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2011-2030年)说明书

年用电量 An=S·d

镇区规划人口近期为6825人,远期为9200人。 取人均用电水平为:近期3232KWH/(人·年),远期为5191 KWH/(人·年),则近期用电量为3882万 KWH,远期用电量为18182万KWH。

(2)最大用电负荷预测 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

用地性质 用电指标(Kw/ha) 用电负荷预测 面积(ha) 用电负荷(Kw) R(居住用地) 180 86.687 15603.7 C(公共设施用地) 300 67.4 20220 T(对外交通用地) 10 1.795 17.95 S(道路广场用地) 10 47.399 473.99 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00 7.291 729.1 G(绿地) 10 109.003 1090 M(生产设施用地) 200 7.612 1522.4 合计 331.401 39657.1 2.电源规划

九资河用电由变电所从区域系统中引入电力。全镇以河西畈为界,以西地区由九资河35KV变电站供电;以东地区,在圣人堂新建35KV变电站。

3.电网规划 (1)电压等级

规划电网采用的电压等级为35KV,10KV,0.38/0.22KV。 (2)送电网规划

一次送电网采用35KV系统,结线方式根据镇域地形特点采用放射式。二次送电网采用10KV系统,结线方式采用环状。

(3)配电网规划

配电网按远期规划一次建成,二十年内保持不变。负荷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插入新的变电所,而网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配电网结线方式采用放射式,负荷密集地区可采用环式。

(4)变配电设施规划

变电所的设计应尽量节约用地,采用占地较少的户外型或半户外型布置。选址应接近或深入负荷中心。

4.电力线路规划 (1)送配电线路敷设

镇区供电线35KV线路架空敷设,35KV以下原则上以地埋敷设为主。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

空线路走廊应结合道路结构预留。沿路电力线路应布置在道路的东侧和南侧,尽可能少占建设用地,并满足景观要求。

(2)高压走廊

35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控制为:20m。

19.4电信工程规划

19.4.1 现状

镇区现状电信网络包括中国电信网,中国移动网和中国联通网。 19.4.2 规划原则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城镇通讯网络,逐步实现三网合一、资源共享、全域覆盖。 19.4.3 电信系统规划 1.市话需求量预测

2015年和2030年电话机预测

年 限 2015年 2030年 人口(人) 12000 30000 指标(门/百人) 40 70 话机数(万门) 0.48 2.1 交换机容量(万门) 0.624 2.73 注:交换机容量按话机数乘系数1.3。 2.电话线路规划

电话线路采用沿镇区主要道路管道埋设,过河线路采用桥上敷设方式。线路使用通信光缆,留有足够容量,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道路的利用率。管道路由尽可能短直,避免急转弯。管道分支、转弯及直线段每隔100米左右设人孔井。

3.移动通信规划

按服务半径为15-30KM之间,容量1000-10000门用户规模,设置无线基站。各运营商实现基础设施共享,避免资源浪费。移动通信方式以移动电话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移动数据、可视图文、互联网技术,加快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满足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

19.5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建成覆盖整个镇区范围的优质现代化广播电视网络。电视节目传输信号采用有线为主,实现数字化。

19.6 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镇区以液化石油气为气源,采用罐装液化气方式供气,保留完善现状液化气站。

36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2011-2030年)说明书

第二十章 中心镇区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20.1 环境保护规划

20.1.1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九资河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20.1.2规划原则

(1)坚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针对九资河镇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特征、功能定位,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

(3)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功能区划相衔接,努力实现区域环境保护一体化。

(4)以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既满足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

(5)九资河镇传统风貌与现代化建设相结合,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保护相结合,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

(6)九资河镇环境保护规划服从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乃至区域、流域的环境保护规划。保持环境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相互衔接、补充和完善,发挥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综合协调作用。

(7)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20.1.3规划目标

遵循罗田城市总体规划和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九资河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九资河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近期目标: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进一步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镇环境功能趋于完善,生态功能得到加强,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远期目标:环境质量全面提高,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与大别山的优

美风景、良好生态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品旅游城镇目标。

20.1.4现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九资河镇地处大别山腹地,山多地少,封山育林成效显著。丰富的山林地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

(1)随着九资河镇人口规模的增加,相应的市政设施不配套,环境管理措施不完善,生活污水和部分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河道,造成地表水污染严重。

(2)旅游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尤其是罗家畈村等,生活垃圾乱倒现象严重,收集工作不够规范,农作物垃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3)由于镇区道路交通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旅游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交通干线与住宅区距离较近,镇区车流量过大,加之未实施禁鸣管理,造成交通噪声对镇区声环境干扰大,影响居民正常工作和生活。

(4)由于九资河镇用地紧张,出现了劈山造房的现象,既影响了景观,又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平衡。

20.1.5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

监测数据表明,目前九资河镇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微粒浓度均达标,说明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

九资河镇境内主要有鸠鹚河、七里河、天堂河等,受水文条件尤其是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量不同和旅游业淡旺季的影响,水质条件变化差异较大。

监测结果表明:生活污水是影响九资河镇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九资河镇境内流经人口相对较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方水质状况较好,各项指标可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类、Ⅱ类标准,水质较好。而鸠鹚河、七里河由于流经九资河镇的镇中心,水质受影响较大,水质污染在九资河镇所有河流中也最为严重,污染指数偏高,且直接影响天堂湖,急需整治。

(3)噪声环境

九资河镇的噪声来源有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交通噪声是主要源。影响交通噪声的主要因素,一是车辆的增加,二是道路的改善。前者对交通噪声产生不利影响,后者产生有利影响。

(4)固体废物

镇区内目前尚无工矿企业,不存在工业固体废物及综合利用的问题,农业固体废物污染基本不存在隐患。重点是建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九资河镇现有建筑填埋场1处,但九资河仿古改

37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2011-2030年)说明书

造过程中,建筑垃圾尚存在未及时清运及河道、水体倾倒的现象。随着旅游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增长,九资河镇的生活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目前九资河镇的垃圾处置场设备简陋,无害化处理率低,必须改进和完善,同时还需要投资建设新的垃圾处理场,否则九资河镇的生活垃圾将会影响整个镇区的环境质量。

20.1.6水体环境保护 (1)水体环境标准

九资河镇境内的水环境区划范围主要指境内的主要河流。城镇内的水库、河溪按照饮用水、景观用水的不同功能要求,进行综合治理,使水体达Ⅱ类以上标准,饮用水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点上游1000米、下游200米的区域,不得排入污水或进行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2)污水治理措施

(1)目前九资河镇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没有进行有效的收集处理,对水体造成了污染。规划加强全镇的污水管网建设,对污水进行高效集中处理。

(2)实行雨污分流。由于九资河镇处于大别山山脚下,降水特别是雨水大的时候难以收集,且水质较好,因此,雨水可以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和自然渗透到地下,不需要铺设雨水收集管网也可以做到雨污分流。做到雨污分流,可以降低污水处理的负荷,提高处理效率。

(3)全镇的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应逐步取消,所产生的污水由污水管网收集进行集中处理,同时,改造全镇公厕目前的处理工艺,超出自然负荷的污染物应尽可能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而农村推广沼气技术,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以可以节约其它能源的使用。

(4)建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由污水管网收集的污水后达标排放。规划在鸠鹚河下游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2000吨。集中处理污水并且做到达标排放,保证水环境的安全及实现水质目标。

20.1.7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控制目标

执行相关国家标准和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相关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其它大气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区交通车辆的管理,有计划的要求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提高城区绿化面积。规划九资河镇区大气环境质量按国家一级以上大气标准执行。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严禁在城镇中心区内焚烧生活垃圾、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它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需要焚烧的垃圾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

②强化机动车污染管理,改进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加强路网配套建设,控制镇区主要干道车流量。加强居住区及村落道路建设,配套完善中心区停车场,改变占道停车状况。

③发展公交,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完善交通管理系统,加强交通调度和疏导,畅顺车流,减少塞车。

④加强卫生保洁,防止地面扬尘。加强镇区道路保洁,逐步达到镇区主干道、住宅区、商店周围基本无扬尘,消灭垃圾死角。

⑤扩大绿化面积,增强自净能力;提高城镇绿化滞尘效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0.1.8噪声环境规划 (1)噪声环境指标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相关噪声环境标准以及其它噪声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规划旅游度假区噪声环境质量执行国家O类标准,居民集中区、行政办公区、教育机构达到1类标准,生产设施、仓储达到3类标准,交通干线执行4类标准。

(2)声环境保护措施

①加强交通噪声管制。对镇区内主干道的交通噪声实施管制,将其作为主要交通噪声污染控制区。其中,对学校、渡假区路段实施交通禁鸣。

②点源噪声污染防治。对建筑业、三产服务业等产生的强噪声源、强振动源进行限期治理,实现边界噪声达标。

③居民集中区、环境敏感区实行夜间施工噪声管制。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噪声污染防治“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噪声污染源。加强对民用空调机、宾馆娱乐场所、居民区装修、维修业等第三产业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不符合产品噪声标准的空调机、自备电源等设施不得在老城区内安装使用。

④加强绿化,降低噪声污染。完善道路绿化系统,在主要交通干线道路两侧进行绿化植树,建设护林带,建筑物积极进行垂直绿化。宾馆、商店与居民小区之间应设置多层次绿化隔离带,以减少噪声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20.1.9固体废物防治规划 (1)防治目标

通过采取综合利用、科学填埋、焚烧处理等措施,使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逐步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2015年达到50%,2030年达到100%。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2015年以后焚烧处置率达到100%。 建筑垃圾安全处置率2015年达到100%。 (2)固体废物管理措施

①对生活垃圾处理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加强建设符合卫生填埋标准的垃圾填埋场。

②加强“白色污染”管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塑料薄膜包

38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2011-2030年)说明书

装袋,推广可降解即可回收再生利用的包装材料,鼓励和扶持废旧塑料回收和再利用项目。

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对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规划建议对产生的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封装后,委托罗田县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偿代为焚烧处置。

20.2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环境卫生工程设施 (1)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收集远期实现容器化、密闭化。在主要居住区、商业区设置多功能垃圾箱和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后转运至垃圾转运场统一处理。

(2)粪便

近期采取排放与抽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常温发酵,达到处理标准,作为农用有机肥。远期通过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厂统一处理。

2、环境卫生设施 (1)公共厕所

规划按照建设部的有关规定配置公共厕所。新建公厕按以下原则,在详细规划中加以落实。 ①公厕按每3000—5000人设一处。中心区或商业街公共厕所间距为400米左右,一般街道公共厕所间距为800米左右。

②公厕建筑面积,根据服务人口情况,居住区内按6—10平方米每千人,剧院、体育场馆、商业街按20平方米每千人。

(2)垃圾箱及废物箱

垃圾箱及废物箱主要设置在城市道路及商业街两侧,垃圾箱按沿道路150—200米设一个,废物箱按沿商业街50米设置一个,其他道路80—100米设置一个。

(3)洒水车供水器

添置洒水车一台,洒水车供水器按主要道路700—1000米,次要道路1200—1500米设置一处。

第二十一章 中心镇区综合防灾规划

21.1防洪排涝规划

21.1.1 防洪工程

按照镇区3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加固天堂溪、七里河、鸠鹚河等河流的堤防设施。 21.1.2 排涝工程 对镇区主要河道进行疏浚,增加其灾害抵御能力。

21.2消防工程规划

在破石脑风景区临道路侧建设消防站;镇区主次干道全部作为消防的主要通道,道路宽度、转弯半径均要满足消防车辆的通行要求。

加强中心村及基层村业余消防队建设。消防人员按照镇区人口的万分之8-10配置。 提高供水普及率,消除城区消防供水的空白点。

21.3抗震工程规划

一般建筑物按基本烈度7度设防,生命线工程提高一度设防。

规划利用游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为避震疏散场地,以城镇主干道作为人员疏散和物质运输的主要救援通道。

21.4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现状中,九资河一些公路段地貌为侵蚀、剥蚀中山地貌。工程岩组为中厚层块裂状硬石英砂岩岩组、块裂状安山岩岩组、块裂状较硬花岗岩弱风化岩岩组。由于城镇建设工程的活动,破坏原有地质环境,留下局部的高陡斜坡,形成一些地质灾害患点。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山体破碎地段的监控,在资源有限利用区、设施建设区以及社区协调区内及时清理或固定松动土石,加强对可能发生灾害地段的监控。禁止开山采石,并尽量减少工程建设时的土方量。

治理工程措施:依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实施地表截排水、卸荷、锚固、支撑、支挡、灌浆添缝、SNS柔性防护坡面、嵌补、加固、生物治理等治理工程。

第二十二章 镇区“五线”控制导则

在镇区范围内建立道路红线、绿地绿线、水体蓝线、历史文物及街区保护紫线、市政基础设施黄线等“五线”规划控制体系。划定适建与不适建的用地界限,并制定相关规划控制导则。

22.1红线控制系统

1、红线划定

红线是指规划中用于界定城市道路广场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管道运输用地除外)、交通设施用地的控制线。红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道路用地范围,限定各类道路沿线建(构)筑物的建设条件。

2、红线导控要点

道路红线控制要点

① 严格控制道路及立交设施用地红线,红线内土地不得进行任何与道路功能不相符合的使用。特殊道路的断面形式,可按城市规划要求另行确定。道路红线两侧建(构)筑物应根据相应

39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2011-2030年)说明书

规划管理要求由规划道路红线两侧分别向外退缩,退缩范围内属绿地或公共开敞空间,不得建设永久性或临时性建(构)筑物;

② 罗九公路:红线宽30米,位于城镇建设区边缘,公路两侧后退10米,建设绿化防护带;中心镇区段两侧各后退至少5米;

③ 大别山旅游公路:红线宽25米,贯穿城镇东西,公路两侧后退5米,建设绿化防护带; ④一般城市道路:红线宽15-20米,两侧后退2-5米,建设绿化防护带; 客货运中心红线控制要点

① 客货运中心包括客运站以及货运站场用地;

② 客货运中心应组织好车流人流,协调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③ 客货运中心与周边建筑物应有适当的绿化隔离带,避免布置噪声敏感性建筑。 3、红线导控重要内容

①道路红线导控的重点是次干路以上道路网以及社会停车场库用地的控制。 ②镇区客货运中心红线导控的重点是三个片区的客货运站场的用地控制。

22.2绿线控制系统

1、绿线划定

绿线是规划中用于界定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绿化用地的控制线,以及非城市建设区内、蓝线范围外的禁建区控制线。规划主要划定建设区绿地、组团间大型绿化隔离地区、交通市政防护林带、具有生态保育、郊野游憩功能的绿地作为控制线。

2、绿线导控要点 ①建设区绿地

建设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等。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进行与城市绿化不相关的建设。

②非建设区绿地

包括郊野公园、绿化隔离地区、各种交通市政防护林带以及具有生态保育山体、滨水陆域。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进行与绿化不相关的建设。

3、绿线导控重要内容

镇区绿线导控的重点内容是各类生态控制区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山体和河湖水系周边,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22.3蓝线控制系统

1、蓝线划定

蓝线是指用于划定较大面积水域、水系、湿地及其沿岸一定范围陆域地区作为保护区的控制线。

2、蓝线导控要点

①严格保护组群内较大水系,原则上不得改变其原有的水域形态,不得减少水域面积。 ②在蓝线控制区内的陆域内不得建设除防洪排涝必须的设施以外的任何其他建(构)筑物。 3、蓝线导控重要内容

镇区蓝线导控的重点内容包括天堂湖、鸠鹚河、七里河、天堂河等主要河流库。 在下层次详细规划编制中可以进行相应控制和形态调整,但不得减少水域面积。 22.4紫线控制系统 1、紫线划定

城市紫线,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省、市、区文物古迹保护范围的控制线。

2、紫线导控要点

①紫线范围应严格保护,不得进行与之不相关的其它建设。

②严格控制紫线周边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开发强度,新建、扩建、改建各类建(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时,应当与保护区的传统风貌或地方特色相协调。

3、紫线导控重要内容

城区紫线导控重点内容包括鸠鹚石刻、东岳庙等文物包含单位的控制用地,应严格执行有关控制保护的规定。

22.5黄线控制系统

1、黄线划定

黄线是指用于界定供水、供电、燃气、电信、雨水污水、燃气、环卫、垃圾处理、殡葬、消防等市政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管道运输)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福利等公益性社会设施的控制线。黄线导控的核心是控制各类市政设施、公益性社会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的用地范围,以保证各类设施的正常运行。本次规划根据供水、供电、电信、雨水污水、燃气、环卫、消防等市政设施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福利等公益性社会设施的位置划定黄线范围。

2、黄线导控要点

①黄线范围内不得进行与之不相关的其他建设,以保证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 ②黄线范围的划定应满足市政设施设置的有关规范的要求。 3、黄线导控重要内容

城区黄线导控的重点内容包括:供水、供电、燃气、电信、雨水污水、燃气、环卫、垃圾处理、殡葬、消防等市政设施、地面输送管廊(管道运输)、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福利等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福利等公益性社会设施的控制线,应严格执行有关控制保护的规定。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九资河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45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