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播 学 教 中 南 大 学
WS070809 2012.11.
程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历年试题:
2010年,请归纳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一)传播(名词解释):
传播( communication )是一切交往的实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它直接表现为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既是一种人的社会化意义构建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或组织间关系发生、发展和维持的基本机制。学界对传播的界定十分多元,一般可以分为“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互动关系”说(强调传播的双向性)、“信息符号”说(强调“传播”是以信息符号位中介的活动)、“目的、刺激反应”说(强调传播的目的性)等等。传播的主要类型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二)传播学(名词解释)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社会学科,主要特征有边缘性、交叉性,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符号学、政治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诸多学科有着广泛而多元的联系。历史来看,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学研究主要分为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根据多种标准进行划分,比如社会与传播的关系、传播过程的基本性质以及传播效果;传播技术、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性和社会信息传播的价值型问题;人类传播史、人类传播的形态和人类传播的过程等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包括经验研究和思辨研究两个方面,也可以分为定量和定性研究。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和卢因。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施拉姆。
- 1 - / 98
(三)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学科,重点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新闻学的内容看:它可以分为理论、历史、业务三部分。大众传播学是传播学的分支学科,以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为支点,“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工具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等的关系。”这两门学科有着不同的生长背景,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文化积累。
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有各自质的规定性,它们之间的差别如下:
1.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学科背景差异极大。新闻学是在媒介产生并运作之后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政党报的风行为新闻学的产生奠定了其初始的政治背景。在我过,这种情形尤甚。如果以19世纪末有关“新闻纸论”为新闻学的发轫,那么,一个多世纪的新闻学始终关注于新闻事业的功能,尤其是政治功能,新闻学有着鲜明的政治取向。大众传播学则显示其交叉性、边缘性和多学科性,是受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影响而逐渐成型于本世纪40年代。
2.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存在差异。新闻学历来研究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的新闻、评论部分,对报纸上的广告和副刊研究较少,对广播、电视的社教、文化娱乐、社会服务等部分涉及更少;大众传播学研究对象广泛,研究内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书籍这6大块传送信息的行业,而且包含着这六大块的全部内容。
3.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主攻方向不同,两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新闻学主要以“新闻”研究为本位,研究媒介在以新闻采集为基础上的内容运行,
- 2 - / 98
包括新闻体制,以及媒介的特点、功能、新闻工作的原则、新闻的基本规律等。大众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即社会对媒介的作用和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尤其把重点放在对“人”即受众的态度、行为的影响。
4.研究方法存在差异。新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主要表现在新闻学研究偏向于媒介的新闻和评论部分,所以它带有强烈的理论部分,这使得新闻学首先以党报学的姿态出现,它的政治倾向、阶级性鲜明,比如新闻学的“五性”就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大众传播学则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更趋向于实证,以量化来说明问题的轻重缓急。它们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心理。
5.新闻学和大众传播学呈现风格差异,新闻学研究角度相对微观,大众传播学则更为宏观。新闻学的微观务实,表现在它着重研究具体的新闻业务方面,侧重于原则下的操作运作;大众传播学则以宏观为特点,它的理论部分与经济、社会、文化联系紧密,更趋向于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且由于重视实证研究而使得研究材料比较新鲜,是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历年试题:
12年;简述说明人类传播的几个发展进程及其主要特点。(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阶段:
根据媒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前语言阶段的传播历史:此时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还没有本质的区别,我
- 3 - / 98
们的祖先只能靠动作、表情、吼叫或者其他简单的音节来传递信息。
2.口语传播阶段:这一阶段大致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野蛮状态、组成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始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无疑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但是口语依赖人体的发声功能,只能近距离传播,且转瞬即逝,有很大的局限性。
3.文字传播阶段: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它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推进了各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印刷传播时代: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效率很低,成本高。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基础之上的。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古腾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体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电子传播时代:随着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人类传播进入了电子时代。电子传播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播,实现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电子传播形成了广泛存在的人类体外化的声音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体统,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信息社会。
6.网络传播时代: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其特征是个人化、目标性、双向性和全球网络传播。 (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规律:
1.基本特征:①社会传播的信息共享性,共享通过信息的扩散、交换实现。
- 4 - / 9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传播学(个人笔记,仅供参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