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确定性、信用利差和宏观经济的关系
(一)不确定性、信用利差与企业投资的关系
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不确定性对信用利差产生影响,那么企业投资对不确定性与信用利差敏感吗?借鉴王义中等、倪婷婷和王跃堂等文献中有关企业投资的实证研究[19][20],建立如下模型:
式(5)中,inv为样本债券对应的上市公司投资变量面板数据,用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报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表征,并用总资产标准化;unc为经济不确定性面板数据;cs为信用利差面板数据;unccs为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的交叉项。控制变量(control)方面,选取上市公司总资产(ass)、托宾Q值、固定资产周转率(fixed)、资产负债率(lev)、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比营业收入(cashflow)、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income)、企业管理费用比营业收入(mangement)等变量,以及控制了个体变量ρi和时间变量ωt。同时,为控制内生性影响及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回归过程中加入了因变量投资(inv)的滞后项作为比较分析。
数据源自万德数据库。其中,总资产、托宾q值、资产负债率、管理费用变量取对数值。为防止虚假回归,本文对相应变量采用不同单位根检验的Fisher.ADF检验和相同单位根检验的LLC检验,发现各变量均平稳的条件下,对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模型1的结果可知,不确定性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即当经济不确定性增大,企业减少投资支出。同时,托宾Q值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资本市场溢价对企业投资具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企业杠杆资产负债率、管理费用支出的相关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企业流动性约束,以及财务和管理费用等成本支出,对企业投资的负面效应较为显著。
模型2中加入信用利差、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的交叉项后,不确定性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降低。相反,信用利差、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的交叉项回归系数较为显著。可见,信用利差为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决策施加影响的传递机制。另外,在模型3的动态面板回归中,本文采用了广义矩估计法进行估计,实证结果仍然证实不确定性、信用利差的回归系数是显著的。总体来看,经济不确定性越高,金融市场信用利差提升,带来企业投资降低。研究假设2得到验证。
(二)不确定性、信用利差对宏观经济的预测作用
为评估宏观层面上,信用利差与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本节引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单变量预测回归方程:
式(6)中,h≥0为预测期数,c为依据数据频度而定的度量常数⑤。term变量为期限利差,代表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因子,用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减3个月期国债到期收益率表示;rf变量为实际利率,用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表示;CS为信用利差,分别选取GZ信用利差、CP-Bill信用利差代入预测方程进行比较分析。样本区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数据频度为月,数据来源于万德数据库。宏观变量Y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预测期数为3个月。
由表3中模型(1)的结果可知,信用利差的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但系数为正。究其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我国2015年股票市场的牛市环境所致。Bloom论述了不确定性的“增长期权”效应,即如果不确定性提高了产出的潜在收益规模,则不确定性可能会鼓励企业投资[2]。例如,美国科技股泡沫时期不确定性的“增长期权”效应。企业成立网站最差的后果是网站建设成本损失,但是如果最终成功,则获利颇丰。由于建设网站需要时间,则可以看作为投资一个关于互联网成功的“看涨期权”。
我国2015年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环境,其中,创业板指数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均有较高的涨幅。基于“增长期权”效应的假设,不确定性是有可能促进企业投资的。相反,我国2016年下半年启动金融去杠杆,股市波动性减弱,金融市场收紧、信用利差扩大,为本文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自然实验”场景。表3中的模型(2)为金融去杠杆区间(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内的预测方程回归结果。结果证实,信用利差的回归系数变为1%水平上显著为负,与假说3相符。模型5作为比较分析,由票据国债利差作为GZ信用利差的替代变量,回归结果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结果是稳健的。同时,根据模型3和4的回归结果,在同时引入信用利差后,不确定性回归系数不再显著。相反,信用利差的回归系数则较为显著。本回归结果在宏观层面上验证了假设2。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公司层面的经验数据,研究经济不确定性对信用利差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后发现,不确定性影响企业投资。同时,由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等非完美市场因素,由信用利差表征的金融摩擦,成为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等宏观经济变量影响的重要作用机制。这说明,同于股票市场,基于债券市场的价格信号,对宏观经济也具备较强的预测作用。基于发行债券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信息的不确定性变量,通过信用利差因素对企业投资的影响作用显著为负,说明企业资本资产的波动性及非流动性,通过企业违约成本率的提高及资产质押率的降低,显著影响了企业的债券融资能力。最后,本文研究结果说明,除了实物期权效应和观望效应,金融摩擦也是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机制。
本文的政策建议有:第一,本文发现基于股票价格波动信息的不确定性变量与基于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变量对宏观经济具备较好的信号作用,充分说明资本市场关联度高、对市场预期影响较大,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建议主管部门加强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法律体系,确保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第二,我国股票市场运行长期体现“牛短熊长”的趋势性特征,波动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决策效率。建议主管部门提高政策制定的连贯性与透明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及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金融摩擦。第三,我国债券市场长期存在刚性兑付,债券定价未能充分体现企业的违约风险,债券市场不能确定合理的风险溢价水平,不能有效发挥资产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议政府部门从债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的角度出发,减少对企业债券违约的风险兜底及隐形担保,以更市场化的方式维护债券市场投融资主体行为准则,允许市场建立出清机制,形成优胜劣汰、风险收益匹配的有效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