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业信息化全套解决方案
图3-4:政府网站整合示意图
3.3.3系统功能
方案以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概念为统领,以用户为中心,以创新性、交互性、充分整合和服务性为设计指导原则,方案兼容传统互联网的各种技术,同时综合应用了短信、彩信及WAP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将建立起政府网站新的G2C(政府到民众)的沟通渠道。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和基础数据库,按照条块结合、纵横联合的原则,逐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有序采集、更新和应用,使政务信息资源在同级政府各部门间得到横向交换、共享和公开,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纵向传输,满足各级各部门的信息需求。
3.3.4系统特色与价值
(1)整合WEB网和WAP网模式,将政府网站由PC机用户向手机用户扩展,在扩大政府网站覆盖面的同时,增加点击率。
(2)整合“掌上政府”WAP门户网站的内容资源和便民资源,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站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能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16
政府行业信息化全套解决方案
(3)加入移动客服系统,一方面可将网站各项数据统计结果实时推送到网站管理者手机上,提供完整的网站数据分析,另一方面将管理人员从电脑屏幕前解放出来,利用短信、彩信、WAP等移动互联网方式就可与市民在线实时互动,提高服务质量。
(4)整合中国移动139邮箱、飞信即时聊天工具、集团通讯录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增强新平台的使用便捷性,从而构建全新的无线政府网站集群。
3.4数字城管解决方案 3.4.1背景及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城市管理在城市文明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增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有利于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转,发挥城市建设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看到,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管理已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目前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手段落后,信息获取滞后,没有建立起一套长效城市管理的机制,使问题屡禁不止、越管越多,城市管理各部门仍然以传统粗放式管理方式为主。因此,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网格化管理模式,打破城市管理的条块分割,建立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就显得十分必要。
2004年10月,由北京市东城区自主创新研发的“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通过创新监督与指挥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和再造城市管理流程等城市管理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确、敏捷、高效,为社会公众创造和谐、整洁、安全、优美的城市环境做出了杰出贡献。2005年7月,该系统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并号召在全国推广。
2006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建设部在江苏扬州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建设部再次充分肯定了数字化城管对城市管理问题的高发现率和高处臵率,提出“大中城市要以扬州模式为参考,在市级分设监管中心、指挥中心管理机构,区级设立指挥监督中心,实行统一接纳、分别派遣、区级受理模式,逐步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17
政府行业信息化全套解决方案
向全国推广数字化城管的扬州模式。
2007年3月在扬州召开的江苏省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政府明确提出:至“十一五”期末,江苏省县城以上城市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围绕这一目标,江苏省各级政府重点做了六项工作:一是科学编制数字化城管工作实施方案,合理确定相关区域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构架模式、网络建设内容与方法步骤;二是完善城市管理数据库,高质量完成单元网格数据、城市管理部件数据、空间地理数据、地理编码数据以及业务数据、系统运行数据等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和协同工作平台,并制定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与事件管理的工作标准;三是加快整合现有的电子政务、交通管理监控系统、城市管理监控系统、公用事业监控系统、市政公用12319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管理资源,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四是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安排好各项工作经费;五是围绕区域评价、部门评价、岗位评价等要素,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六是强化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城市管理队伍业务能力。
2008年9月17日至18日,为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要求,省建设厅组织召开了全省数字化城管工作推进会,部署下一阶段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任务。会议要求,各地要提高对数字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明确推进数字城管工作的目标任务,把握原则、突出重点、加快进度,科学实施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已经运用数字城管的城市也要不断完善、深化和提高。会议同时解读了《江苏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指南》。
3.4.2方案概述 3.4.2.1系统概述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根据国家建设部相关标准规范,结合本地城市管理实际情况,利用“城市部件管理法”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中,再造政府城市管理业务流程,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综合目标,实现精细化、精准化、高效化。
根据建设部推广建议,推荐采用“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联动新机制,通过双轴化的管理体制,将问题发现、处理的主体一分为二,使其责任明确,相互制约,起到监督激励、互相促进作用。使信息的获取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城市管理问题心中有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从而体现畅销城市管理的效益成果。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整合城市GIS、公安、交警、市政等电子视频监控信息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18
政府行业信息化全套解决方案
源以及市长热线、城市管理热线等公共服务呼叫系统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市民服务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
3.4.2.2系统体系结构
数字化城管系统是围绕城市管理的业务流程而建立的大型工作平台。系统借助应用支撑层(GIS平台、中间件等)提供的基础服务,通过建立城管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实现城市问题的数字化协同管理。
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框架如下所示:
图3-5: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框架图
数字化城管系统的总体框架主要由网络和硬件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认证层、用户层等6个部分组成,同时考虑数字城管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系统采用层次结构体系。整个系统建立在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基础上,自下而上构筑了网络和硬件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用户认证层、用户层,各层都以其下层提供的服务为基础。城管系统与已有政务系统整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19
政府行业信息化全套解决方案
后实现所有用户单点登录的模式,经过系统身份认证和授权后进入系统。
(1)网络与硬件层
网络和硬件层是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系统涉及的网络主要包括数字城管核心网络、无线通信网、公众电话网、电子政务网等。系统涉及的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与存储备份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大屏幕与视频流系统、机房及监控中心系统等。
(2)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由基础空间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地理编码库、城市部件库等组成。
基础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以及环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人文、社会经济等众多的基础空间信息和非空间信息。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臵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城市部件数据库存储的内容是城市管理过程中的所有对象。城市部件数据库的建设使实现精确城市管理和事件定位成为可能,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库之一。业务数据库包括工作流管理库、案卷管理库、多媒体文档库、综合评价库、共享查询库、系统维护库等子数据库。
(3)平台层
平台层包括GIS应用平台、业务中间件、工作流平台,这些平台为系统的开发、部署、应用提供了各项应用支撑,简化了系统实施的过程。平台层提供了对应用层的支撑,接受应用层发过来的请求,从数据层挖掘数据、响应应用层、返回应有的数据结果。
GIS平台提供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维护、操作、显示、分析和建模等一系列与空间位臵相关的服务;业务中间件支持应用层相关系统的快速、灵活构建和部署;工作流平台是城管业务审批的驱动引擎、统一的消息中心、统一的流程跟踪枢纽。
(4)应用层
应用层即数字城管信息平台,负责记录和登记城市管理中发生的问题,根据监督员事件(部件)问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生成系统中的案卷记录,同时案卷记录在系统中流转;实现图、文、表一体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基于工作流的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各专业部门、各级领导之间协同工作,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免维护性;通过大屏幕可直观地掌握城区各个社区或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汇编-第一册(政府)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