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金刚经某师兄的见解(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这是小说,就是往小了说。世间法和出世法无二,生死皆可度灭之。注意这个灭,不是毁灭的灭,你说毁灭其实已经入了断灭空了。而是寂灭的灭。因其寂然无碍,所以一切不起,苦自远离,欢喜清净,所以称灭。其实这个灭根本就是虚名,全看心有住无住。有住即为苦,无住即为灭,如是义觉。

往大了说,世界无限大,无限高,无限远,无限可能。月球上到底有什么我们都不敢探究,更何况太阳系之外?跳出此维度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没有好处没有意义的事谁都不会干,如来修行是为离苦解脱,超脱生死苦海是不是顺势而为不敢肯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纬度的世界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想象。我说个逻辑你思考一下,未知是不是意味着比有知更无限的更多的更大的更不可思议的可能性?有知,谁知道不是幼稚呢?你看汉字多么变态,总是能无意识的告诉你真相。我们的寓言故事中早已形容过这种心态了,坐井观天,不知天之大,鲲鹏九万里,而燕雀何以知哉!一念通达万千世界,神通一起,相由心生,这些你能想象吗?可是我们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总以科学的名义鄙视一些念头,总以为自己现在的时代就已经是最好的,这难道不是无明,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甚至刻意的逃避吗?我们逃避到连想象力都被限制住了。

你看过六祖坛经吗?不知里面有几句话你在意过没有?慧能的师傅在送他走的时候告诉他,三年之后我将离去。而慧能在弘法几十年之后,有一天说自己要走了,叫人把他送回了南华禅寺,第二天就死了。你难道没想过他们是怎么能做到预见的吗?佛家说的神通,天眼什么的,存在不存在?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可是每一个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不是吗?这意味着多大的可能你想过吗?

人们常说见多识广,见得多了心自然就大了,那么我们要是每天看见天上有人飞来飞去的,见多了就很平常对不对?所以你看,完全是心的问题。心有无限可能,大脑也只利用了百分之二十,修行不就是增加灵魂的频率吗?不管是飞升还是涅槃,找到的那个世界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但你扪心自问,你期待吗?

刚才其实把前后两个问题一起解释了,咱们讨论一下中间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你说如来也没有回答这个疑问,我告诉你是如来有顾忌。为什么会有顾忌?你可以试着想一下,如来把宣讲世人正信金刚经明心见性作为最大功德看待,这是救人出苦海,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所以功德不可思量。但是你再想一下,如果如来把这个世界的终极真相告诉众生那么结果会如何?量子力学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根本就是一个全息投影,也就是一个幻境监狱。那么监狱里会发生什么?会发生暴动。你从末日里人的心态会如何改变就可以知道,人在失去一切心灵支柱之后会有多么可怕,因为对他们来说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没有了,还用顾及什么呢?所以人性瞬间就没有了,彻底变成野兽了。这从另一个方面同样也论证了这个监狱对修行人的重要性,因为有苦所以有所求,因为有所求所以要离相解脱,所以束缚中才能出的了自由,不是吗?所以你说如来会对弟子说这个真相吗?一旦说了,那这个让人们赖以发心觉悟的环境就彻底没有了。这是功德吗?这恐怕是超度多少人也无法抹消的罪业啊。换了你是如来,你会怎么做?

善男女。因苦而发心,亦因苦而得解脱,菩提烦恼,全在一心,莫不如是。是故色空不二,物我如一,心归本来处时,此岸即是彼岸,仙境即是人间。因为无所住,所以无有分别,因为无有分别,所以幻境即度灭,当即跳出轮回苦海,见性成佛。善哉。其实他在哪里?不是还在本来处吗?

@renb32 3楼 2014-06-30 16:54:02

金刚经有矛盾之处,一边要无我人众生寿者,一边又说为他人解说,功德无量。 -----------------------------

@mycmalaya 76楼 2014-06-30 19:35:41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心,为他人解说,这并不矛盾。 -----------------------------

这个其实是因为佛经在后世被佛教选择性宣讲的导致曲解了。传媒学真是高深莫测罪恶滔天。佛教给你讲戒律,讲无欲无求,讲能忍,其实这帮货们根本就不懂或者不敢说什么叫真戒。无著一切相即是真戒,可是这么说的话谁还当什么和尚?谁还往寺庙布施延续香火?慢慢的旁观者就开始有了疑惑,你既然都无欲无求了你说什么功德?他人苦难生死又关你什么事?最后这帮秃头们搞出了个慈悲,完全是逃避追问,陷入了假大空的境地。所以说末法时代,妖僧宝马。全是废物!

我们说到这个矛盾之处的时候永远不能回避一个概念,那就是功德的作用问题。什么修来世什么投胎好人家全是虚的,今生都不求你求什么来世?可是释迦牟尼当时说法的时候实在是没办法,这个东西实在说不得!我上面已经解释过了,他连空都不愿意说,更别说明着告诉弟子们这世界根本就是幻象了。一旦如此后果那可是天大的罪业。所以他不停的花大量口水说功德的这个概念,未必就没有让人起怀疑之心的意思。怀疑了就会去探究,探究的多了,嘛,现在探究出来个量子力学,真相了。

所以如来那会说功德根本就是告诉人们,明心见性就是破无明破虚妄破世界牢笼,如此提升灵魂频率的造福苍生的大好事对犯人来说是不是功德?对监狱长来说是不是功德?对自己来说是不是功德?都是,这是所有人的大功德。就是这个意思了。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

白话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子数量,把每一粒又化作一条恒河,你觉得如何?这些河里所有的沙粒,数量多吗?须菩提回道:非常多,世尊。光那恒河的数量已经是无法计算了,更何况它们河中的沙粒。如来道:须菩提,我今天给你说实话吧。如果有善男女,用七宝布满你说的所有恒河沙数一样多的三千大世界,用来布施,他们得福多吗?须菩提继续回答道:非常多,世尊。如来继续言道:可是若有善男女,能于此经中(发现真意),哪怕仅仅是受持这四句偈或者别的话,只要为他人宣讲,那么他得到的此福德,尤要胜于前者的福德。

-------------------

我差点不想把这些白话给全部翻译了,大家看都是这些东西,罗里吧嗦的恒河沙等量财宝福德神马神马的,此品一直都在强调金刚经的珍贵之处,一直在用福德的概念来做数量的对比,开始前十品还是三千大世界,一个恒河沙,现在已经进化到恒河沙复数恒河沙所等数的三千大世界堆满珍宝了。大家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吗?在我看来,这个宇宙已经装不下如来说的珍宝数量了。你们说他要不要说的这么逆天?

我们随着这些话的越来越多,这些数量的越来越骇人听闻,必然会越来越产生疑惑,对不对?到底是何等功德,能比这样逆天数量的财宝堆积起来布施的福德还要多还要大呢?这个功德对一个修行者来说真的有这么珍贵这么重要吗?换句话说,不能明心见性的后果,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 再者,须菩提,随时随地应缘说此经,乃至哪怕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者,你也应当知道就在这说经地,这世间的一切天人阿修罗都会供养读经者如佛塔庙。更何况有人能尽受持读诵它?须菩提,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就应该知道这个人能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此经所在之处,即如佛所在。而它的含义,亦如佛对弟子们的亲身教导。

------------------ 这段品告诉了大家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那就是读诵受持金刚经者,于佛同在,亦等同佛。这再次强调了金刚经的无上稀有珍贵之处。同时也暗示了受持金刚经一定可以成佛。我看过别的义解,曾言所有佛经里,除了这部金刚经,没有一部佛经能受到如来如此直言明确的赞美推崇,可见金刚经稀有珍贵之处。此经全篇无空言,遍是真空义,也是应了不入断灭空的要旨。至于更多未曾明言的,无可言说的,不可说的,全凭大家自悟了。念念不住,凭义受持,自见结果。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白话文:这时,须菩提问道:那么世尊,这部经应该叫什么名字呢?我们应该如何称颂它随时奉持呢?释迦牟尼回答道:此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这就是它的名字。你们应当供奉修持。所以该怎么说呢?须菩提,我说般若波罗密,即是非般若波罗密。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道:世尊,如来无所说法。释迦牟尼继续问道:那么须菩提,你对这个怎么看?三千大世界的所有微尘,它的数量多不多?须菩提回道:很多很多,世尊。释迦牟尼接着道:须菩提啊,这些所有无尽无量的微尘,我说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微尘,只是名字叫做微尘而已。我说这个世界,其实不是什么世界,只是名字叫做世界而已。须菩提,你觉得如何?能以三十二法身相见到如来吗?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释迦牟尼说的三十二相,根本就不是什么三十二相,只是权名三十二相而已。释迦牟尼这才道:如此,须菩提,若有善男女,以恒河沙数一样多的生命去一生布施,而如果有人“于此经中”,乃至仅仅受持四句偈等三言两句并且为他人说的话,那么他得到的福德甚至比前者都还要多。

---------------------

此品中,般若金刚经的名称终于被释迦牟尼讲了出来。释迦牟尼讲了更多的东西,全在金刚经内,在金刚经外,在金刚经后,在金刚经前。大家细细体悟,越琢磨越有意思。

这一品如来的问题千万要注意,里面有大玄机。首先开口说所谓金刚般若波罗密,即非金刚般若波罗密,再后问我有说法吗?接着问三千大世界的微尘多不多?最后说这微尘

不是微尘,进而更说这世界不是世界,最后定问:你能以法身见我吗?

会读的人把这些问题前后连贯起来,要是还不能明白释迦牟尼到底想要告诉须菩提什么,要是还不明白到底何为金刚经,后面就不用看下去了。首先第一问缘法性空,第二问因空而无所说,第三问彻底近乎直白的直奔主题了,要点全在这里,即微尘不是微尘,世界也不是世界!第四问更是因此而彻底点明了法身不是如来!求不得!大家仔细看,一定要仔细看,把这个顺序和逻辑关系理顺,金刚经你就看明白了。后世的末法时代到底是怎么来的同样也就明白了!

何谓微尘?微者无限小,尘者无限散。对照一下现在的物理学,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以此来慧看何谓金刚?金刚就是不怕火炼的自性,就是无坚不摧的心宝,就是三千大世界等舍命福德也不能相比的如来!真如不坏的如来!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 须菩提这时已经听明白了释迦牟尼经中的深意,“闻说是经”。深切明白了世尊到底要告诉自己什么,不禁涕泪奔流。合十礼敬道:稀有,世尊。您告诉了我如此真实深刻的经典,我从行道开慧眼以来,竟从未探知过如此珍贵的道理。世尊,若也有别人明白了这部经的道理,信心清净,真的就会看到真相了。当知此人,确实已经成就了无上无量第一稀有之功德。世尊,看到的真相亦不是真相,所以您说权名真相。(真假不易,而心有别。点注。)世尊,我今闻此“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在后来世,末法时代的最后一个五百年里,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的话,确实可得无边无量第一稀有之功德。为什么呢?因为此人已经没有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怎么说呢?因为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是非相,所以说,不住了一切相,即明诸佛了。

---------------

这一品比较长,而且内容比较多,我一段一段翻。大家看这时候须菩提闻佛说法的反应。他涕泪奔流。须菩提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是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何谓离

欲?就是已经心不受欲望所控了,欲望不能染著了。而罗汉果位更是前面提到的几个果位中的最高一层,比“入流”“一往来”和“不来”都更高的“离欲”果位。结果就是这个已经证得了罗汉离欲果位的修行人,却在闻此经义之后当场哭的失态了。大家要想想这是多大的反应?说实话,天塌了对我们的打击都不足以形容。那么大家就应该再想想,到底有什么东西能让一个已经离欲的阿罗汉如此痛哭流涕呢?若闻大道,大笑三声便是,身体力行便是,何以会有如此明显受了打击一样的反应?大家注意看原文,涕泪悲泣。这是明显三观被毁世界崩溃都不足以形容的受巨大打击的反应。如果真要形容,那就只能再加一个元素:这世界崩溃不崩溃完全不是命数,而是人为。

所以从须菩提的这个反应,从如来对金刚经用“无上”“第一”“稀有”等等如此肯定的形容词来表述,别无佛经可比,以及他不停的讲受持此经有何等功德来看,金刚经中如来要说的东西确实不能说,而一旦有人因为这不说之说而明白了,不敢想。至少在当时那种对整个世界认识还不清楚的环境下,无法想象。

上一段白话文最后一句应该是“即名诸佛”,不过,领悟成“即明诸佛”也未不可。明佛即是觉心。善哉。

继续翻这一品后面的内容:释迦牟尼对须菩提道:你说的很对。将来如果有别人明了此经中深意,不惊骇不恐怖不畏惧的话,那么此人极为稀有,万里难寻。为什么?须菩提,我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权名第一波罗密。须菩提,还有忍辱波罗密,何谓忍辱波罗密?我说不是忍辱波罗密。为什么呢?须菩提啊!就好像我过去世曾被歌利王(隔离王?)割截(切割?截断?)过身体,当时我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时我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话,我应该有嗔怒愤恨之心。

--------------------

再强调一下这一品非常重要,要连续的看,承前启后的看。前面佛说法,后面弟子痛哭,接着佛就开始讲自己在过去所受过的苦难了。从这个顺序大家能看出来什么?你安慰朋友的时候除了讲道理开解,用自身的同遇来淡化他的难过之心是不是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若须菩提是闻道欢喜,如来无需说自己过去的苦难,更无须再说金刚经。此经中心意思到这里已经完全明了了,还有何可说?但是如来不,不仅继续说下去,这一段话大家看一下原文,还更是长篇大论的连续说了很多!我点解一下,这即是在开始不断的导问开解悉发须菩提觉悟真相后的总结,也是一种以自身为例安抚弟子惊惧之心的慈悲。这孩子被吓到了,说说话分散一下他的注意力。嘛,我这师父也真够难做的。。

不开玩笑了。大家继续往下看,还没完呢。如来在这段话里开始就说到了一个不惊不怖不畏惧!大家就不觉得奇怪?闻言说法,得道欢喜解脱,什么人会闻法而惊恐害怕畏惧?哪有这样的?就算心性邪恶之徒听了这样的道理也不会如此惊恐失态吧?更何况已经证得了罗汉果位的须菩提?如来明确说了惊骇恐惧畏怖,须菩提当时恐怕连鼻涕眼泪都还没擦干净呢,如果须菩提是得道欢喜,如来说什么惊骇恐惧畏怖?而且是开始就直接明确的说?这不明显是先指的须菩提吗?再指的才是后世的闻道者。如果三观都崩溃了,你还能不惊不怖不畏,那你才叫神经大条!可以修行!

嘛,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这么回事。如来在后面说自己当年的苦难明显是用自身为例开解须菩提的反应。何为歌利王?隔离王吧?不知梵文原来怎么读是何意,反正这个汉译的谐音实在是太叫人寻味了。隔离王分割如来的身体,给他搞截肢,大家信不信缘法?六祖慧能大师当年一字不识,在街上卖柴听别人在诵读金刚经,闻道而悟法,发心去求师(是)学佛。当时他没有盘缠,他家里贫寒到要靠自己打柴卖钱为生的,后来就有人送了他十两银子让他从岭南一直穿山越岭到了梅州(是不是梅州?慧能在何处学法我忘了),大家看了难道就不觉得奇怪?谁送的十两银子?当时的十两银子那可是一笔大钱,谁会平白无故的因为你自己要去学佛所以我就给你十两银子?按现在算,一两万?不知道,反正绝对上万有余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金刚经某师兄的见解(3)在线全文阅读。

金刚经某师兄的见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807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