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对私产的粗暴没收和占有,又哪里有什么情理可言?难道我们竟然可以认同国家可以肆意的侵占私产?关于这个问题,这个国家从来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梳理并给出过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而今时今日,这个国家在土地征收领域遭遇到了日益强大的巨大抵抗,血拆案件不绝于耳,其根源就在于此。不过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姑且放到2000年代,再来讨论。
60年代算是一个共产主义革命的年代。这个国家要重建人性,要没收私产,然而这绝无可能成功。整个60年代,这个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崩塌边缘,似乎随时都会迎来再一次的大饥荒,如果真的再来一次,这个国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撑得过去。同时,如果我们乐观一点的话,由于被迫为之的三线建设和知青下乡,这个国家却已做好了重生的准备。而重生,需要的是制度上的彻底变革。
请期待第三章:70年代——大变革。
第三章:70年代——大变革
70年代初期,这个国家仍然处于噩梦之中,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噩梦中醒来。我们必须时刻记住:自私是人类的天性。无论共产主义的革命口号叫得多么响,在涉及到剥夺自身利益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抵抗。吃大锅饭这种东西,在自私的人性面前,只能意味着大多数人吃不饱饭。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自留地。对于自留地的粗暴侵占,算是触犯了中国农民的最后一条底线,并引发了随之而来的激烈对抗,黑幕由此拉开,光明也随之而来。自留地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留下的一条口子,在将农民手中的田地并入公社统一耕种之余,允许农民保留5-7%,自己经营,可以种种菜养养鸡啥的,作为贫穷生活的补充。农民们对于公田生产毫无积极性,但是对于自己的这一点点自留地,那可都是私田,是一定要精心打理的。可以说,如果不是有这条口子在,3年大饥荒死的人会多得多。
然而到了1960年代末期,整个国家在荒谬的治国之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罔顾人性。我们已经知道,60年代中国的法制关键词就是“没收”,没收了整整十年,到60年代末期已经没啥新的东西可供没收了。制度的惯性延续的结果,就是必须寻找到可供没收的新财富,虽然我们今天看来,这种制度的惯性极其的荒谬,但在当时,一切都理直气壮。从19
60年末期开始,一场新的政治运动席卷而来: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一次针对的对象,当然只能是自留地。到1975年,运动到了高潮,几乎所有的自留地都被并入公社,原来的一点点口子被彻底堵上,农民被禁止从事任何副业,不能再获取任何的额外收入。这是最黑暗的时刻。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被彻底禁锢了起来,不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空中楼阁——建国以来房地产制度史(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