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习惯: 5、心理选材
6、体育心理技能训练 方法一:目标设置见 方法二:放松训练 方法三:表象训练 方法四:注意集中训练 方法五:自我暗示训练 方法六:模拟训练 方法七:战术心理训练 7、心理健康教育 8、体育比赛心理
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9、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311 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1、心理学概况----2学时5%
2、学生心理(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状态)----10学时25% 3、运动技能的形成和迁移----6学时15% 4、体育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8学时20% 5、心理选材----2学时5%
6、体育心理技能训练----4学时10% 7、心理健康教育----2学时5% 8、体育比赛心理----2学时5%
9、运动员的攻击性行为----2学时5% 五、教学参与书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96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教材) 2、张子沙《体育教育心理学》98年版、警官教育出版社 3、杨宗义《体育心理学》91年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发民《体育心理学》2001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5、申荷永、高岚《心理教育》2001年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 6、李薇、李进《体育心理学》2000年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7、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1988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8、张力为,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六、成绩评定(考试、考查)
1、平时表现占10%; 2、作业占20% 3、半期考查占20%; 4、期末考试占50%。
·21·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代码:10040201207 学 分: 2学分
总 学 时: 36学时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概论、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体育教学实践的方法。它是在总结学校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教师正确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教学,使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各项教材的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艺术,为将
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打好基础。其任务是:
第一,使学生在已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分析中学体育教材,确定教学任务,并能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材目标。
第二,能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出教学的基本要求,较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三,使学生较好地了解各教材之间的纵横联系和对身体的锻炼价值,力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选择科学合理。 二、教学要求
(一)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密切联系中学生、场地、器材等客观实际,钻研教材,研究和改进教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体育教材,确定教学任务,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基本教学步骤、保护帮助方法及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组织必要的观摩、见习或者实习,运用教材教法知识、方法指导,进行研讨、作业等。 (四)要求学生联系教学实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教法中的各种问题,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
教材分为两大部分,即概述部分和教材教法分析部分。
第一部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概述
(一)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任务
(二)影响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因素 (三)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结构 (四)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的特点 第二部分: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分析
(一)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二)体育游戏 (三)韵律操与游戏 (四)田径
·22·
(五)体操 (六)球类运动 (七)武术
(八)发展身体素质
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总时数36学时,其中试教、评议占10%,讲授占90%。)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教 材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概述 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体育游戏 韵律操和舞蹈 田径 体操 球类运动 武术 发展身体素质 实践 其它或复习 30 学时数 讲授 4 2 2 1 7 6 4 2 2 2 实践 2 4 其它 4 36 合计
五、教学参考书
1.王文生主编.《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夏思永主编.《中学体育教材教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六、成绩评定
分值分配:平时成绩10%;实习、作业等20%;笔试70%。
·23·
《体育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统计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代码:10040201208 学 分: 2学分
总 学 时: 36学时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学校体育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体育统计学是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目 的: 本课程紧紧围绕以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业余学校教学员和社会体育工作者为目标,注重本学科的实用性,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体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工作中能及时总结教学成果,进一步突出教育的科学性。
任 务: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健康的思想教育。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保证教学内容系统性的前提下,适当引进本学科有关的新知识、新理论。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增强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符合应用所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了解体育统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公式,能够理解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或非体育领域但对体育发展相关的各种随机现象进行研究。能够适用于体育教学、训练和科研的统计学原理、方法,以及如何把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体育统计其研究对象;2、体育统计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3、体育统计中的若干基本概念。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统计资料的收集;2、统计资料的整理。
第三章 样本特征数
1、集置量数;2、离中位置量数;3、平均数合成计算与S的合成计算;4、平均数和标准差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四章 相对数与动态分析
1、相对数;2、动态分析;3、动态分析方法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五章 正态分析
1、正态分态的概念与性质;2、正态分布表的使用;3、正态分布理论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统计推断
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及步骤;3、几种常用的检验方法;4、假设检验方法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七章 方差分析
·24·
主要讲授:
1、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2、单因素方差分析;3、平均数的多重比较;4、方差分析法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八章 相关分析
主要讲授
1、相关分析的概念与性质;2、相关系数的计算与检验;3、等级相关;4、偏相关与复相关;4、相关分析在体育中的应用。
第九章 回归分析
主要讲授
1、回归分析的概念与功能;2、一元性回归方程;3、多元性回归方程;4、回归分析方法在体育中与应用。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
主要讲授
1、统计表;2、统计图。 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周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25·
教学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一章 绪论 内容安排 第二章 统计资料与收集与整理 第三章 样本特征数(一、二节) 第三章 样本特征数(三节) 第三章 样本特征数(四节) 练习题讲解 第四章 相对数与动态分析(一、二节) 第四章 相对数与动态分析(三节) 练习题讲解 第五章 正态分布(一、二节) 第五章 正态分析(三节) 第五章 正态分析(三节) 练习题讲解 第六章 统计推断(一、二节) 第六章 统计推断(三、四节) 第六章 统计推断:习题 第七章 分差分析(一、二节) 第七章 方差分析(三、四节) 第八章 相总分析(一、二、三节) 第八章 相总分析(四、五节) 第九章 回归分析(一、二、三节) 第九章 回归分析(四节) 第十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一、二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