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五是官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共识。然而,学者关注的往往是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而不关注政府官员的人力资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事实上,经济学家在研究官员的时候,仅仅关心如何用制度约束官员,似乎只要把制度搞对,官员就会自动地为社会服务了。这显然不符合日常生活的常识:同一个企业、同一个组织,不同的领导会有不同的业绩,为什么在国家层面领导人的特质就不起作用了呢?另一方面,除约束之外,政府官员是否需要正面激励?在民主体制下,唯一的正面激励是做得好的领导人可以获得连任,但是,这种激励往往导致领导人讨好选民的短期行为。我国的官员选拔制度为研究官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由于官员能够在地区之间进行调动,研究者可以识别官员发展经济的相对能力;由于地方政府在市场上发债(如城投债)并招商引资,研究者可以研究市场是否给官员能力定价;又由于能力是升迁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研究者还可以研究高能力者是否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以及这种制度安排是否增强了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这些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可以为政治选拔文献提供新的经验事实和新的理论。


  以上议题只是管中窥豹,揭示我国的发展经验可能对经济学做出的贡献,其他领域也同样可以找到有意义的议题。构建本土话语体系,首先从设定议题开始,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者可以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而是从显著的议题出发,做深入的研究,发现对经济学有意义的普遍性规律。


  三、构建学术共同体


  议题设定之后,需要在学术市场上检验,一些议题被淘汰,另一些议题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其他学者的响应,最终甚至可以发展成一个学派。这个过程需要学术共同体来支撑。学术共同体由学者、发表平台和会议等要素构成。典型的例子是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以凯恩斯为核心的学术圈子、六十至八十年代的“芝加哥学派”以及当今的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更普遍的例子是专业学术学会以及由学会创办的学术杂志。在一个学术共同体中,学者拥有共同的研究主题,遵从相同的学术规范,使用相同的学术语言和相似的研究方法,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共同体内的讨论,并为共同体提供公共服务(如为学术刊物审稿、参与筹划学会的学术会议等)。用托马斯·库恩的话来说就是,学术共同体里的学者共享同一的研究范式;每个人既是这个范式的创造者,也是它的受益者。


  就构建学术话语体系而言,学术共同体至少有下面几方面的作用。其一,学术共同体可以成为学术话语体系的载体。一个学术话语体系的核心是研究题目和研究范式,它们正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体系是人为建构的产物,因而需要一群人去维护和传承,学术共同体可以肩负起这个责任。其二,学术共同体为新思想、新思路提供发表和竞争的平台。今天的国际学术界,分工越来越细化,全才越来越少,关注一般问题的学者也不多。在这个背景下,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思路就只能先在特定的学术共同体里发表,得到充分肯定之后才有可能被更多的人接受。这样做的好处是,共同体内部的学者都是内行,会用挑剔的眼光审视每一项新成果,因而可以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其三,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议题可以通过学术共同体得到传播和加强。已如前述,学术研究是有潮流的;一个意义重大的议题如果不能形成潮流,最终会被人忘记。一个议题一旦得到学术共同体的认可,许多人就会围绕着这个议题展开研究,从而比较容易地在共同体内部形成潮流。


  国际上(特别是英、美两国)的经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学术共同体,我国的经济学者比较难以进入,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学者所关心的议题不同,切入议题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建构本土学术话语体系,就必须首先建立本土学术共同体,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缺专业学会,更不缺学术杂志,但是,学会和杂志设定议题的能力较差,而且也没有形成批评和尊重被批评者的风气[注],从而无法形成研究潮流。另一方面,主要经济学院和研究机构在对教师进行学术考评的时候,主要是看教师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发表,迫使教师不得不想尽办法进入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学术共同体。如何平衡国际和国内发表,是横亘在本土话语体系建设道路上的巨大障碍。放弃国际发表、全部回归国内发表,显然是一种失败主义的做法。一个可能的出路是,首先在国内构建比较健康的学术共同体,锤炼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议题,然后冲击国际发表。这就要求各大经济学院系重新评估学术发表考核体系,增加国内发表的权重。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应更多参与国际学术组织的学术活动,在这些组织中形成自己的力量,为国内学者的国际发表提供支持。


  总结起来,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本土话语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每位经济学者付出努力;最为重要的,是每位经济学者都必须同时具有本土问题意识和经济学的理论关怀,从中国的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另一方面,各个经济学院系也需要反思教师的学术考核体系,给予本土问题更多的权重,而不是仅仅看国际发表。


  第2篇: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性


  李彩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代。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在经过4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新时代、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的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新常态;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近期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阐释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即具体阐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经济发展新理念的要义[2];二是研究如何推动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即着重分析中国经济在发展转换中面临的问题与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转变的对策与思路[3],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路径[4],总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5],尝试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等[6];三是阐释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7];四是结合部门或地区实际情况来具体阐述怎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方面的文献较多[8][9]。但少有文献用专题去阐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性,即为什么要有这种转变。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尝试研究,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学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4)在线全文阅读。

优秀的经济毕业论文收集整理(共4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jingji/12218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