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培训和技能鉴定基地,为发展当地园林产业提供培训、科技推广、职业技能鉴定和产业开发等社会服务。通过交流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继续与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建立对口支援与交流合作关系,提升合作内涵,实现各院校共同发展,从而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特色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预期效果
1.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更加符合园林行业岗位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更加有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2.引领带动区域园林行业发展
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服务于潍坊城市绿化建设,有效提升潍坊园林行业一线技术力量;园林技术专业集聚人才优势,进行科研开发和新技术推广,极大提高园林科研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教师深入园林行业企业,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又为园林行业技术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引领带动区域园林行业发展。
3.强化辐射功能,带动园林专业群发展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精品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完善以及工学结合教材的编写出
- 16 -
版,对园林专业群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明显提升园林类专业综合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4.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和专业群的不断优化调整,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与山东“三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吻合,园林行业企业对专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社会培训的依存度逐步提高。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潍坊及周边地区园林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承接园林相关项目,服务于企业一线;开展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园林植物生产的技能培训,应用技术研发和推广能力不断加强,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智力和技术支持;对口西部地区支援项目建设效果明显;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通过三年建设,把园林技术专业打造成现代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园林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花卉工等专业相关工种的人才培训、技能鉴定基地,中高职园林师资培训基地,园林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中心,引领和带动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 17 -
附件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目标
以服务山东省制造业战略性调整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暨潍坊市“三区”建设需要为目标,助推“蓝黄”发展战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操作、调试、维修、管理及新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使用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该专业以中央财政支持“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建设为依托,至2015年,将本专业建成国内领先、实训条件一流、教学团队卓越、人才培养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专业,发挥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建成面向潍坊地区及山东半岛制造业生产一线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方案概述 (一)建设内容
1.适应区域产业需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目标等;定期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讨论专业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问题。
- 18 -
(1)实施“校企一体→共建车间→生产对接→顶岗历练”工学结合培养体系。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岗位能力分析,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机电行业培养“精机电设备操作、懂机械加工工艺、善维护机电设备、通CAD/CAM”的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结合培养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使人才培养紧贴岗位群需要。通过“校企一体→共建车间→生产对接→顶岗历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生产型车间,实施真实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企业产品生产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将实训与生产加工相结合,深化完成生产过程的产品对接。
(2)根据岗位需求,深化实践“1+1+1”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共建为手段,依托校内外生产型实训基地,将思想素质提高、专业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等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基本素质提升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单项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锻炼,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岗位群需要。
(3)强化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实行特长生导师制度等措施,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派教师到国内外参加专业培训以及到企业进行顶岗锻
- 19 -
炼等方式,培养一支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通过三年的培养使专业带头人数量达到2人,骨干教师的数量达到7人,专任教师中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5%以上。对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现有16名兼职教师的基础上,在三年的时间内继续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技术能手20名,担任校内生产性实习的指导教师、校外顶岗实习教师等,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该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1名,再选拔1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作为第二专业带头人培养,形成“双带头人”结构。通过安排专业带头人出国进修、国内培训、参加专业建设研讨会等方法,使他们在三年内成为具备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先进制造技术的领军人物,并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2)骨干教师的培养。在现有2名骨干教师的基础上,再从现有专任教师中选拔5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通过到国外进修、国内高校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到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使他们成为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从而带动本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深化校企合作等工作。同时从企业至少引进2名具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并在本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教师,并制订详细的培养
- 2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潍坊职业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