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聚氯乙烯合成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
发生氯气中毒事故时,立刻将伤员脱离现场,脱下中毒者所穿的衣服鞋袜,
保持病人体温恒定,安排安静、通风环境让病人休息。一旦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用2%~3%的小苏打溶液加入到呼吸器里面给病人吸入,可化解氯气在机体内的刺激作用。 2.2.4 氯化氢
氯化氢(英文名:Hydrogen chloride ,CAS号:7647-01-0)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工业上主要用途为制燃料,香料,药物,各种氯化物及腐蚀抑制剂等。其分子式为HCl,分子量为36.46,熔点-114.2 ºC,沸点-85.0 ºC,相对密(1)强腐蚀性
具有强腐蚀性,与碱类和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剧烈反应。与氰化物能反应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生产氯化氢时遇热遇高压,有开裂或爆炸的危险。氯化氢发生火灾时要迅速切断气源,并用大量水冷却容器。
预防措施有如下:密闭操作,局部通风;一旦空气中浓度超过正常值,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相应的防护服,戴防护手套。 (2)毒性危害
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较高浓度氯化氢可造成慢性支气管炎,肠胃功能障碍及牙齿损害。急性中毒时,出现头疼,头晕,恶心,眼痛,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口服其液体,造成口腔和消化道灼伤。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氯化氢,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氯化氢中毒急救措施如下:若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者的衣物,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迅速就医;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清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迅速就医;若呼吸吸入,则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若误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2.2.5 乙炔
乙炔(英文名称:Acetylene,CAS号:74-86-2)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极易燃的气体,工业上主要用作生产氯乙烯的原材料。其分子式为C2H2,, 分子量为26.04,熔点-84ºC,沸点-75 ºC,爆炸上限(V%)为80%-85%,爆炸
下限(V%)为2.5%。主要危险特性是易燃易爆性、微毒性、高浓度引起窒息。 (1)易燃易爆特性
乙炔属微毒类。与铜、水银等金属或其盐类长期接触时,会生成乙炔银和乙炔铜等爆炸性混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会发生爆炸。乙炔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能熄灭泄漏处的火焰,防止乙炔大量泄漏。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度(水=1)是1.19。主要危险特性是具有强腐蚀性和生物毒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论文】聚氯乙烯合成工艺危险性分析及安全措施(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