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机制科学合理,校风校貌良好,学风学貌激扬。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全面规划启动新一轮学校德育教育自主发展规划。
措施:
1、完善德育制度建设,使德育管理规范化;抓发展工程,形成德育教育系列化;抓创新工程,以团队建设和学生自主管理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改革,形成我校独有的德育特色。
2、继续加强德育教科研,增强全员德育教育意识,形成一支德育科研队伍,针对德育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形成一批较好的典型案例。
3、根据学生行为和心理特点,拓展青春期教育内容,有计划、分层次、重实效地开展青春期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关心成长困难学生,帮助学生健全人格。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努力打造“学校—家庭联动”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格局。
4、形成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绩效考核、德育学科评价和学校德育工作评估四项德育评价机制。
【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①教学科研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开展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继续坚持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学的切入口,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分析教材,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切实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把提高教学质量转移到依靠课堂构建,强化教学科研工作的轨道上来。
21
②目标和主要措施: 第一阶段(2014、9—2015、8)
目标: 积极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策略,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教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研究。探索探究型课程的开发,拓展学生的视野,建立资优生培养及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档案。努力使我校教学质量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高。 措施:
1、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会寻找网上的教学资源和课件,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建立教学资源信息库,使教学资源共享。
2、注重过程管理,营造严谨、民主、创新的教学风格。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养成先复习、后作业、再预习的学习习惯。辅导学生进行探究型课题的研究,先在部分学科中试点。加强资优生的培养及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档案,提高合格率、优秀率。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及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增强学生爱国情怀。
3、结合学校名师建设工程,加强对公开课、研究课的管理,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通过学习、研讨、评比,引导教研组、备课组规范化管理。做好每一次考试的分析总结工作,每一次都要拿出指导性的意见。 第二阶段(2015、9—2016、8)
目标:优化教师教学行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教学常规管理趋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管理的层次,扩大教学
22
资源、信息库的范围。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研究,开展学生学法研究。积极开展探究型课程学习,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我校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措施:
1、鼓励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学校名师团队带教提高教师课堂实施能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高听课、评课的质量,召开课堂教学工作研讨会。
2、建立完善教学资源信息库,扩大年级实施。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跟踪调查,完善管理制度。
3、在七、八年级、高一、高二年级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及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营造良好学风,创导“勤奋、创新、探索”的好学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学会学习。 第三阶段(2016、9—2017、9)
目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体现教师教
学方法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努力使我校教学质量迈进全县全市先进行列。 措施:
1、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名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有较大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一定成效,在县范围内举行教学展示活动。
2、进一步注重教风建设,倡导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勇于探索、善于思考,辅导学生探究型课题的研究成绩显著。
23
3、加强过程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参加市、县竞赛并争取获得良好成绩。总结学习困难学生档案管理的经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①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为管理目标,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求。
②目标和措施:
第一阶段:(2014.9---2015.8)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思想,完善考评制度,强化管理,努力形成一支文明和谐、有改革意识、初步实施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措施:
1、认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学科研实绩,作为选聘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主要依据。
2、建立政治和业务学习制度,建立起岗位责任制,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培训提高工程开始启动并收到一定效果;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无违法犯罪行为;年度考核全部合格以上;与学校发展步伐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初步建立。
3、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第二阶段:(2015.9---2016.8)
目标:加强学习,从实际出发,进行教改实验,不断总结,不断推进,挖掘典型,培养典型,形成一支思想先进,可担当实施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
措施:
24
1、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组织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成师徒对子,互相听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研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新老教师的素质迅速提高。
2、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强化基本功训练,深入开展基本功训练和课件制作培训。50岁以下教师全部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40岁以下教师能够熟练地上网查阅、下载资料。30岁左右教师会设计网页和制作课件。教师能较好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优良,结构合理。 第三阶段:(2016.9---2017.8)
目标:创造机会,培养出一批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思想过硬、教改经验丰富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措施:
1、有计划地派教师外出进修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旨在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同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活动扩大教师视野,开阔教师眼界,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深化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分配办法,形成重业绩、讲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3、强化教师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探索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做到师德表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考核结果要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在教师评职、评优工作中,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争取一批教师成为片区和全县有影响的教师。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鹿城中学中学三年规划(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