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现在就要抓紧时间,科技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如去已经走在了前面,可我们的心灵竟然还是个熊孩子状态!人一贪婪起来有多可怕谁都知道,这世界上我死了哪怕他洪水滔天的疯子多的是!监狱如果崩坏了,那就只能是所有轮回中的生命一起死。彻底销号!
大家一定要记得天道无情,为何无情?因为他是规则!所以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因为他早已得道,所以看谁都毫无分别,你看这不就是如来的心态吗?所以修行学佛的人千万不要指望佛会救你,佛只救自救者!明心见性第一功!别的什么都是渣!
善哉师兄,我先明言,其实明言亦是我著心了,不过权且和师兄做一个讨论吧。这段经文于我真有缘法,你也看到了,我本来在翻这一段时一说啥子嘛直接就进入了乱搞版,后面的翻译只顾取乐享受欢喜竟是根本偏离金刚经义了。不是大王一个回复再回头看,竟然不知道自己竟错失了如此重要的经义内容。所以说我这也算是实证吧。有金刚经处,一切天人阿修罗悉来供养,一切众生悉助我得机缘。我昨晚浅定中就在想,什么是功德概念?这就是功德概念。我在师兄的回复中第一次看到了一体同观说,那就用这个来延伸开去吧。何谓一体同观,因为一体,所以同观。所以一人修行,众生应法,都有功德。以如此故,所以证道就是度灭差别,我还远远不够,现在只能认识到辱我谤我畏我怖我者都是应我,赞我颂我点我论我者亦是应我,都有功德。如果按一体同观的说法,因为本为一体,所以众生助我亦是我助众生,无有差别。更想到蚊子于我也有功德,叮我者使我烦恼,亦是于我烦恼菩提。所以再深入论,一切众生因为互为因果所以平等不二,因为平等不二所以一体同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师兄对过去现在未来三心的解释就是我的功德,亦是师兄的功德。功德也是互相作用的,本质还是一体。以如此故,过去心已灭,那么回忆的时候过去现在无有分别。未来心不存,那么看天气预报时现在未来亦无有分别。人有父母孩子,所以丧事成长过去未来亦无有分别。师兄明鉴,这三者本为一体,权权变化而已。因为如此一体,所以都能同观。进而再回头看佛说各种眼,须菩提言实,当可知这已经是负负得正之后的正负如一,因为正负如一,所以说虚也是实,说实也是虚,因为根本已经没有了所谓虚实的概念。我昨晚更想到,我以前还没有彻底理解金刚经义,慧能大师闻言得法的那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师兄如何看?是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吗?我现在把它理解成“感应”“接应”了。此为“入”意。因为入才能无所住,只说应该无所住终不能尽兴得法,有断灭之嫌。所以应该理解为:感应接受不排斥着同时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
白话文: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果有人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家七宝来布施,这个人因为这个因缘得到的福德多吗?须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此人因为这个因缘德福非常多。释迦牟尼道:看来你明白了。如果福德是真实不虚的东西,我不会说福德多这个权名。就是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福德的缘故,所以我才说福德非常多。
---------------------
这一段经义释迦牟尼再次强调了真如的含义,那就是本质如一,色多而空亦多,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多少的概念,由此故,所以说多说少根本就无所谓了,丝毫不用挂碍于心。而他一直强调的功德概念无非就是想告诉读经的人们,一切无挂碍后,你得到的多与少根本就不会再去在意了。所以我说你得到无边无量的功德你也不会有任何住念之心,以如此故,这福德自己就来了。因为你不住心故,软妹子自己来倒贴了,天上自己掉金条了。就是这个
意思。
所以善男女修行人,明心见性第一功,别的什么都是渣!我再强调一遍,佛法只在心中求,原无别物能见性!金刚经义非常好理解,不然如来不会对他如此推崇,明言此经在身,一切天人阿修罗供养,神鬼退避!就是因为你读了这本经很容易就能看到真相,一旦明心见性了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人阿修罗,更没有什么神仙鬼怪!归根结底就是告诉你,一切因缘全凭心造!心空了诛邪不生!
-------------------------------------- 白话乱搞文:
释迦牟尼: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若有人拿堆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布施,这个人因为此因缘德芙多吗?
须菩提:。。。世尊,你打字打错了。 释迦牟尼:哦?有吗?德芙不是得福吗?有巧克力吃不是福气吗?我做广告拿钱不是福气吗?还是不悟啊,唉,继续说。。
须菩提:我说我说!非常多,世尊。此人因此因缘,得福超级多!
释迦牟尼:看来有点悟了。没错,多就是多,少就是少,多就是少,少就是多,分那么清楚干嘛?不知道难得糊涂吗?我们看事情要用心眼看,本质如一的话,那么多就是少,少就是多,多就是多,少就是少,难道不是吗?脱离这一切的幻象空性,这个世界告诉你的唯一真理不还是一切全凭心造吗?任何障碍都是束缚,任何束缚都是心不通的表现。人为什么会痛苦?不就是因为心不通吗?不通就是不同,因为心同所以心通,因为心通所以心痛。。
须菩提:世尊!心痛好像不对吧?!
释迦牟尼:闭嘴。你再想想?心痛到底是不是心通?。。 须菩提:你要不要非要这么绕啊? 释迦牟尼:叫我世尊!心痛真的不是心通吗?称呼真的只是空相吗?一切否定之否定,真的就是真相了吗?建立在断灭之上的空中楼阁,真的就是空中楼阁了吗?仅仅只是空中楼阁吗?不能是别的东西了吗?!万法唯真,全凭心如还不懂吗?!林心如难道就不是心如了吗?!——
须菩提:世尊,我跪了。您饶了我吧。。。
释迦牟尼:算了,果然文不能证道,还需身体力行才能明心见性。我只告诉你,若福德有实,我不说福德多。就是因为福德为虚,我才说福德多。时多时少,是多是少,自己仔细体悟吧。。
须菩提:。。。世尊,你的意思是说你前面说了那么多的福德全是吹的? 释迦牟尼:咦?你才发现?! 须菩提:我擦!
释迦牟尼:对。就是擦。擦掉一切的。擦。 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 白话文:须菩提,现在你意下如何?如来可以用圆融无碍的色身见到吗?须菩提回答道:不可以的,世尊。如来不能用圆融无碍的色身见到。为什么?如来说,圆融无碍的具足色身,不是具足色身,只是权名而已。如来继续问道:须菩提,现在呢?如来可以用圆融
无碍的具足法身见到吗?须菩提回答道:还是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应该用圆融无碍的具足法身见到。为什么?如来说诸相具足,只是权名,其实本没有什么诸相具足。只是权名诸相具足。
------------------------ 这一段可能有人又看不懂了。上一品不是已经看山还是山看眼还是眼了吗?怎么到这一品就开始不是了?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辩证的哲学概念吧。如上一品所说,到了看山还是山看眼还是眼的时候,那么这一品就是重新问:你在看山还是山后,看金刚经还是金刚经吗?
如是怎么回答?是的。看金刚经还是金刚经。那么金刚经义中到底哪些是虚那些是实的呢?结果就是:根据一切相都是虚妄的理论,所以认识也是虚妄。所以虚妄也是虚妄。进而复是虚妄就是真如。又根据虚妄也是真如的结果,我看如来法身还是假名法身,依然不能因此证见如来。
怎么样?能理解吗?再简单说就是:我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地,很多人可能看到这里就开始抓狂了。你这不是扯淡吗?搞了半天我又回到了原地?那我修行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是的,说得对。修行确实没有意义,连修心都没有任何意义。还是那句话,因为无所住,所以无不住。因为无为,所以无不为。以为没有觉得有什么意义,所以意义无边无际。无量功德。
金刚经来来去去就是要告诉你怎么破无明破虚妄,微尘大小的虚妄也是虚妄,量子大小的无明也是你的整个世界。能理解了吗?我们的监狱长可是如来那个等级的绝世狠人啊!咱们任何的一点小无明在真如里其实都是须弥芥子。无穷大亦是无穷小。根本就是如。所以很多修行者为什么要非常强调心魔?无明就是心魔。所以只要你心中还有哪怕量子一样微小的一点无明烦恼,在你心中的心魔都是一座光年距离都不可能计算的须弥山!看你怕不怕?怕了吧?!
嘛,冷静。害怕就好像浮云一样。想想我们已经看过多少部恐怖片了?挨过多少老子的打了?尼玛哥跟姐都是从小吓着长出来的好不好!WHO怕WHO啊?!我金刚外挂一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关哥在眼前!满身装备由心而化武器是反物质炮防御是远离一切的理想乡!来呀!
看上面那一段心中升起恐惧和信心的童鞋请去面壁思过。谢谢。
一个小实验而已。恐惧即是住心,自信亦是著相,我善了个哉的,记住时时自省念念修行啊童鞋们。搞清楚只要心无所住,这什么狗屁光年距离不可以计算的须弥山在你眼里根本就是个渣啊!烟灰都比它重!
不过渣子和烟灰亦是权名,记住了,随时自省,念念离相。无念之相亦离。直到离无可离,无所不离,你会发现自己因为无所住而无所不住,那时候你应该就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真如了。
-------------------- 白话乱搞文:
释迦牟尼:须菩提,你意下如何?佛可以用圆融无碍的形象见到吗?
须菩提:不可以,世尊。如来不能用圆融无碍的形象见到。为什么呢?因为您自己都说了,圆融无碍的形象,既非圆融无碍的形象,只是名字叫做圆融无碍的形象罢了。
释迦牟尼:嗯,不错。就是这个意思。那你再想想,如来可以用所有圆融无碍的法身见到吗?
须菩提:也不能。世尊。如来不应该以这些来证见。为什么?因为您说过诸相圆满,既非诸相圆满,只是名字叫做诸相圆满而已。既非诸相圆满,何以证见如来?
释迦牟尼:。。居然敢改字?。。你真相了。 -----------------
乱搞版本中我用最后须菩提的话描述了这种状态,童鞋们仔细体悟。因为不住相,所以幻化生。本来无一物,全部是尘埃。就是如此。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
白话文:须菩提,你不要以为如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应该有所说法普度众生。这样想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如果有人说如来有说过什么法,有教过什么义,那他就是在诽谤佛法。他并没有明白我真正的精义。须菩提,所谓说法者,无法可说,又名说法。这时候须菩提已经彻底领悟了世尊的真义。拱手礼敬道:世尊,能有众生在未来世明白此经中真义而生起证道信心吗?如来回答道:须菩提,这些人非众生,非不众生。不是众生,也不是非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众生众生者,我说他们不是众生,是名众生。
------------------------------
这一段已经非常有意思了。精义明了,身体力行,已经开始有了验证。从如来谤佛总结定义起,须菩提其实已经完全转变了心态,从一个学习者变成了实践者。大家注意看。如来首先明言我没有说过什么法,说我说过法的都是没有明白我真正的意思。更直言所谓说法者,即是无法可说,又名说法。我把这里翻译成了又名说法,重点在这个又字。又就是不离。是不二。所以没说法就是有说法,名说法也是实说法。已经应该明白不分彼此都是真如的含义了。所以这时经文中忽然就加了一个慧命两字来形容须菩提。何为慧命?智慧生命。说明须菩提如来精义已经彻底懂了明白了。所以他以慧命之名开始问出了一个前面已经问过的问题:后人有人能见此法而闻道吗?
大家注意看。两次同样的问一个问题,而问问题时的心已经全然不同。一个是涕泪横流之下心中惶恐,一个是彻底明心之下知行合一。这就有禅宗的机锋在里边了。须菩提问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内在含义绝对不一样,看看如来是怎么回答的。如来说:须菩提,这些人不是什么众生,也不是什么非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所谓众生众生者,我说他们不是众生,即名众生。
如来众生众生者这个描述其实已经说明一切了。不是吗?负负得正(我已经在佛法中触类旁通了世间法,道法,易经,儒家,科学,哲学,现在是数学)之后,就是正负如一,原本不二。因为不二,所以原地亦是跳出,假名亦是真有,尽是真如。因为真如,所以众生众生者就是众生,亦是假名,亦是真有,亦是皆幻。无有分别,“莫不如是”。
注意领会莫不如是的意思。莫不如是就是说,全都一样。那么根据这个推论我们可以再回头看如来说谤佛。有诽谤吗?诽谤和尊敬有区别吗?佛法是真正的不二之法,放之四海而皆准,放之丝毫而皆准,在真正的佛法里,根本没有什么尊敬和诽谤的概念。全凭心悟,全凭心造,全凭心证,全凭心得。
---------------------------- 白话乱搞版: 释迦牟尼:好,须菩提。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是:别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什么意思?就是我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起念,所以别有这样的念头我要如何如何。为什么?我告诉你,如果有人敢说如来法旨怎么样说的怎么样做的,那他就是在谤佛,在毁坏
我的名誉。你完全可以报警。
须菩提:为什么是我要报警?
释迦牟尼:你难道想让我自己去报警吗?。。我心已经死了好不好?怎么报?可以报吗?报了有用吗?!
须菩提:好好好我来我来!
释迦牟尼:没错,就得你来。警察不受理也没关系,你可以吐他口水啊。 须菩提:这句话才是你真正想说的对不对?! 释迦牟尼:善哉。善哉。 须菩提咬牙切齿中。。。
释迦牟尼:对了说到哪了?哦。谤佛和报警还有口水。须菩提啊,我之所以让你吐他口水。。嘛,好了好了我坦白,你不要这么生气,听我说。我只是想告诉你,这个人并没有明白我说的真义。所以我说他在诽谤我,搞得我想报警。
须菩提:您的意思是说法者无法可说。权名说法,本质空空如也对不对?
释迦牟尼:咦?!你已经学会抢答了?不错不错,所谓修行,就是要举一反三,悉心悉念,千万不要读死书,死读书,书读死。把说万法真如的经都给读死了,你说这个人的人生该有多么可悲?根性该有多么反人类?你可千万不要学。
须菩提正经道:世尊啊,我明白你的苦心真意。我再问你一次:在未来的世界里,有众生能根据这部经法而生起真一不二心吗?
释迦牟尼淡淡笑道:须菩提。这些不是什么众生,也不是什么非众生好不好?哪里有什么非一不二心?你拿出来我看看?所谓众生和非众生者,更是全都是幻象,也全部都是假名。你需要在意吗?(前面回答全是虚,只有最后一句实)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白话文:须菩提又道:世尊,您得证了无上正等正觉,实为无所证得也。如来道:不错,不错。须菩提,我于无上正等正觉,根本连一点方法都没摸到。它只是名字叫做无上正等正觉。
--------------------- 第二十二品只有这么短短几句话,我不知道当时是谁这么分品的,但无疑尽了其中真意。须菩提这时的问题还是延续第二十一品的验证。负负得正,正负如一的验证。所以又转回了否定相,只是此否定已经不是彼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之后的肯定。所以他的语气很自信,在“为无所得”后面加了个耶字。这个耶有疑问的意思,也有讨论的意思,更有肯定的意思。这个耶字精妙无比!它直接表明了须菩提已经不惧象如来问他一样问如来。也就是说已经离了尊师有别相,进入了平等不二相!没有什么谤佛敬佛,也没有什么有法无法,更没有什么前证后证。这个机锋就隐藏在重复问同样的问题中。重复否定同样的事物中。所以如来知道须菩提是彻底懂了,这才一连用了两个如是。“如是”是“是”,如是如不是。问到最后处,究竟是如是。进而终于彻底确定自己的状态:我真的在无上正等正觉中一无所有,无法可得。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亦无尽量。所以“它只是名字叫无上正等正觉”。这个权名,已经不是开始的权名,而是真权不分的权名。“它只是名字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因为“如”此,而成真实。
------------------------ 乱搞版: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金刚经某师兄的见解(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