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FA24B105 59 FA24B106 60 FA24B103 61 FA24B104 62 FA24B105 63 FA24B106 64 FA24B103 65 FA24B104 66 FA24B105 67 FA24B106 68 FA24B101 69 FA24B102 70 PDA24B101 71 PDA24B102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PDA24B103 TAS24B420-24B427 TAS24B430-24B437 VSA24B420-24B423 VSA24B430-24B433 XSA24B420 XSA24B421 XSA24B430 XSA24B431 PSA24B352A PSA24B352B PSA24B352C SSA24B204 SSA24B205 SSA24B206 PSA24B203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 低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高 低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高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高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高高 低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低 低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低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低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流量低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密封进气流量低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密封进气流量低 一级密封气过滤器差压高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火炬差压低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平横管差压低 压缩机低压缸轴承温度高 压缩机高压缸轴承温度高 压缩机低压缸轴振动过大 压缩机高压缸轴振动过大 压缩机低压缸轴位移过大 压缩机低压缸轴位移过大 压缩机高压缸轴位移过大 压缩机高压缸轴位移过大 润滑油总管压力过低 润滑油总管压力过低 润滑油总管压力过低 汽轮机转速过高 汽轮机转速过高 汽轮机转速过高 汽轮机排气压力过高 16
H≥18Nm3/h H≥18Nm3/h HH≥36Nm3/h HH≥36Nm3/h HH≥36Nm3/h HH≥36Nm3/h L≤5Nm3/h L≤5Nm3/h L≤5Nm3/h L≤5Nm3/h L≤20Nm3/h L≤20Nm3/h H≥40Kpa L≤50Kpa L≤50Kpa HH≥115℃ HH≥115℃ HH≥88.9um HH≥88.9um HH±0.7mm HH±0.7mm HH±0.7mm HH±0.7mm LL≤0.1Mpa LL≤0.1Mpa LL≤0.1Mpa HH≥13428rpm HH≥13428rpm HH≥13428rpm HH≥0.7Mpa
88 89 90 91 92 93 PSA24B204 PSA24B205 TSA24B201-24B206 VSA24B201-24B204 XSA24B201/24B202 PSA24B201 94 PSA24B104 95 FSA24B103 96 PSA24B105 97 FSA24B104 98 PSA24B106 99 FSA24B105 100 PSA24B107 101 FSA24B106 102 PDSA24B102 103 104 105 106 107 PDSA24B103 FZH24B510 FZH24B520 PNS24B351 TNS24B331 108 FNS24B103 109 FNS24B104 110 FNS24B105 111 FNS24B106 112 FNS24B101 113 FNS24B102 114 PDNS24B103 汽轮机排气压力过高 汽轮机排气压力过高 汽轮机轴承温度过高 汽轮机轴振动过大 汽轮机轴位移过大 汽轮机速关油压过低 低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低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低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低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泄露放火炬压力高高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火炬差压力低低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平衡管差压低低 低压缸防喘振阀 高压缸防喘振阀 润滑油压力正常 润滑油温度正常 低压缸低压端一级放火炬流量正常 低压缸高压端一级放火炬流量正常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放火炬流量正常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放火炬流量正常 高压缸低压端一级密封气进气流量正常 高压缸高压端一级密封气进气流量正常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平衡管差压正常 17
HH≥0.7Mpa HH≥0.7Mpa HH≥115℃ HH≥60um HH≥60um LL≤0.15Mpa HH≥0.1Mpa HH≥36Nm3/h HH≥0.1Mpa HH≥36Nm3/h HH≥0.2Mpa HH≥36Nm3/h HH≥0.2Mpa HH≥36Nm3/h LL≤25Kpa LL≤25Kpa 全开 全开 NS≥0.25Mpa N≥35℃ NS≥5.5Nm3/h NS≥5.5Nm3/h NS≥5.5Nm3/h NS≥5.5Nm3/h NS≥25Nm3/h NS≥25Nm3/h NS≥50Kpa
115 PDNS24B102 116 ZS24B201 117 ZS24B202 低压缸一级密封气与火炬差压正常 NS≥50Kpa 汽轮机速关阀全开 汽轮机速关阀全关 3、机组试机
A.汽轮机单试 a.试运条件
(1)、蒸汽及工艺管线吹扫完毕经检查合格。 (2)、经确认管道对机组无附加应力。
(3)、安装检查记录齐全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4)、汽机所有仪表调校完毕,达到正常的工作条件。 (5)、循环水管线及冷却器经清洗钝化试压合格。 (6)、仪表风、电、蒸汽系统均投入正常运行。
(7)、油系统油洗合格换上新油,试循环完毕,达到正常的工作要求。
(8)、润滑所有外漏的摩擦部位如主汽阀系统,喷嘴调节杠杆等处,并做活动试验调
速器调整。
(9)、真空系统经吹扫试压合格,并经真空实验合格,冷凝液泵单机试车合格 b、启动前的准备和检查
汽轮机启动前,通过一些必需的操作和检查,使汽轮机处于随时可正常启动的状态,确保启动顺利进行。本节所述是汽轮机冷态启动前的准备工作,热态启动前准备工作涉及范围和项目视停机时间的长短酌情确定。 (1)、 蒸汽系统
1) 速关阀前主蒸汽管路界区阀及旁路阀关闭。 2) 速关阀、调节汽阀关闭。
3) 汽缸、平衡管及轴封管路接至疏水膨胀箱管路上的截止阀关闭。 4) 轴封供汽管路进汽阀、排气阀关闭。 5) 抽气器蒸汽阀、空气阀及疏水阀关闭。 (2)、 油系统
1) 油质检验合格。自油桶中,通过滤油机向油箱内加入合格的抗氨汽轮机油,首次应加油 7.99 m3。准备好备用油,在运行现场适当场地储放足够数量与运行用相同规格,性能的汽轮机油,以备试车时及时向油箱添加或油质不合格时立即更换。 2) 油箱油位正常。
3) 油泵进、出口隔离阀以及油冷器和油滤器的进出阀门均为开启状态;油冷器、油
滤器的切换阀处于单侧工作位置;油冷器的进水阀关闭,回水阀打开。 4) 检查调节阀阀门状态
5) 油箱油温若低于22℃需用加热器进行加热来提高油温,汽轮机起动时轴承进油温
度必须≥35℃。 6) 检查蓄能器的充氮压力 (3) 冷凝液系统
(1) 真空系统气密试验合格,冷凝液泵试运转合格。
(2) 视需要向凝汽器汽侧充水,补充水是水质符合要求的凝结水或化学处理水,充
水至热井液位计的 3/4 液位。
(3) 开启凝结水泵进水阀,开启凝结氺泵到凝汽器汽侧空气管道上截止阀,关闭往
锅炉给水系统的出水阀,在凝结水泵运转后,逐渐开启凝结水泵出水阀,开
18
启再循环阀,开启真空系统水封部件供水阀。 (4) 轴封送汽及盘车
为使凝汽系统迅速建立真空,需在盘车状态下向轴封送汽,必须注意:应避免在转子静止状态下向轴封送汽。在向轴封送汽后根据真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送汽量,同时轴封送汽后应尽快使汽轮机冲转,以免汽封部分上、下缸温差过大。
汽轮机热态启动时必须注意:应在盘车状态下,先向轴封送汽,然后再启动抽气器建立真空,轴封送汽时避免冷水、冷汽(送汽温度低于汽缸温度)进入汽封。
汽轮机启动前必须先使盘车机构投入工作,热态启动时这项操作尤为重要,在汽轮机冲转前,盘车机构须退出工作,不过必须注意,停止盘车到转子冲转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 5 分钟。 (5) 人员准备
班长接到启动命令后,应通知调度、热电、空分、电仪等相关部门做好启动前的一切准备,工艺操作人员应按汽轮机的冷态启动要求操作,认真检查和填写开车确认表。并联系仪表、电气人员做相关联锁报警试验 C、建立油系统
(1)、油质检验合格,液位在上限。 (2)、打开油箱电加热器,将油温升到≥35℃,油温绝对不可低于22℃启动。 (3)、关闭油管线上所有导淋。
(4)、检查氮气保护管线阀门开度1/3—1/2圈,确认流量,以油烟放空口微量冒气
为宜。
(5)、确认各油泵进出口切断阀打开,确认PG24B323前后切断阀打开,旁通阀开;
确认PCV24B341前后切断阀打开,旁通阀关。
(6)、确认油冷器、过滤器、液位计及管道的排放口全部关闭。确认油冷器冷却水进
口开,出口阀关。
(7)、确认各类仪表的切断阀打开。油过滤器压差表正,负压伐关,连通伐开,泵启
动后,正压、负压阀缓慢开,连通阀全关。
(8)、 MT7146控制油蓄压器充入0.56MPa的氮气,观察PG24 B214压力。
(9)、通知电气送电主油泵盘车后将控制开关打到“现场”位置,启动主油泵,缓慢
关闭PG24B323旁路。 (10)、投用油冷器和过滤器,打开在用油冷器和过滤器的排气阀,等排气管线回油
视镜有稳定回流时,关闭排气阀。 (11)、打开油冷器或过滤器的串油阀,使油充满备用油冷器或过滤器。打开其排放
阀,等油自该阀溢出后,关闭排放阀和串流阀。 (12)、检查各点油压:PG24B322, PG24B35油压不正确应该重新设定PV24B323,
PCV24B341.进轴承油压不正确可调整相应孔板。通过回油视镜确认油流畅通无阻。
径向轴承:0.09~0.13 MPa, 推力轴承:0.03~0.13 MPa, (13)、检查过滤器前后压Pdt24B340差应为0.15MPa,以下。 (14)、打开事故油槽下部充油阀,向油槽内充油,观察液位计和溢流管上的视镜,
当回流视镜有回油后,关闭充油阀,高位油箱注满。 (15)、油冷器下游油温达到或超过40℃时,可考虑建立油冷器水循环。油冷器进入
运行状态后,应定期检查各点的压力,温度,过滤器压差等,并定期对油样分析。
(16)、联系仪表、电气做油系统相关联锁试验和汽轮机静态试验,具体步骤参照第
19
五章第一节 d、盘车 (1)、透平润滑油压正常,通油30分钟以上。 (2)、速关阀关闭,机组处于零转速状态。 (3)、打开盘车润滑油截止阀
(4)、摁下盘车电机开关启动后放置“联锁”位置,盘车开始。
(5)、通过检查柱塞是否移动和轴是否旋转来确保盘车装置处于启动状态。 e、建立冷凝液与真空系统
(1) 打开软水阀补热井液位至3/4
(2)全开凝汽器循环水上水阀、排气阀,充分排气后,稍开回水阀,建立循环水系
统。
(3)开启凝结水泵进水阀,开启凝液泵到凝汽器侧空气管道上截止阀,关闭往锅炉给水系统的出水阀。
(4) 摁下主泵现场启动按钮,逐渐开启凝液泵出水阀,开启再循环阀,开启真空系统水封供水阀。
(5) 将运行泵打在“联锁”位,另一台泵打在“联锁”位备用
(6) 送轴封汽,压力保持2KPa,前后信号管应有轻微冒汽(注意盘车装置已运行) (7) 逐渐开启启动抽气器的进汽阀,阀后压力约0.2MPa暖管5分钟后升至正常压力,缓慢打开抽气器与凝汽器之间的空气阀,使系统建立真空。
(8)真空达到-0.065MPa,并且在凝泵已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使主抽气器开始工作
(10)主抽气器暖管,进汽时开启冷却器疏水阀,关闭疏水器旁路,主抽气器投入工
作时先开第二级后开第一级主抽气器,工作正常后可停用启动抽气器,停用启动抽气器时先关空气阀。观察真空无变化后缓慢关蒸汽阀。 f、暖管
(1) 打开蒸汽管线上的导淋、疏水阀旁通阀和透平缸体的导淋阀。 (2) 打开一道界区阀及暖管放空阀。
(3) 逐步开启二道界区阀的旁路阀,维持0.5MPa压力升温至150℃后,可进行升压暖管。开大二道阀旁路,缓慢提高蒸汽管压升温速度15℃/min以下,升压速度0.1-0.15MPa/min以下,严格监视主蒸汽管线热膨胀量和受力情况,待二道阀旁路全开后可缓慢关小放空阀,升温速度15℃/min以下,升压速度0.2MPa/min以下逐步上升到额定压力和温度。
(4) 当界区阀前后无压差时全开二道界区阀,关闭旁路阀,关闭疏水器的旁路阀。 (5) 打开轴封蒸汽管线通往表面冷凝器的管线上的阀门(该管线上共有2个阀,接E15可全开,接表冷气前的一般不要开)。
(6) 送轴封蒸汽压力保持在0.1MPa将透平的缸体导淋全部打开,冲转后,排水完毕,然后关闭。(前缸体导淋应在机室压力大于0.3MPa时关,后缸体导淋 应在进入调速器最小转速时关)
(7) 打开平衡管通向真空冷凝器的阀门。 g、透平冲转
(1) 确认油系统,真空系统正常,盘车正常,暖管合格。
(2)汽轮机操作人员接到启动命令后,通知主控,调度,确保试运期间蒸汽,电力正常。
(3) 停止连续盘车(5分钟之内必须冲转)。 (4) 主控现场确认开车条件具备。
(5)先按就地控制面板上的“RESET” (复位键),用速关组合件(1840)开启速关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氨离心冰机操作规程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