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现有的小学英语教学大都注重短期教学效果,忽略学生长远的英语能力提高和兴趣培养,而基于“环境—身体—大脑”一体化的具身认知观大大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和动态性,符合小学生身心特征,对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1.缩小班级规模,实施小班化教学
根据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个班级中,有18个班级人数超过50人,班级超大规模是导致小学英语课堂上各种具身性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直接原因。因此,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迫在眉睫,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在扩充学校教室、增加师资数量、缩减学校招生规模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和教育改革。
2.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与形式注重生活化、动态性、情境性和故事性
小学生天生好动,思维直观形象,趋于情境化,教材的编写应尊重这种心理需求。教材主题设置可以按照家庭场景、学校场景、社会场景、大自然场景、动漫虚拟场景等分类进行编写。教材的图文设置比例要合理,抽象的文字模态要少于具体的图片模态,并分散于图片之中或图片之间,以赋予教材动态感。此外,具有动感的英文字体和图片形态也利于凸显其动感效应。情境性和故事性较强的卡通视频、英语歌曲、英语游戏等也是小学英语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总之,小学英语教材编写应遵循能够激发学生具身运动的原则,尽量减少成人抽象思维模式和成人的序列观成分。
3.教学环境设计需要以释放小学生本能的身体活力为标准
根据具身认知观,身体部分活动能力会深层次影响大脑的认知效果。如果身体运动被教学环境所捆绑限制,学生的心智必然受到压抑。[12]因此,教室的空间和学生数量比应该得到严格控制,教室空间大小应以所有学生都拥有自己活动空间为准。此外,除了为学生创造利于身体运动的室内教学环境,虽然我们很难直接到校外的超市、公园、动物园等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教学,但可以在学校的教室内外通过一定的道具或教具尽量去创设语言学习的真实场景,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培养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长久兴趣。
4.鼓励小学生自我生成虚拟情景
具身认知可以是离身的,即具身认知能使我们置身于非现实世界,通过心理模拟获得对描写非现实世界的语言的理解。[13]儿童在学习一则生动的英语童话故事时,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大脑内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知觉在大脑中将童话故事转换成一幅幅动态的虚拟画面,或通过语言或画笔将虚拟画面呈现在眼前。这种动态过程有利于身体动作和大脑认知交互,促进语言的内化认知。
5.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
除了足够的英语专业知识,教师个人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个人魅力、文体艺方面的技能等对于提升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都有重要意义。[14]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二者共同构建了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的构建效果直接影响师生与环境互动效果。良好的物理教学环境如果没有善于沟通和善于引导的教师,只不过是一堆毫无生机的硬件设施而已。可见,具身认知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诸如唱歌、跳舞、演奏、体育等良好的文体艺素养、充满激情的语音语调、灵活的身体动作、循循善诱的语言能力等专业素养都会对教师能否充分运用教学环境引领和激发学生的身体的运动产生重大影响。
6.关注教师课堂话语设计
教师课堂话语包括教师的语音语调、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话语及其互动处理,各种道具或教具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环境的设计等也是课堂话语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话语的设计应以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具身认知,并通过具身认知促进大脑对语言认知的内化为目标。
7.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基于具身认知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的首要任务是修正“唯成绩”的单一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方式应围绕如何促进学生具身认知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兴趣开展。除了英语测试,学生参与具身认知活动的次数和态度、完成各种具身认知任务的质量等都应该成为该教学模式的评价方式。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评价方式可分为等级评价、描述性评价和评分等。终结性评价有期末考试、调研考试等,而测试成绩所占比重不应过大,否则将会影响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形成性评价应关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造性、主动性等多个方面。
五、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从认知角度为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创新方向,该教学模式解放了小学生身体,减轻了大脑独立承担英语语言认知的压力,实现了身心在英语学习中互动,有利于缓解英语学习压力,提升英语学习效度,最终培养小学生长久甚至一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它是尊重生命的英语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性,值得小学英语教学者和研究者以及小学英语教学管理者的重视和尝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探析论文(共3篇)(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