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王刚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甲地步行到丙地,李华同时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骑自行车去丙地,他比王刚早1小时到达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 丙 乙 【思路导航】
解法一:根据路程的比和速度的比求出时间的比,从而求出王刚和李华所用的时间,再求出
各自所走的路程。
王刚和李华所用时间的比 12
: =5:4
410
王刚所用的时间
1÷(5-4)×5=5(小时)
甲地到丙地的路程 4×5=20(千米)
甲、乙两地的路程
20×(1+2)=60(千米)
解法二:如果李华每小时行4×2=8千米,他将与王刚同时到达丙地。现在他每小时多行
10-8=2千米。在王刚从甲地到丙地的这段时间内,李华比应行的路程多行了10×1=10千米。据此,可求出王刚从甲地到丙地的时间。
王刚从甲地到丙地的时间
10 ×1÷(10-4×2)=5(小时) 甲、乙两地的路程
4×5×(1+2)=60(千米)
▲解法三:如果王刚每小时行10÷2=5千米,就能和李华同时到达。由此可见,王刚走完
甲地到丙地的路程,用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和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相比,所用的时
111间相差1小时。再根据1千米的路程,两种速度所用的时间相差 - = 小
4520
时。最后求出甲地到丙地的路程。
甲地到丙地的路程
11
1÷( - )=20(千米)
410÷2
甲、乙两地的路程
20×(1+2)=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
练习5
1、 一辆汽车在甲、乙两站间行驶,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时(停车时间不算在内)。汽车去
时每小时行45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3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2
▲甲做3000个零件比乙做2400个零件多用1小时,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5。甲、乙5
每小时各做多少个?乙:(3000× -2400)÷1=100个、甲:120
6
2、 下图是甲、乙、丙三地的路线图。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与乙地到丙地的路程的比是
2:3。一辆货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丙地,一辆客车同时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客车比火车迟1小时到达丙地。求甲、乙两地的路程?500
甲 丙 乙 答案: 练1
1
1、 小明与小芳路程的比是(1+ ):1=6:5
5
1
小明与小芳时间的比是1:(1+ )=8:9
865
小明与小芳速度的比是: : =27:20
891
2、 甲、乙路程的比是(1+ ):1=4:3
3
1
甲、乙时间的比是1:(1+ ):1=4:5
443
甲、 乙速度的比是 : =5:3
45
3、 (1)骑自行车每行1千米用的时间为:60÷5-8=4分钟
60
(2)骑车与步行的速度的比是 :5=3:1
4练2
111
1、 甲、乙、丙效率的比是 : : =28:25:21
33.54 总份数:28+25+21=73
28
甲应加工的个数:1825× =700个
7325
乙应加工的个数:1825× =600个
7321
丙应加工的个数:1825× =525个
732、 (1)5÷(1+25%)=4分钟
2
(2)5×(1- )=3分钟
5111
(3) : : =12:15:20
543(4)12+15+20=47 12
(5)甲:940× =240个
4715
乙:940× =300个
4720
丙:940× =400个
47111
3、 (1) : : =14:21:24
483228
(2)14+21+24=59
14
(3)第一道工序:118× =28名
5921
第二道工序:118× =42名
5924
第三道工序:118× =48名
59
练3
1、 (1)甲、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是:(4×3):(5×2)=6:5
(2)甲、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
6
甲:242× =132平方厘米
6+55
乙:242× =110平方厘米
6+5
2、 苹果与梨的总价比为: (6×2):(5×3)=4:5 4 苹果:18× =8元
4+55
梨 :18× =10元
4+5
3、 两样苹果的总价:4.4×100=440元 两种苹果总价的比:(5×2):(4×3)=5:6
5
大苹果的总价:440× =200元
5+62
大苹果的重量:100× =40千克
2+3大苹果的单价:200÷40=5元 小苹果的单价:5÷5×4=4元 练4
1、 解法一:54÷(4-3)×4=216吨
解法二:54÷(
434 - )× =216吨 4+34+34+3
2、 解法一:甲、乙原来的比是4:7
甲、乙后来的比是5:6=15:18
甲书架上原有的书:154÷(15-4)×4=56本 乙书架上原有的书:154÷(18-7)×7=98本
解法二:由于甲、乙两个书架上本数的差没有变,因此,以甲、乙两个书架上本书的差为单位“1”来考虑。
甲、乙两个书架上相差的本数
54
154÷( - )=42本
6-57-4
原来甲、乙两个书架上的本数 甲:42÷(7-4)×4=56本 乙:42÷(7-4)×7=98本
3、 解法一:兄、弟二人收入的是4:3=20:15
兄、弟二人支出的比是18:13
兄一年的收入是720÷(20-18)×20=7200元 弟一年的收入是720÷(15-13)×15=5400元 解法二:兄弟二人的收入相差
418
720÷( - )=1800元
4-318-13
兄、弟每年的收入各是:
兄:1800÷(4-3)×4=7200元 弟:1800÷(4-3)×3=5400元 练5
11
1、 解法一:4÷( + )=72千米
4530
30
解法二:45×(4× )=72千米
45+305
2、 乙:(3000× -2400)÷1=100个
6
6
甲:100× =120个
53、 (1)乙地到丙地的路程
11
1÷( - )=300千米
5040÷2×3 (2)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2
300×(1+ )=500千米
3
第十六周 用“组合法”解工程问题
专题简析:
在解答工程问题时,如果对题目提供的条件孤立、分散、静止地看,则难以找到明确的解题途径,若用“组合法”把具有相依关系的数学信息进行恰当组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基本单位,便会使隐蔽的数量关系立刻明朗化,从而顺利找到解题途径。
例题1。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5天完成,若甲队做5天,乙队做3天,
7
只能完成工程的 ,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几天?
30
1
【思路导航】此题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是15 ,只要求出甲队货乙队的
工作效率,则问题可解,然而这正是本题的难点,用“组合法”将甲队独做5天,乙队独做3天,组合成甲、乙两队合作了3天后,
71
甲队独做2天来考虑,就可以求出甲队2天的工作量30 -15 ×31
=30 ,从而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所以
171
1÷【15 -(30 -15 ×3)÷(5-3)】=20(天) 答:乙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需要20天。 练习1
1、 师、徒二人合做一批零件,12天可以完成。师傅先做了3天,因事外出,
3
由徒弟接着做1天,共完成任务的20 。如果这批零件由师傅单独做,多少天可以完成?
5
2、 某项工程,甲、乙合做1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4 。如果这项工程由甲队独做
13
2天,再由乙队独做3天,能完成全部工程的24 。甲、乙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3、 甲、乙两队合做,20天可完成一项工程。先由甲队独做8天,再由乙队独
8
做12天,还剩这项工程的15 。甲、乙两队独做各需几天完成? 例题2。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队先做了3天,再由乙队做2天,
1
则能完成这项工程的2 。现在甲、乙两队合做若干天后,再由乙队单独做。做完后发现两段所用时间相等。求两段一共用了几天?
111
【思路导航】此题很容易先求乙队的工作效率是:(2 -12 ×3)÷2=8 ;再由
条件“做完后发现两段所用时间相等”的题意,可组合成由两个乙队和一个甲队合做需若干天完成,即可求出相等的时间。 (1) 乙队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111
(2 -12 ×3)÷2=8 (2) 两段时间一共是
11
1÷(8 ×2+12 )×2=6(天)
答:两段时间一共是6天。
练习2
1、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15天完成。若甲队先做5天,乙队再做4天能完成这
8
项工程的 。现由甲、乙两队合做若干天后,再由乙队单独做。做完后发
15
现,两段时间相等。这两段时间一共是几天?
2、 一项工程,甲、乙合做8天完成。如果先让甲独做6天,再由乙独做,完成
任务时发现乙比甲多了3天。乙独做这项工程要几天完成?
3、 某工作,甲单独做要12天,乙单独做要18天,丙单独做要24天。这件工
作先由甲做了若干天,再由乙接着做;乙做的天数是甲3倍,再由丙接着做,丙做的天数是乙的2倍。终于完成了这一工作。问总共用了多少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学奥数六年级举一反三11-16[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