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保健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代码:10040201203 学 分: 4学分 总 学 时: 72学时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围绕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业余体校教练员和社会体育工作者目标,立足面向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系统学习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与训练,而且能够担任学校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能够胜任社会体育工和中的体育保健工作。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体育保健学》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意义,研究的目的,学习体育保健学的任务,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和评价标准;我国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和传统养生方法。
2、理解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通过学习体育运动的保健措施有哪些,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的要求;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保健指导。
3、掌握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因素,临床症状,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并能在实践中进行操作处理,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体育运动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良好的促进作用。掌握体育保健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名词;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体质的增强与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体育保健总论
第一章 绪言
本章主要讲授
1、体育保健学的意义;2、体育保健学的研究目的;3、体育保健学的任务;4、体育保健学的内容。
第二章 体质与健康
主要讲授
1、体质与健康的概念和评价标准;2、影响体质与健康的因素;体质与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研究范围。
第三章 营养保健
主要讲授
1、营养素;2、热能;3、合理营养;4、营养与健康。
第四章 卫生保健
主要讲授
1、环境与健康;2、学校卫生;3、精神卫生;4、传染病的预防。
·11·
第五章 运动保健
主要讲授
1、运动与保健;2、运动与疾病;3、运动与康复。
第六章 养生保健
主要讲授
1、养生学的理论基础;2、养生学的特点;3、传统养生方法。
第二篇 体育运动的保健措施 第七章 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主要讲授
1、 目的和要求;2、形态测量;3、功能检查。
第八章 体育运动的保健指导
主要讲授
1、 概述;2、体育课的保健指导;3、运动训练和比赛期的保健指导;4、疲劳程度的判断与消除。
第九章 运动性疾病
主要讲授
过度训练、过度紧张、晕厥、低血糖、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运动中腹痛、中暑、冻伤、溺水、游泳性中耳炎。
第十章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主要讲授
1、 概述;2、运动损伤的急救;3、运动损伤的处理;4、常见运动损伤。
第十一章 按摩
主要讲授
1、 概述;2、按摩的基本方法;3、按摩的运用。
第十二章 儿童少年的体育保健
主要讲授
1、 儿童少年的保健要求;2、儿童少年常见病的康复。
第十三章 女子的体育保健
主要讲授
1、 女子的一般保健要求;2、女子对健身运动的要求。
第十四章 中老年人的体育保健
主要讲授
1、 中年人的保健;2、老年人的保健;3、中老年人常见病的康复。
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内 容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体质与健康
学 时 4 4 ·12·
第三章:营养保健 第四章:卫生保健 第五章:运动保健 第六章:养生保健 第七章:体质测试与健康检查 第八章:体育运动的保健指导 第九章:运动性疾病 第十章: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 第十一章:按摩 第十二章:儿童少年的体育保健 第十三章:女子的体育保健 第十四章:中老年人的体育保健 复习 考试
五、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按比例分配
平时成绩(作业) 10% 半期考试 20% 期末考试 70% 六、教学参考书
1、《体育保健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人体解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运动生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4、《运动创伤学》, 广西师大出版社。
4 4 4 4 4 4 12 4 4 8 2 4 4 2 ·13·
《学校体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校体育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代码:10040201204 学 分: 4分
总 学 时: 72学时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田径、体操、篮球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学校体育学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12门主要课程之一,是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本大纲是根据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当今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培养目标而制定的。
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的教学、课外体育教学、课外体育训练、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科研、学校体育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学生掌握制定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材教法和课的分析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现代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与教法,使教材具有教好的系统性、科学性、启发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听讲,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学要突出重点,着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口头就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作业、讨论、观摩实验实践等方式。遵守课堂常规和有关教学要求,加强教学检查和辅导,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书育人。发扬教学民主,师生互动,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了解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掌握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授法;理解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掌握体育课组织,上好体育课;了解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了解体育课准备与分析;能组织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课余体育竞赛;能制作各项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理解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了解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学校体育行政法规。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
第一节 学校体育的功能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第二章 体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第四节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第五节 体育教学过程
第三章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14·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饿概念与意义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我国现行各级学校体育教材 体育教学手段
第四章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授法 第五章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练法
第六章 体育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体育课的类型与结构 体育课组织
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与负荷 体育课准备与分析
第七章 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及意义 课外体育的目标与原则
课外体育锻炼的内容、组织形式与方法 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与评价
第八章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第九章 课余体育竞赛 第十章 体育教学计划与考核
第一节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估
第十一章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第十二章 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第十三章 体育教师
第一节 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职责和条件 第三节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
第十四章 学校体育管理
第一节 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学校体育管理体制
第三节 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第十五章 我国组织体育的行政法规
第一节 学校体育行政法规概述
第二节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第三节 大中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第四节 与学校体育有关的体育法规
四、学时分配与比例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动解剖学》教学大纲(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