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体积>>
设计者:付艳 六年级(1)班 使用者:
【学习目标】1、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简单问题。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3、激发自主探索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难点是正确探索出圆锥体积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锥有什么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1、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回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2)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3)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注意观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倒3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5)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友情小提示: 圆锥的体积=
1) 311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公式: V=Sh 3332、练一练:P27练习四第3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应该怎样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谁做得即对又快:独立完成P27练习四第4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4、尝试解答P26例3
(1)要求沙堆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2)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3)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26页上。
(4)组内纠正(注意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28练习四的第7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完成P28练习四第5、6题。
16
2、拓展提高:P28练习四第8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17
<<整理和复习>>
设计者:付艳 六年级(1)班 使用者:
【学习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
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有条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 3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掌握圆柱、圆锥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2、难点是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习过程】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圆柱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状的?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___________ (2)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第29页第2题中求圆柱表面积的部分。 3、圆柱的体积
(1)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
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第29页第2题中关于圆柱体积的部分。
4、独立完成第29页第3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先思考“用多少布料”求什么?“装多少水”又是求什么?)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圆锥有哪几个部分?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第29页第1题:指出几个图形中哪些是圆锥。 2.圆锥的体积
(1)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第29页第2题中有关圆锥体积的部分。 三、知识应用:
1、做P30练习五的第1题。(独立判断,并画出高,小组讨论订正)
2、做P30练习五的第2题。 (审题后思考:求用多少彩纸是求圆柱的什么?) 3、做P30练习五第5题。(可用方程解答) 四、巩固训练:完成P30练习五第3、4题。
18
五、拓展提高:(1)练习二第6题。(2)完成P31“数学游戏” 六、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 a.我很棒,成功了; 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19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设计者:付艳 六年级(1)班 使用者:
【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通过探究、概括归纳、讨论、合作学习,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3、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难点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判段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正确的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过的比的知识,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
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31 : 4.5 :2.7 10 :6
843、上面哪两个比的比值相等?4.5:2.7=10:6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什么呢?
二、探索新知
1、自学P32-33例1。
(1)每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分别是多少? (2) 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做比例?
(4)举例说明比例的两种写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比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
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因此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 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的,怎么办?
☆友情小提示: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
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例如判断10:12和35: 42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先要算出 10: 12= ,35: 42= ,所以 10:12=35:42。
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义,那么“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友情小提示: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 3、巩固练习:完成P33“做一做” 第1、2题。组内订正。 4、阅读P34,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比例有什么基本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友情小提示: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 学过
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34“做一做”,组内订正,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36练习六第1--5题。 2、拓展提高:P36练习六第6题。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