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聚氯乙烯合成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防护措施有: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车间安装乙炔浓度报警仪。 (2)生物毒性
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防护措施如下: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处理措施如下:立即撤离人员移至上风处,进行隔离检查;严格控制污染区的出入。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用混凝土构建水池防止稀释用水外流造成污染。如有可能,将泄漏出的气体燃烧掉。泄漏的容器要仔细检查,如不能继续使用要果断报废。 2.2.6 氯乙烯
氯乙烯(英文名:VCM,CAS号:75-01-4 )为无色、易液化气体。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聚氯乙烯。其分子式为C2H3Cl,其分子量:62.50 ,熔点-159.8ºC,沸点-13.9ºC,爆炸上限(V%)是31.0,爆炸下限(V%)是3.6。主要危险特性为易燃性及生物毒性。 (1)易燃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后易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事故。燃烧或无抑制剂时即可发生剧烈聚合反应。防护措施如下: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车间安装氯乙烯浓度报警仪。 (2)生物毒性
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长期接触可引起氯乙烯病。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 防护措施如下:一旦空气中氯乙烯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要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遇到紧急事态抢修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防静电工作服和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理措施如下:立即撤离人员移至上风处,进行隔离检查;严格控制污染区的出入。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用混凝土构建水池防止稀释用水外流造成污染。如有可能,将泄漏出的气体引入通风橱内。泄漏的容器要仔细检查,如不能继续使用要果断报废。 2.2.7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英文名: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 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的固体。主要用途为制造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等 。熔点为212ºC 。240ºC-340ºC燃烧分解出氯化氢气体和含有双键的二烯烃,然后在400-470ºC发生碳的燃烧。主要危险特性为生物毒性。聚氯乙烯通过吸入,食入等侵入途径进入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气体,例如二恶英,人体吸入会中毒。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论文】聚氯乙烯合成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