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合理、职业素质高、专业水平能完全胜任教学需求、社会声誉高、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创新型教学团队。
4.按照“校中企”的建设标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水平达到国内一流
结合滨海新校区的建设,按照“校中企”的建设目标,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以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主,兼顾社会专业技能人才培训和科技服务、产品加工的综合性实训基地,达到 “教、学、做”合一的建设目标。真正实现工作与学习无缝对接,生产理念与教学理念兼容,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通;形成企业与学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以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本专业实训基地对专业群的示范拉动作用得到明显体现,专业群各专业实力得到增强,专业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生产性实训将达到85%以上。
5.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项目完成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核心课程质量有较大提高。到2015年,建成5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6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5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获得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进行特色教材编写和课件开发,为专业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并为本专业其他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 26 -
6.区域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区域内先进制造技术方面的人才培训基地,在保证教学的同时,扩大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规模,增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凭借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出色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学院教育资源,积极为企业提供机电产品设计、加工、技术开发和科技咨询等服务,更好地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基地调整改革步伐、提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做出新的贡献。
- 27 -
附件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目标
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产业发展为核心,主动适应国家、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和信息新兴产业发展,与浪潮集团、中动文化传媒等企业深层次合作,创新“三级双轨、四方参与”专业建设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创新“三级引导、三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臵,健全课程改革激励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统筹课堂内外,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推进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打造专兼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新建改造四个校内实训中心,新增5处校外实习基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信息科技服务中心和培训服务中心,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经过3年建设,将本专业建设成立足区域,辐射周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优势突出,在山东省高职教育发展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专业建设达到山东乃至全国高职教育领域同类专业一流水平。
二、方案概述 (一)建设内容
- 28 -
1.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专业办学活力 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理念,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实施专业建设的咨询决策、组织管理、执行反馈三级结构,建设机构和运行机制双轨并行,“政、行、企、校”共同参与的“三级双轨、四方参与”专业建设模式,深入推进开放办学。
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促进开放办学:成立由潍坊市经信委、潍坊市高新区管委会、潍坊市软件园、相关企业和学院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建立《信息工程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议事和决策制度。
划分课程组,搭建专业建设基础架构:划分成立软件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媒体三个课程组,确定课程组带头人和课程带头人,并搭建以课程组为基础的专业课程、管理运行架构和校企合作基础架构,以课程组团队为基础开展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工作。
2.创新“三级引导、三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
按照“宽基础、强素质、重专业、精技能”的基本育人理念,加强与浪潮集团、中动文化传媒等企业的深层次合作,创新实施“三级引导、三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即实施“技能引导、职业引导和个性引导”三级引导,推行“第一年搭建平台、第二年分方向培养、第三年分流实习就业”三段培养,完
- 29 -
善课程设臵,健全课程改革激励机制,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统筹课堂内外,促进学生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校企共育高端技能型人才。
(1)推进“三段式”教学,实施分方向培养。按照“第一年搭建平台、第二年分方向培养、第三年分流实习就业”的思路实施三段教学,第一年以职业启蒙和宽基础为主,设臵信息类通用专业课程(商务办公自动化方向),提高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第二年按照“明确职业定向和熟练专业技能”的思路实施分方向培养,将本专业分为数字媒体、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三个方向,达到“职业定向和精通技能”的目的。第三年按照“职业提升和熟练岗位技能”的思路进行分流实习就业。三段培养,逐级递进,校企合作育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2)健全课程改革激励机制,深入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通过制定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计划、健全课程组制度、实行项目管理模式等措施,建立健全课程改革的激励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落实进度。在课程建设上,在继续加强数字媒体方向四门省级精品课程维护建设的基础上,争取将商务办公、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三个方向建成精品课程组群。在教学改革上,以现有精品课程为抓手,继续深化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以能力为主的考试改革,力求教学实效。
(3)坚持全面发展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潍坊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