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坡地两种类型。
耕地类型在调查原图上的表示方法:
梯地类型的水浇地和旱地的地类编码加下划线,或图式符号加外圈,如梯地类型的旱地:
坡地类型的水浇地和旱地的图斑直接使用地类编码或图式符号。
6.2.3.5 最小上图图斑标准
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耕地、园地为图上4.0mm2,2林地、草地、水域等其它地类为图上15mm2。
6.2.3.5 图斑预编号
外业调查时能在图上完整注记图斑属性的不编号,图上无法完整注记属性的图斑注记预编号并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中。征而未用补测地物必须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并预编号,在补测地物预编号前加?B?,图斑预编号应以村和村民小组为单位顺序编号。
6.2.3.6耕地坡度分级
耕地坡度分类五个坡度级(上含下不含),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见下表。 表6 耕地坡度分级及代码 坡度 坡度级代码 ≤2° 2°~6° 6°~15° 1 2 3 15°~25° 4 >25° 5 根据1:50000或更大比例尺DEM制作坡度图(优先使用大比例尺DEM),坡度图与土地调查数据库相关图层叠加,计算每一图斑的坡度和确定所属坡度级。
坡度图由省土地调查办公室统一组织制作并提供使用。
6.2.3.7 图斑高程
每一个图斑应确定其图斑高程。
用1:50000或更大比例尺DOM与土地调查数据库相关图层叠加,计算每一图斑的平均高程作为图斑高程。
15
6.2.3.8 田坎
1、1:5000和1:10000比例尺调查区:
坡度小于或等于2°的耕地中宽度大于或等于1米的田坎,应实地逐条测量长度与宽度,计算田坎面积。
坡度大于2°的耕地中宽度大于或等于1米而小于10米的田坎、土坎不调绘,用田坎系数扣除。
耕地之间宽度大于或等于10米,且长度大于或等于40米的坎,可用依比例尺的图斑表示。
2、小于1:10000比例尺调查区:
所有坡度级的耕地中宽度大于或等于1米的田坎均用田坎系数扣除。
6.2.3.9 图斑面积与图斑地类面积
图斑面积:图斑界线范围内的椭球面面积。
图斑地类面积:图斑面积减去图斑内的零星地物、线状地物等(耕地还应扣除田坎等)的面积。
6.2.4 线状地物调查
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和管道等。
图上长度大于或等于1cm,实地宽度大于或等于1m的线状地物应调绘上图。图上宽度小于1mm的用半依比例尺的图式符号(单线)表示;大于或等于1mm 且影像清晰的的用依比例尺的图斑符号表示,影像宽度不清晰的用单线表示。
单线线状地物应测量其宽度用于计算面积,按附录F的要求在线状地物宽度均匀处测量宽度,宽度精确到0.1m,当线状地物边缘不明显时,宽度精确到0.2m ,在图上相应位臵标记测量点并注记宽度值。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其宽度。内业处理时以相邻两宽度测量点的中点作为宽度变化点。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的宽度测量到行树、边坡、护堤或边沟的边缘。
地表下的隧道等线状地物不作地类调查,在图上用图式符号表示。
16
6.2.4.1 线状地物的表示
(一)单线线状地物与地类界线重合时,只标绘线状地物;
(二)线状地物与行政区划界线、村或村民小组界线重合时,线状地物标绘在准确位臵上,行政区划界线、村或村民小组界线视下列不同情况标绘:
(1)依比例尺表示的双线地物的一侧为界的,界线在该侧外0.2mm处标绘; (2)以单线线状地物中心为界的,界线在线状地物两侧0.2mm处跳绘表示; (3)以单线线状地物一侧为界的,界线在该侧外0.2mm处标绘; (三)两条以上的线状地物并行,中间形成狭长地带时的表示方法: (1)两条以上的单线或双线线状地物并行,图上间距大于或等于1mm时,均按实际位臵表示;
(2)双线线状地物并行,间距小于图上1mm时,忽略中间狭长地带,以狭长地带中线作为线状地物边界;
(3)双线与单线线状地物或单线与单线线状地物并行,间距小于图上1mm时,依双线线状地物、单线河流、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管道顺序保留高一级的线状地物,忽略狭长地带和次一级线状地物,或忽略狭长地带,而将次一级线状地物位移0.2mm标绘,作为相邻面状图斑中的非图斑界的线状地物;
(四)穿越城镇的单线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管道等应断在城镇外围处; (五)穿越村庄的单线农村道路、沟渠断在村庄外围处,穿越村庄的其它单线线状地物作为村庄的图斑界;
(六)双线河流、双线公路、铁路通过城镇时应表示;
(七)线状地物与城镇、村庄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图上1mm时,均按实际位臵调绘;当间距小于图上1mm时,忽略狭长地带,以线状地物作为城镇、村庄的图斑界线;
(八)双线与单线线状地物交叉时仅表示双线线状地物并计算其面积;双线与双线、单线与单线交叉时,依河流、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顺序,表示高一级的线状地物并其计算面积。
6.2.4.2 线状地物的宽度和编号
单线线状地物应测量其实际宽度用于计算面积,按附录F的要求在线状地物
17
宽度均匀处测量宽度,宽度精确到0.1m,在图上相应位臵标记测量点并注记宽度值。当线状地物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其宽度。内业处理时以相邻两宽度测量点的中点作业宽度变化点。
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等线状地物的宽度测量到边坡、护堤中边沟的边缘,有行树的测量到树主干处,有明确征地范围的依征地界线,土(石)坎、田坎等宽度测量到坎的边缘。
单线线状地物编号采用ab /c形式表示,a为编号、b为地类代码、c为线状地物宽度,编号以村或村民小组为单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号。图上无法注记的其他属性按附录9记录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上。
6.2.5补测地物
实地现状与影像不一致、影像空白或影像质量不好的区域应补测。 补测地物邻近没有明显地物点(参照点)时,应使用GPS或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确定补测地物的位臵;与明显地物点(参照点)距离较近且相互位臵关系明显时,可采用测量相关距离的方法确定补测地物的图上位臵。
有勘测定界资料可应用时,用勘测定界资料确定新增地物的位臵。 补测地特点为相对邻近明显地物点距离限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困难地区不得大于图上±1.00mm。
影像空白或影像质量不好的区域,应利用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资料、历年变更调查资料、更新调查资料、最新地形图等资料,采用GPS、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空白区进行全面补测。
?5.12?特大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塌方、耕地、基本农田破坏,房屋跨塌、道路塌方、水利设施的破坏等实地现状与影像不一致的变化地类应按实地现状调绘,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用?‘5.12’DZ?标注。
18
因抗震救灾占用土地在一年以上的,按利用现状调绘。临时占用在一年以内的,仍按原地类调绘。同时在《农村土地调查记录手簿》用?‘5.12’DZ?标注。
6.2.6 零星地物调查
1:10000以及更大比例尺图区不做零星地物调查。
1:50000图区建设用地面积大于200m2、耕地面积大于600m2而小于最小上图标准的,按零星地物调查。
零星地物用?*?标注在图斑内的相应位臵,用分数形式表示其属性,分子为面积,分母为地类,零星地物的面积采用实地测量。
6.3 调查原图
调查原图应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和界线、村(村民小组)的名称和界线、单位名称、权属界线、图斑界、线状地物及宽度、补测地物、注记、图廓整饰等。
调查原图上一般用图式符号表示图斑的地类。
6.4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以及农村中的公路、铁路、河流、国营农、牧、渔场,企事业单位等用地权属状况的调查。农村土地调查中的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权属调查。
6.4.1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
被同一权属单位的权属界线封闭的一块土地称为一宗地,宗地是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
按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权属调查,绵阳市涪城、游仙区调查单位村民小组(农业合作社),其他县(市)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调查到村民小组(农业合作社)。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绵阳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定稿)6.19(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