优势正逐步弱化,今后继续维持出口高增长、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高比例的传统方式已难以为继。这必然要求脱离出口驱动,转向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尤其是人口红利带来的积极作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流入城市、由农业部门流入非农部门,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到了2012年,中国人口结构逼近了“刘易斯拐点”,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56727万人增至2012年的峰值92198万人后,劳动适龄人口增量由正转负,劳动适龄人口总量进入减少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16](见表3)。表3数据显示:一是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7.58‰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到2013年的4.92‰。2013年11月,国家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但未能彻底扭转,2015年又降至4.96‰。因此,国家在2015年底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虽又再度有所回升,但低孩次生育已成主流选择,而且我国人口出生率自2001年以后始终维持在13‰以下的低生育率,人口增长速度进入缓慢低增长期。二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按照联合国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成为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中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自此以后,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到2017年已经攀升至11.4%。三是中国的少年儿童抚养比总体呈下降趋势。2011年我国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到22.1%的谷底,2012年略有回升至22.2%,只比2011年上升了0.1百分点。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力资本改善速度放慢,资源重新配置的空间减小,资本报酬开始递减,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逐步消失,结果必然是潜在增长能力降低。”[17]因此,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增长动力就必须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新时代的发展要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定了中国经济要在继续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还要发展得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即将实现的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已经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追求和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3](P4)。但当前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因素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从区域看,中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同一区域的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在城市和农村都存在贫困人口和生活困难群众;从一些领域看,还存在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人与自然等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和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此外,相对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都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中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也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这些新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即要在继续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更加注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6)在线全文阅读。

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2218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