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 MCJG/ZP-03-2016 共3 页 第 2 页
4.2.1 每次评审前,总经理指定管理者代表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为评审做好数据和证据的准备。
管理者代表组织制订“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的目的、评审内容、会议日期、参加人员等。
办公室提前将“管理评审计划”通知参加评审的部门和人员。 4.2.2 评审输入:
1)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 体系与标准的符合程度及运行的有效性。
? 一体化方针、质量目标、环境和职业健康目标、环境指标与受益者的期望的适应性及实现程度。 ? 审核结果、合规性评价结果。
2)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的符合性,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3) 事件调查、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状况。
4)来自外部相关方的相关沟通信息,包括投诉。顾客反馈:顾客的意见和投诉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5)参与和协商的结果
6)可能影响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变化。客观环境的变化,包括与组织环境因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发展变化。
7)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改进的建议。 8)与外部相关方的情况,变更的情况。 4.3评审 4.3.1评审形式
管理评审采取会议形式。 4.3.2人员
评审小组人员由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他人员由总经理届时指定,管理者代表负责召集。 4.3.3举行会议
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评审人员对评审内容进行“评审”。 4.4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内容: ? 一体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 资源需求。
4.4.1评审一般应形成管理评审会议记录,纪要就一体化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一体化方针、一体化目标指标、资源配置等事项作出结论。
程序文件 MCJG/ZP-03-2016 共3 页 第 3 页
4.4.2办公室负责根据记录起草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管理评审目的、内容、时间、参加部门及人员、评审结果(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符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和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等。评审报告要报由管 理者代表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发放给有关参加会议部门、人员。
4.5改进并实施
对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的问题,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责任部门/人员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制定纠正或预防措施,必要时包括对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改。 4.6验证
由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的人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相应措施是否有效,如果不能消除存在的问题或无效,则应重新制定措施,再实施,再验证,如此反复,直到能满足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目标指标的要求。验证结果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汇报。
4.7 管理评审频度
4.7.1管理评审频度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由总经理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7.2在下列特殊情况下可增加管理评审次数:
? 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有重大变化或换版时; ? 本单位最高管理层发生重大调整时; ? 设备、设施、技术方法有重大改进时;
? 产品质量出现严重问题或出现重大环境、安全事故,涉及产品安全责任而引发程序文件更改和导
致顾客要求索赔时。
特殊情况下的评审,也要按照本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 5 支持文件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 记录和保管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管理评审报告。
记录由管理者代表或其指定的人员保管,保管期详见“记录清单”中的规定。
****建工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MCJG/ZP-04-2016 B/0 共3页 第1页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版 号 文件页码 程序文件 1 目的
确保从事与工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有关的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满足要求,以保证体系有效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岗位职责、任职资格的确定,人员聘用、培训和考核的控制。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员工的聘用管理、培训和考核工作,并保存有关记录。 3.2 各单位:负责本部门聘用人员的岗前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4.工作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图: 能力识别 制定年培培训需求评估 训计划 4.1人员安排
4.1.1承担一体化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方面考虑。
4.1.2办公室组织编制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任职能力要求》,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实施,并按之作为选择、招聘、安排、培训人员的主要依据。
否 审核年培训计划 实施培训 考核评价培训结果 需要发证的发证 合格? 是 建立培训记录 程序文件 MCJG/ZP-04-2016 共3 页 第 2 页
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2.1应识别从事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人员的能力需求,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内审员、验证人员等,分别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满足能力需求。 4.2.2新员工培训
a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指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办公室组织进行。
b部门基础教育:了解本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c岗位技能培训:学习工作要求、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具体指导。
d转岗人员培训(同本条b、c)。 4.2.3在岗培训
按培训计划,对公司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4.2.4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检验员、内审员应有相应的资格证书或经培训考试合格,才允许上岗。 电工、司机等应取得国家授权部门颁发的相关证件。 设备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经历、技能。 4.2.5技术人员培训
采取委托培训、送外培训、办班培训、购买技术资料、自学等方式进行。 4.2.6培训教育的目的是:使员工意识到:
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公司发展的相关性。
公司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作出贡献,为满足顾客要求形成共识。 4.2.7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绩效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4.2.8办公室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
程序文件 MCJG/ZP-04-2016 共3 页 第 3 页
4.3培训计划及实施 4.3.1培训计划
办公室根据公司实际需要,于每年初拟制本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并组织实施。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办公室的工作,做好培训日程安排和人员落实。
若需临时增加培训项目,则由相关部门提出,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办公室进行具体的安排。并组织相关授课人员准备培训资料,进行培训。 4.3.2培训实施
办公室按培训计划要求时通知有关授课人员,准备学习资料,通知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按时参加学习,准备培训场所等,并负责培训的管理,掌握培训情况。
4.4考试/考核
办公室负责制定《员工培训考试/考核办法》,按此对员工进行考试/考核。 4.5外出培训人员回来后,需将学习成绩及结业证明复印件交办公室登记备案。 4.6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由质安部组织实施。
5 支持性文件
《岗位任职能力要求》; 《员工考试/考核办法》。
6 记录和保管
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外训申请表;
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记录。
上述记录由相关部门保管,保存期限按“记录清单”中的规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建筑工程三体系ISO9001-2015全套程序文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