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表(上)
第一单元: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释】 此诗是《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诗人着意描写淘金妇女的劳动,歌颂了劳动的创造力,立意警拔高远。
诗一开头,给读者勾勒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晨江漉金图:一轮初阳冉冉升起,朝晖轻缓地拨开了笼罩在江面上的晨雾,江中小洲渐渐显露出明净秀美的轮廓。成群结伴的淘金姑娘,正散满在江湾辛勤地淘沙漉金。这时,阳光已驱散晨雾,说明她们已淘洗了好长一会儿了。诗人用晨光拨开江雾这优美如画的鲜丽景色,衬托淘金女伴劳动场面的壮美,表现了对她们的劳动的由衷赞美和热情讴歌。
后两句,作者的诗思从江边场景宕开,从转折对比中提炼出高远的深意。前两句讴歌了淘金妇女们的劳动,顺接来写,固然可以,但不会产生警人的力量。诗人别具慧眼,择取标志上层社会富贵奢靡功名权势的首饰与金印来立意,指出权贵们所占用的黄金,正是劳动者经过千辛万苦从沙中浪底淘漉而来。揭示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劳动者创造了世间一切财富,却难得温饱;不劳者却可以无限度地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从而表现了诗人深切地同情劳动人民的主题。
第二单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少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不积跬步,以及至千里;不积小流,以及成江海。《荀子.》
1
课外知识: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传家宝》:这是清代学者石成金所著的一部教人如何处世、生活的著作。主要包括:以人伦和睦为主要内容的“福寿真经”;以事业通达、立业成名为主要内容的“涉世方略”;以行善戒恶、求福求德为主要内容的“好运宝典”;以人生快乐为主要内容的“快乐天机”几大部分。作者把人们普遍关注的各种人生问题,从修身齐家到待人处世,从读书到娱乐,人生儿育女、怡神养性的奇方妙法,到土、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诀窍,大凡人生的所经、所用,无不博采兼收,综汇其中。
《满江红》:《满江红》主要是指词牌。妇孺皆知,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怒发冲冠》。词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诶”。更是经典之作。另外,苏轼、毛泽东、辛弃疾等大家的《满江红》也非常著名。
《离骚>:《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第三单元:
满地红花红满地
天连碧水碧连天 (回文联)
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九月三秋,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
2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
课外知识:
回文联:回文联,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
数字联:数字联即在对联中嵌入数字,使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叠字联: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
顶针联: “顶针诗”也叫做“顶真体”“联珠体”“连球体”,作为诗体名的连珠一诗,首见于《后汉书》,最常见的顶真诗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尾句重复,此外还有一个双音问题乃至一个短语重复,后来又发展出第一首的末句来作为第二句的首句。这种诗歌常有很强的民歌色彩。
课外例子(回文联):
脸映桃红桃映脸 风摇柳绿柳摇风
响水池中池水响 黄金谷里谷金黄
凤落梧桐梧落凤 珠联璧合璧联珠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古风古柏香
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课外例子(数字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长杆一寸钩;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独钓一海秋。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课外例子(叠字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行,行,行,行行且止 坐,坐,坐,坐坐何妨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寒寒暑暑,满满潺潺,潇潇洒洒; 岁岁年年,朝朝暮暮,恩恩怨怨,憩憩悠悠。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课外例子(顶针联):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烈火煎茶,茶滚釜中喧雀舌 清泉濯笋,笋沉涧底走龙孙
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线穿针、针引线,线缝而线缀 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4
第四单元: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 冲锋陷阵
课外知识:
精卫填海: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精卫填海》也是38集大型古装神话剧的名字。
愚公移山: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里的一篇文章,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思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拍摄过同名的纪录片。后导演吴家骀以其为蓝本拍摄了三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毛泽东有名篇《愚公移山》、徐悲鸿有名画《愚公移山》传世。
含辛茹苦:出自: 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任劳任怨:任劳任怨,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 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艰苦卓绝:【出处】《宋史·邵雍传》:“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 不炉,暑不扇,夜不席者数年。 ” 【解释】卓绝:超出一般。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越寻常。
百折不挠:【典故】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 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玄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玄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 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解释】: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 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千里迢迢:千里迢迢,南·钟嵘《诗品·晋司空张华》:张公(张华)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成语故事】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 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1-8单元详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