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总结梳理: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21
<<解比例>>
设计者:付艳 六年级(1)班 使用者:
【学习目标】1、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难点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
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 :3和8 :4 二、探索新知
1、阅读P35第一段,说一说什么叫解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P35例2
(1)说说题中“1:10”表示什么?
(2)把未知项设为X。(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找出相等的比写成比例。 (3)例2的解法跟过去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根据什么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的? (4)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学会正确的解题格式) (5)例2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格式,你看懂了吗?(有困难的,组内交流。) 3、自学P35例3,说一说解比例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解比例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4、完成P35“做一做”。(独立解答,并说说是怎么做的。) 三、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37练习六第7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完成P37--38练习六第8--11题。 2、拓展提高:练习六第12、13题。 五、总结梳理:
1、什么叫解比例? 2、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
22
1432 :和 :
315593、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23
<<成正比例的量>>
设计者:付艳 六年级(1)班 使用者:
【学习目标】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是不是成正比例。
2、培养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培养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2、难点是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1、阅读P39-40例1。
(1)计算出表格中的底面积,认真观察数据,水的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用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一举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学P40例2,回答以下问题:
(1)题中有几种量?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体积和高度的比的比值是多少?这个比值是什么?是不是一定? (3)它们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4)说说成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有什么特点? (5)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6)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么水的体积是多少?225立
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3、☆友情小提示: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个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
表示出:
x=k(一定) y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41“做一做”组内交流,提出质疑。
24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44练习七第1、2、3题。 2、拓展提高:完成P44练习七第4、5题。
五、总结梳理: 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它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怎样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