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九合镇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二.
有利于乡镇的城市化进程
在兰州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各种条件越来越成熟,随之而来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
显的阶段,产业升级和企业集聚对其外部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发挥园区的比较优势,创造有利于集聚的环境。
三.
有利于要素的聚集
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的建设是以镇区建设基础为依托发展,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生态
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为企业集约经营,为城镇规模化建设创造条件,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产业园区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正确选择。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通过对企业的集聚和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将增强其园区的功能;大量工业企业的集聚,可以实现人口的集聚,改善人口的结构,提高人的素质,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宝贵的资源。产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最佳载体。
四.
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成长壮大
产业园的发展要立足本地企业,以本地生长发展起来的企业为产业引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园区建设中,
适当地扶植培育本地企业的发展,园区建设要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成长壮大,并培育出更多龙头企业。
第六节. 支柱产业发展条件
根据九合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结合现有工业发展经验,确立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物流为推动九合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
一.
建材产业
1、九合建材产业发展优势:
(1)合新型工业物流园区位于兰州与白银两大城市之间,与兰州铁路货运编组站、安宁区新区、西固石
化城、兰海高速西出口零距离相接,与化工基地、热电基地相邻,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九合镇发展建材产业提供了保障。
(2)机遇:伴随着国家铁路“四横四纵”的出台,十八个集装箱中心站的确立,使得兰州成为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内陆港,这也使兰州居于中国“弓型”经济带的发力点上。《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提出在时域范围内合理布局区域交通枢纽,疏解中心城区集散压力,提升枢纽服务水平。以区域路网性编组站“兰州北编组站”为兰州市货运组织中心,主要服务于大运量货流。随着兰州市区旧城改造及商住地产开发步伐加快,一般性的原材料及商品集散市场和工业企业迁出市区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九合镇离市区最近的优势就显现无遗,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因素。由于建材工业对于能源、原材料、场地等需要量普遍
16
皋兰县九合镇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较大,出城入园将是解决兰州建材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区要以兰州建材行业“出城入园”和产业升级为契机,实施区域对接战略,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
(3)资源:皋兰县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金属矿有金、银、锌、铜等,非金属矿有石英砂、大理石、花岗岩、粘土等,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另外九合镇拥有丰富的砂石资源,为园区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材料供应,而且砂石的多规格、优品质,也为发展新型建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用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兰州、白银是甘肃省主要的能源、化工和重金属基地,而这类企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硅铁渣以及金属尾矿等。其中,大多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物相组成较为稳定,化学成分与建材原料相近,有些直接可以做为建筑材料的原料,有些经过适当的加工后可以做为建筑材料的原料。
2、九合建材产业发展特点:采用循环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模式,发展新型建材循环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持续利用。
3、九合建材产业发展定位:坚持国家建材产业政策,应用大型化、节能化和自动化的新型生产技术,努力开发劣质能源、工业废弃物在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积极利用各种矿产资源、矿山尾渣等生产水泥、石膏、墙体材料等。以矿产和废渣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集中管理、统一规划”的战略布局,规划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新型保温材料、新型化学建材和新型建材等多个特色产业,呈现出产业集中、布局合理、优势与特色并存的特点。
4、产业链:
(1)及建材制品制造:主要项目有水泥粉磨站、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干混砂浆、免烧砖、装饰混凝土路面砖、粉刷石膏、模具石膏等。以白银和兰州的地区重金属和化工企业各种尾矿渣、粉煤灰、铜渣、锌渣、脱硫石膏、氟石膏等为主要辅料,使其作为水泥生产、商品混凝土、特种混凝土、干混砂浆、石膏建材等延伸制品的掺合料,实现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最大化。
(2)墙材制造:开展多种工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尾矿渣、锌渣等→装饰板材;工业副产石膏→石膏制品。实现工业废弃物再利用的最大化,达到产业链之间的连贯。
(3)保温材料制造:主要以聚苯保温板、泡沫玻璃、复合硅酸盐绝热材料、酚醛保温材料为主要发展产业,可以大量利用废旧玻璃、废旧聚苯塑料等城市垃圾,从而实现废弃物利用的最大化。
(4)化学建材制造:重点发展以塑料编织袋的生产,逐步形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化工原材料生产、塑料加工、化学建筑材料加工等系列的产业链。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优势,建成环保特色突出、综合效益明显的新型化学建材加工基地。
17
皋兰县九合镇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二.
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规划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九合镇建成区域综合现代物流交易中心,并
实现旅游发展从资源到资本的突破。
1、商贸物流需求分析:
(1)产品物流需求:九合镇是新兴的城郊商品农业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反季节瓜菜、优质桃杏、红砂洋芋、旱砂西瓜和精细蔬菜五大支柱产业,以桃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25660亩,享有“兰州第一桃乡”的美称;兰沟高效农业示范点盛产的反季节西甜瓜扬名省内外,并赢得了国家农业部、省市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累计发展日光温室341亩,高架大棚580亩;以陇椒、荷兰豆、甜脆豆等为主的特菜销往深圳、汕头和珠海等地,种植面积达9000亩,旱砂西瓜种植面积达7000亩。农副产品的规模化发展必然离不开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其物流需求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的集货发运、城市物流配送、交易、加工、储存等方面。
(2)建材物流需求:化工建材作为九合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会产生非常大的物流量。其物流需求主要体现在:化工建材原料、辅料的仓储、加工、配料以及配送服务;成品的集货、仓储、包装以及展销服务等。
2、商贸物流产业发展优势:
(1)优势:规划区南邻兰州市安宁区、西固区石化城,与安宁区沙井驿接壤,北通兰州新区,与永登县树屏村接壤,距兰州市安宁区12公里,离西固石化城8公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规划区发展物流产业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2)优势:规划区紧邻兰州“西大门”,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省道201和兰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拟建的张掖—武威—中川—兰州城际铁路和中川快速通道通过项目区;另外规划区距兰州铁路编组站4公里,距京藏高速交接口15公里,中川机场20公里等便利交通条件,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畅通高效的集疏通道。
3、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定位:
(1)定位:打造区域性综合现代服务中心,精心培育专业市场,高起点规划客货集散中心,发挥专业市场和客货集散中心对商贸的拉动作用,使之成为九合镇商贸物流业蓬勃发展的有效载体。
(3)定位:现代物流区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货物集散和中转功能、仓储和配送功能、包装和流通加工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商业贸易和其他配套服务功能等。
18
皋兰县九合镇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第六章. 园区总体规划
第一节. 现状分析
一.
建设用地综合评价
规划区位于兰州荒山整治区域内,多为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质灾害多发,荒山整治
具有一定特殊性,因此应当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上,荒山整治需遵从以下原则:
1、安全优先原则
安全优先原则是荒山整治从规划选址到工程建设乃至城市长远发展都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山体治理为城市提供拓展空间的同时,更要保证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保障城市的健康发展。荒山整治的规划选址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考察与论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保障安全。
2、生态优先原则
荒山整治对城市的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减少城市发展对自然山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保留植被好、坡度大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山体应当尽量予以保护,保存山体生态原貌,控制出组团间的生态廊道,强化山体特色风貌。被纳入城市建成区的自然山体,对环境日益恶化的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景观价值,应当根据山体的植被和地形地貌现状,区分山体界面类型,提出生态修复、生态培育和防止建设破坏等控制引导措施,实行针对性的保护。
3、规模适度原则
荒山整治毕竟是人工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对生态环境有长远影响,因此无论从生态安全角度还是工程成本角度看,荒山整治都不应该成为城市大规模的发展方式,而只是在空间资源紧缺条件下的权宜之计。
4、多台面开发原则
城市向山地拓展时,应采取多台面的填土方式,避免大规模的荒山整治。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经济成本,更主要的是减少城市建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此外,多台面的开发便于利用山体地形特征,塑造出特色城市风貌和景观系统。
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选址位于兰州中心城区至兰州新区西通道的川地内,碱沟由北向南从规划区内穿过。规划区内地质条件多为黄土松散堆积层,需通过机械开挖整平方可建设。用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根据中国科学院《兰州市北部近郊低山黄土区开发利用研究》中表明,此片区为削填方工程完成后适宜建设用地。
二.
人口现状
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主要集中位于S201沿线,主要为九合村村民,约1400人。
三.
用地现状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36.7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00.84公顷,非建设用地面积2705.31公顷。
19
皋兰县九合镇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园总体规划(2014—2030)---说明书
表格2:园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13年)
H1 建设用地 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城市建设用地 区域交通设施用地 公路用地 非建设用地 水域 农林用地 其他非建设用地 城乡用地 表格3:园区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2013年)
400.84 369.01 369.01 31.84 31.84 3407.99 5.46 697.22 2705.31 3808.83 10.52 9.69 9.69 0.84 0.84 89.48 0.14 18.31 71.03 100.00 H H11 H22 H2 E E1 E2 E9 用地代码 大类 R 中类 R3 A A1 A3 B B4 B41 B49 M M3 W W1 S1 U U1 G G2 H11 四.
防护绿地 城市建设用地 8.93 369.01 2.42 100.00 U12 加油加气站用地 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 物流仓储用地 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城市道路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供应设施用地 供电用地 绿地与广场用地 1.12 0.44 271.15 271.15 15.37 15.37 16.08 16.08 7.58 7.58 7.58 8.93 0.30 0.12 73.48 73.48 4.17 4.17 4.36 4.36 2.05 2.05 2.05 2.42 小类 A33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中小学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 用地面积(hm2) 46.53 46.53 1.80 0.94 0.86 0.86 1.57 1.57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12.61 12.61 0.49 0.26 0.23 0.23 0.42 0.42 S 公共及基础设施现状
现状规划区内仅有九合加油站一处,其余均为荒山整治区域。
五.
交通体系现状
公路:规划范围内主要对外交通为S201与兰海高速,其中S201路面条件较差,处于年旧失修,居民出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三川口总规说明书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