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传播学(个人笔记,仅供参考)(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②社会传播的社会关系性。一方面表明社会传播运行于社会关系中,体现并不断重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传播的社会互动,是一种双向的社会行为。③共同的意义空间是社会传播良性运行的重要前提,包括人们基本一致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文化深层结构决定的基本一致的编码/译码方式。④社会传播的过程性和系统性。前者强调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后者注重说明传播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包含着若干部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演进规律:①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发展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累积趋势。②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③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三)信息(名词解释):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信息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申农和维纳从信息论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这个概念。按照信息论的定义,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运动的表达形式。信息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在的物质系统,从而减少或消除人们对该物质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其所在系统的不同,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类,即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其中,社会信息是传播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与物质、能量并列成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的信息具有事实性、传递性、时效性、系统性等特征。 (四)信息的相关概念:

1.熵:一种情境的不确定性或无组织性。

2.冗余: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信源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噪音:不是信息来源有意传送而附加在信号上的任何东西。

4.反馈:接受者对于传播者发出的讯息的反应,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5.前馈:使用大众媒介时,事先通过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传播对象的需要,

- 5 - / 98

以改进传播节目的制作,增强传播效果。

6.系统: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和。

(五)信息过载(名词解释):

信息过载是信息时代信息极大丰富的负面影响之一,指的是社会信息超过个人或系统所能接受、处理或有效利用的范围,并导致故障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受传者对信息反应的速度远远低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众媒介中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受众所能消费、承受或需要的信息量;大量无关的没用的冗余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相关有用信息的准确分辨和正确选择。 (六)信息匮乏(名词解释):

信息匮乏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提供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信息匮乏阻碍受众对特定信息的获知。

(七)信息社会(名词解释):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指的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的。使信息社会这个词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普遍影响的是美国社会学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及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三部著作的出版,它们都是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信息社会到来的必然

- 6 - / 98

性的。

(八)信息社会的特征: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3.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4.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劳动就业的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5.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

(九)社会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名词解释):

信息系统的“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历年试题:

09年:在符号互动过程中,制约人们理解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述之。 11年: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把非语言符号称为“一种不见诸文字,无人知晓但大家都能理解的微妙代码( elaborate code )”;施拉姆说:“传播不是全部(甚至大部分不是)通过言词进行的。一个姿势,一种面部表情,声调类型,响亮程度,一个强调语气,一次接吻,把手搭在肩上,理发或者不理

- 7 - / 98

发,八角形的停车标志牌,这一切都携带着信息。”请你就自己理解的非语言符号发表看法。

(一)符号(名词解释):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或符号具和符号义,符号学中称之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或语言,是任何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从一般意义而言,符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它具有指代性、社会共有性和发展性。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 verbal )和非语言符号( nonverbal )两大类。 (二)符号的功能:

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概括起来符号具有以下三种基本功能:第一,表达和理解功能。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目的是精神内容的交流,但精神内容本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符号来进行表达,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符号才能理解意义。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室一种编码与解码的过程。第二,传达的功能。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需要转换为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传播和保存。第三,思考的功能。思考是人脑中与外部信息相联系的内在意识活动,是内在的信息处理过程。人在思考之时,首先要有思考的对象和关于对象事物的知识,而这些都是以形象、表象或概念等符号形式存在于人脑之中的,因此,思考本身也就是一个操作符号、在各种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 8 - / 98

符号一般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1.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和文化社群的经验。人类语言符号的特点是:第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第二,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第三,具有发音的经济性,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第四,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表达内容的更新和表达方式的改进,也包括符号体系的相互转化和人工语言的创造。

2.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除了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切其他符号系统,它可以加强或者削弱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第一,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声音的高低、大小等,也成为“副语言”,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同时自身也具有意义。第二,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等,又称作“肢体语言”,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方面起重要作用。第三,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是一种象征符体系,包括徽章、建筑、音乐、美术、城市和消费方式等。

(四)论述非语言符号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武汉大学,2001年)

【参考答案】

1.非语言符号是指不以人工创制的自然语言为语言符号,而以其他视觉、听觉符号为信息载体的符号系统。它是语言符号的重要补充。具有组合性、连续

- 9 - / 9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传播学(个人笔记,仅供参考)(2)在线全文阅读。

传播学(个人笔记,仅供参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25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