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语言》等40余篇论文在《福建教育》、《小学教学参考》、《小学语文教学》、《山西教育》等教育刊物上发表。
电话:13584615708;电子信箱 rdhjjrdhjj@126.com;QQ:1125695622
┅┅┅┅┅┅┅┅┅┅┅┅┅┅┅┅┅┅┅┅┅┅┅┅┅┅┅┅┅┅┅┅┅┅
┅┅┅
一、团队的定位与目标: (一)团队的定位。
创新团队以如东县掘港小学为依托(领衔人为掘港小学教科室主任),为热爱小学语文教育、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成员提供学习、研讨的发展平台,促进全体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引领我县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力争“全市有位,全县有名”。
(二)团队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目标。
创新团队在促进领衔人自身成长的同时,促进创新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为其成为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如东县学科带头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 创新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理念,初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如东县知名教师。
2. 成员个体发展迅速,部分成员成长为“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梯队的成员。
3.创新团队全体成员紧紧围绕研究专题开展研究,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与研究专题相关的论文10篇以上,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10节以上,作专题讲座10场次以上。
4.在团队运行周期内至少出版一本专著或主持出版一本专著。 二、工作举措:
- 31 -
1.加强自主学习。领衔人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量。组织集体学习与成员自学相结合,进行深入、理性地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2.开展同伴互助。建立“何建军名师创新团队网站”,定期集中与网上读书心得相结合。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对同伴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手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取长,实现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
3. 外出观摩学习。一方面,争取领导支持,提供外出考察学习机会,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完善自身的品质;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与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近距离交流,分享别人的教研成果。
4.开展行动研究。通过撰写教学札记、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形式,及时记录团队研究的心路里程,记录教育教学的成败和感悟,促进教师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5.进行专业引领。发挥领衔人的专业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在线研讨、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对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帮助教师答疑解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强化课例研究。立足于自己的课堂,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打造经典的课例。组织团队成员观看全国名师的观摩获奖课例录像,聚焦课堂,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评议,针对课中的教学得失进行研究,研究渗透或溶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
7. 加强课题研究。创新团队确定一个总课题,每个成员确立子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
8. 强化考核评价。每个成员每学期末提交专业成长的实绩材料,领衔人每个学期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
三、学科建设:
何建军名师创新团队,着力于小学语文“智读、精思、活用”的课堂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 32 -
1.通过“智读、精思、活用”课堂实践与研究,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阅读兴趣,丰富思想感情,发展阅读、认知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通过“智读、精思、活用”课堂实践与研究,探究并遵循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构建并逐步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模式,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读、思、品、悟、用的能力和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促进教师将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与优化教师的教学统一起来,探索阅读教学的规律,有效地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当前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2.学生语文学习中读思用的研究。 (1)语文学习中智读的研究。 (2)语文学习中精思的研究。 (3)语文学习中活用的研究。 3.导学策略的研究。 (1)导读策略的优化研究。 (2)导思策略的优化研究。 (3)导用策略的优化研究。 (4)读思结合的策略研究。 (5)读思用合一的策略研究。
4.构建基于文本体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学模式。
(1)主要文体记叙文(认知类课型、抒情类课型和明理类课型)导学模式的研究。
(2)小说课型、议论文课型、说明文课型、古诗词课型、现代诗课型、文言文课型等导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与活动安排:
- 33 -
本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2010.06~2013.07)
1. 研究的准备阶段(2010.06~2010.08):课题的申报;主持人制定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组织课题体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明确研究规范和各自的研究任务,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团队各成员完成《三年发展规划》,确定自己的研究小课题,在“何建军名师创新团队网站”上传读书心得等。
2. 研究的实施阶段(2010.09~2013.07):
(1)( 2010.09~2010.12):当前语文课堂学生学习活动,特别是“读、思、用”现状调查与分析。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论文。
团队各成员于九月份撰写一篇不少于2500字的课堂实录以及教学反思,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创新团队的研究专题思考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十月份团队成员会课活动,理清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十一月份读书心得交流,邀请专家对团队成员的论文进行点评;十二月份团队成员提交专业成长的实绩材料,领衔人每个学期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
(2) (2011.01~2011.12):着力于导学策略的研究。 ①导读策略的优化研究。 ②导思策略的优化研究。 ③导用策略的优化研究。 ④读思结合的策略研究。 ⑤读思用合一的策略研究。
(3)(2012.01~2012.09):进行行动研究,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文体——记叙文(认知类课型、抒情类课型和明理类课型)的导学模式。成果形式: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等。
(4)(2012.09~2013.02)探讨其他课型(基于文本的体裁)如“议论文课型”、“说明文课型”、“古诗词课型”等导学模式。成果形式: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等。成果形式:论文、教学案例和教学课件等。
- 34 -
(具体活动另行安排)
3.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02~2013.07)回顾课题的运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并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并将已有的成果(论文、导学模式、教学案例等)结集准备出版,并做好其他类成果的归类整理,邀请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具体活动另行安排) 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根据变化的情况与研究进程调整计划与方案,注意发现新的能促使研究不断深入的生长点,并及时将之概括为课题的子项目;使研究尽可能向预设目标靠拢;注意对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研究与行动。
(2) 个案分析:本课题研究比较重视个案的研究价值。探索不同课型“智读、精思、活用”课堂实践的导学模式。
(3) 资料分析:本课题的准备初期,研究者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就其中涉及本课题的理论阐述进行学习与思考,为课题的顺利开题作了相应的理论准备;同时还搜集了国内关于阅读教学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的研究文献,丰富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资料。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小学语文‘智读、精思、活用’课堂实践与研究》。 2. 论文集:《“智读、精思、活用”课堂实践与研究论文》。 3. 不同课型的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案例。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心理的支持。无论是创新团队领衔人还是创新团队成员均需要得到所在单位领导和教师的认可,认同这项工作的价值,创设支持性的心理氛围。
2.时间的保证。有条件的话,能够适当减轻创新团队领衔人及成员的负担;创新团队成员集中活动时间,成员所在单位应该尽量保证。
- 3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如东县高中语文教学缪爱明名师创新团队(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