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我们也对这些学校的10名英语教师就以上问卷内容进行了访谈,发现教师们的回答与上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但较少对课堂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和设计来营造更加情景化的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很少把英语课堂搬到室外。主要原因有:学生数量众多,教室空间有限,难以实施具身认知为主的英语教学;课堂时间有限,难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该形式的英语教学对课外投入的时间和物质条件要求较高,难以完成;此外,迫于学校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的主要评价方法,以及小升初的升学压力,该种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目前的单一化教学评价方式。
3.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我们发现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呈现出如下特征:(1)小学英语教学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师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的图片、视屏、音频等教学资源,以及舒缓亲切的语调、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进行教学。(2)学生具身认知能力被忽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具身认知活动没有被充分地激发,呈现出教师动而学生静、教师静学生静等离身课堂教学状态。(3)课堂互动被削弱。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偏向教学资源的展示,忽略学生与教学环境互动以及作为平等生命体的师生之间的互动。(4)班级规模庞大,英语课堂空间狭小,教学环境被固化。小学英语教学不能够突破相对狭小的教室空间进行教学,忽略了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是语言教学环境的事实。(5)英语教学评价单一化。小学英语教学以获取知识和应试为目标,缺乏基于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和身体知觉能力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究其根源,教师没有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去进行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选择、整合与构建,缺乏基于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建设标准。
三、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
根据具身认知的内涵,身体在认知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认知是在身体的体验及其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具身认知理论包含了如下双层含义:认知的内容由身体提供;身体存在于环境当中,身体离不开与环境的互动。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应包含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内容具身特征分析、学生具身特点分析、教学环境设计和选择、教师课堂话语设计、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构建等环节。我们构建的小学英语具身教学模式如图1。
1.教学目标设定
根据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两个级别: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侧重听、做、说、唱、玩、演;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侧重听、说、读、写、玩、演、视听。据此,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实际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如某节课重在听、说,某节课重在读、写,某节课重在玩、演。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我们在课堂内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
2.小学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
学生身体运动可以加固语言的内化认知,但与英语教学外部环境不可分割,恰到好处的英语教学环境的设置有利于刺激学生身体运动,并与周围教学环境产生互动,从而促进大脑对语言的认知。师生既是英语教学环境的重要构建者同时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造物理环境由听觉模态(节奏感较强的音乐、拍手、师生话语等)、视觉模态(课桌椅排列方式、身体运动空间和视觉空间、教学表演道具、符合小学生心理认知的色彩和光线、教学资源等)、嗅觉模态(怡人的室内气味)等模态构成。人文环境由师生课堂话语(语音、语调、语气)、身体动作、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距离等模态构成。社会环境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超市、商场、街道建筑、居住区、娱乐区等场所,在社会环境中可以通过身体在该环境中的体验来学习各种商品、物体、场所、职位及其特征等英文表达。自然环境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各种动植物英语名称,以及它们的形态、颜色、动作等具体特征词汇,是具身认知理论中人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最佳状态。无论是物理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其创设的标准都需按照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身体体验能力来进行,那些超出小学生接受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甚至限制学生运动的教学环境只能产生消极作用,如目前普遍存在教室空间狭小、班级人数超编、教师话语过于严厉、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都是不利于具身认知的环境因素。
3.学习内容具身特征分析与学生具身特点分析
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环境的设计和教师课堂话语设计。而教学环境设计和选择需要根据学习内容特征和学生特点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具身特征分析包括教学内容体裁分析,如叙事语篇、对话语篇等,根据体裁确定教学中涉及的具体模态(对话语篇会涉及表情、唇齿运动、肢体语言等模态,叙事语篇可能涉及由图片、文字、声音等组合的课件、情景道具等),同时根据教学内容与身体运动关系、内容与媒体技术关系来设计或者选择教学环境。学生特点的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语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个体差异等因素分析,据此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种类的课堂活动与学习任务,如布置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或者让语言认知水平较低、性格内向的学生参与简单的游戏活动等。
4.教师课堂话语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学生身体的运动离不开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调动,而教师课堂话语的设计同样是基于学习内容具身特征分析与学生具身特点分析。教师话语包括教师嘴部发音运动、表情肌肉运动、四肢运动等。教师课堂话语设计依赖于如何有效配合和调动学生课堂话语和教学环境,使学生顺利参与到与教学环境的互动中,促成其具身认知,并通过具身认知促进大脑对语言认知的内化。教师课堂话语这根线把学生的话语和具身运动、教学环境等独立的因素连成了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5.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构建
教学评价是对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贯彻执行和不断优化的有力保障,其重要性不可低估。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课程目的”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在唯成绩论的今天,教学评价往往会被急功近利的唯成绩和唯升学率左右,从而忽略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长远性教学评价。因此,除了英语知识测验这一常见方式,学生英语学习的表面行为、内心态度、情绪与动机、课堂参与度、完成课堂任务量等方式都应该成为该教学模式多元化评价方法的组成部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探析论文(共3篇)(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