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A1 概率论基础
A1.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现象,从概率的观点考虑可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确定性现象,它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或必然不发生的现象:另一类叫做随机现象,它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
A1.1.1 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是概率论研究的对象,它是随机试验中出现的结果。 1.随机试验(E)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的试验叫做随机试验 (1)试验具有相同目的; (2)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
(3)试验的结果不止一个所有结果实现都能明确地指出来; (4)每次试验之前,预料不出会出现什么结果. 2.随机事件
在随机试验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叫做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
随机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基本事件:最简单的不能再分的耽搁时间叫做基本事件。例如随机试验E1:投掷一只筛子,观察朝上一面的点数;这里,在E1中,“点数为2”...“点数为6”,都是基本事件。
复合事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事件组成的事件叫做复合事件。例如,在E1中“点数小于4”,“点数为偶数”,都是复合事件。
还有两种事件:在随机试验中必然出现的结果叫做必然事件:在随机试验中,绝不会出现的结果叫做不可能事件。这两种事件不是随机事件,但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把它们归入随机事件,作为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况 3.样本空间
样本空间是概率论中的重要概念。在随机试验E中,,每一个基本事件成为一个样本点,样本点的全体称为样本空间,记做Ω,它是全体样本点的集合。每个样本点都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例如,在E1中,样本空间?1?? 1,2,3,4,5,6?。
每个随机事件都是样本点的集合,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样本空间也是事件,并且是必然事件。
样本空间有以下三种类型:
(1)有限集合: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数是有限的;
(2)无线可列集合: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无限可列的;
(3)无线不可列集合: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无限且不可列的。 4.事件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事件之间的关系(见图A1.1.1)
(1)包含关系:设有事件A,B,若由B发生必然导致A发生,则称A包含B,或B包含于A,记做A?B,任何时间都包含于?。
(2)相等关系:若A?B,同时B?A,则称A与B是相等事件,记做A=B. (3)事件的并(和):设有事件A,B,C,若A,B至少一个发生时C就发生,则称C是A,B的并(和)事件,记做C=A?B n n个事件的并(和)事件为A1?A2?...?An,记做?Ai,无穷可列个事件
i?1的并事件记为cC?A?B或AB。
(4)事件的交(积):若A,B同时发生时C才发生,则称C为A,B的交(积)事件,记为C?A?B或AB.
n个事件的交事件记为 ?Ai ,无穷个可列事件的交事件记为 ?Ai.
i?1i?1n? (5)互不相容(互斥)事件:若A,B不能同时发生,即AB??,则称A,B为互斥事件。任何两个不同的基本事件为互斥事件。
(6)对立事件:对事件A,B若A?B??,AB??,则称A,B为对立事件,
______记为A?B,B?A
___. (7)事件的差:事件A与B的交成为A与B的差,记为A?B?A?AB?AB 事件的运算
(1)交换律:A?B?B?A,AB?BA;
(2)结合律:?A?B??C?A??B?C??A?B?C, ?AB?C?A?BC??ABC; (3)分配率: ?A?B?C?AC?BC,
?AB??C??A?C??B?C?.
?? ? B A B A B A A?B A?B A?B
? ? ? A A A A-BA B B
AB??
A?B A AB??
(4)德摩根(De Morgan)定律: A?B?AB,AB?A?B.
A??A,?A??A.? 推广:
iiiii?1i?1i?1i?1nnnn 在随机试验中,随机事件是否发生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是随机事件的客观属性,是可以度量的。一般地,对
于随机事件A,如果有一个数能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个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简言之,事件的概率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描述。下面从三方面说明概率的意义。 1.古典概型
在概率论发展的早期,曾把具有下面两个简单性质的随机现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1) 试验的样本空间有有限个样本构成,即 ???e1,e2,e3,...,en?,称为有限性;
(2)每个样本点(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即
1 P(e1)=P(e2)=...=P(en)=,
n称为等可能性。
一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随机试验的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型。在古典概型中,对随机试验E,若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总数为n,事件A所包含的样本点数为m,则事件A的概率为
m P(A)?
n(A1.1.1)
这是古典概型概率的定义,同时也是计算公式。
2.概率的统计意义
设在随机试验E中进行n次重复试验,若事件A出现nA次,则比值nAfn?A??n 称为事件A出现的频率。 频率的一般性质:
(1) 0?fn?A??1; (2) fn????1;
(3)若事件A,B互不相容,则fn?A?B??fn?A??fn?B?.
?k?kfn??Ai???fn?Ai?.性质(3)可以推广。若A1,A2,?,Ak两两互斥,则?i?1?i?1
在随机试验中,当试验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值 会趋于稳定。即在某个数p附近波动,这时称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做P(A)=p。这就是概率的统计意义。数p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容易分析出来的话,可以用n很大时
p?fn?A?.
用频率近似代替概率的好处是便于实际应用,不必考虑是否具有等可能性。它的缺点是要做大量的试验,费工费时。
2.概率公理化的定义
定义A1.1.1 设随机试验E,样本空间为?,对于E中的事件A,赋予一个实数P(A),如果满足: (1)0?P(A)?1; (2) P????1;
(3)对任何两两互斥的事件Ai?i?1,2,??有
????P??Ai???P?Ai?. ?i?1?i?1 (A1.1.4)
则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这个定义是前苏联数学家A.H.柯尔莫哥洛夫在1933年提出的。 概率的性质:
(1) 对任何事件A,0?P(A)?1; (2) P????1;P????0;
(3) 若事件A1,A2,A3,?Am两两互不相容,则
P(?Ai)??P(Ai);i?1i?1mm (A1.1.4)
(4) 对A和A,有P(A)?P(A)?1,因此有
P?A??1?P(A)(A1.1.5) (5)若A?B,则
P?A?B??P?A??P?B?或
P(A)?1?P?A?.
,
(A1.1.6)
并且有P?A??P?B?.
(6)一般P?A?B??P?A?AB??P?A??P?AB?,即
P?AB??P?A??P?AB? (A1.1.7)
(7)加法定理:对任何事件A,B有 P?A?B??P?A??P?B??P?AB?(A1.1.8)
加法定理的推广: n个事件的并事件的概率为
P?n???A?ni???P?Ai???P?AiAj???P?AiAjAk??...?(?1)n?1P?A1A2...An?.
i?1?i?ji?ji?j?k
(A1.1.9)
A1.1.3A条件概率 1.概念
定义A1.1.2设两事件A,B且P?A??0,称 P?B|A??P?AB?P?A?
(A1.1.10)
为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与概率有相同的性质: (1)对任一事件B,有P?B|A??0;
(2)P??|A??1;
(3)若B1,B2,...是两两不相容的事件,则有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试验设计(陈魁)附录A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