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5)、中途长期停工时,路堤表层及边坡应加以整理,不准有积水的地方,复工时,须使路堤表层含水量接近正常时,方可继续填筑。
(6)、填筑土方时,应均匀地把材料摊铺在路堤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
(7)、路堤基底及路堤每层填土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填土及上一层的填土施工。 6、路基压实
为保证路基的均匀、密实、稳定,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还应采用以下措施来保证路基的质量:
(1)、路基内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
(2)、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积水,并应保持适当干燥,填土层应分层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vm。
(3)、路基开挖中应避免超挖,挖好的土方路堑30cm范围内的压实度,应不小于相应的路基压实度的规定。
(4)、路基边坡:填方路段边坡为1:1.5,挖方路段边坡为1:1.5。 7、基层 (1)材料要求
土:塑性指数12-17粘性土。石灰:质量Ⅲ级以上生石灰,在使用前一周充分消解,粒颗大于10mm,要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石灰在野外长时间堆放时,覆土加以保护。水:人和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
应进行试验鉴定。 (2)配料准确
推土机摊铺素土,推土机初碾后厚度为15cm×1.15或20×1.15系数,用石灰划成方格网,在方网内均匀布灰,不留空白位置,铺灰厚度为4cm、7cm左右。 (3)拌和均匀
石灰土层拌和使用拌和机拌合,随时检查拌和的深度,使稳定土层全部翻透,将混合料拌和至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混合料中土块含量符合质量要求,且水分合适均匀。集料拌合结束,即取样,检查石灰剂量。 (4)控制含水量
含水量偏低时加水充分拌和,含水量偏高时翻拌晾晒,达最佳或略高于最佳含水量1-2%时碾压,以补偿水份蒸发。 (5)找补及时
灰土拌和均匀后推土机初平并碾压1-2遍,厚度为设计厚度乘1.15系数,检查表面平整度和高度,边检查边铲补,不能待成型后再贴薄层。避免脱皮推移等现象发生,如需找补则将表层翻松10cm洒水湿润,用配比相同的灰土找补后碾压。
(6)控制好摊铺宽度,比设计宽度宽50cm左右,利用基层充分碾压到位。 (7)摊铺长度越长越减少接茬,但具备条件的当天能成型的要成型,利于含水量控制和减少天气的影响。 (8)碾压要点
整型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可进行碾压。碾压以“先轻后重”为原则,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再振动碾压3-4遍,最后13-15T三轮压路机碾压2-3遍即可成型。重型压路机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线碾压,平曲线由
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实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头两遍以采用1.5-1.7km/N为宜,以后用2.0-2.5km/N。路面两侧,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石灰土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9)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来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拌和机械及其他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土层上“调头”。如必须在上“调头”应采取措施,如覆盖一层10cm的砂或砂石等,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土表层不受破坏。石灰土施工时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碾压时,要保证接缝外的湿度,加强碾压。 (10)养生
石灰土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护期不少于7天。每次洒水后,应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夯实,以利于灰土形成强度,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严禁重型车辆通行。下层石灰土碾压成活后,尽快铺筑上层结构层,不需要专门养生。 8、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 (1)材料质量要求
石灰采用三级以上的石灰,钙镁含量大于70%,未经消解的灰块粒径不大于10mm,熟石灰含水量宜在20%左右,达到松散而不飞扬,又不成团。粉煤灰中氧化硅和
氧化铝含量应大于70%,含水量20%左右,不应混入杂质。烧失量宜小于10%,粒径应在0.01-2mm之间,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宜大于45%。碎石无风化、无杂质,压碎值不大于30%,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颗粒组成符合规范要求的级配范围。 (2)拌和
预拌二灰:消石灰、粉煤灰按1:2体积比拌和三遍以上,使色泽均匀一致,拌和充分。二灰、碎石按1:3体积于拌三遍再加水湿拌三遍,裹握充分、色泽调和、无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二灰碎石混合料要及时运至现场摊铺碾压成型,时间不宜超过3天,否则测试后确定加灰量重新拌和。 (3)摊铺
洒水湿润下层表层,再铺二灰碎石。混合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数量基本相等。根据每车混合料,摊铺面积的大小,石灰画好方格网,混合料一次到位,减少二次搬运。人工配合摊土机摊铺,摊铺虚厚为设计乘1.15系数。摊铺时一次到位,减少“梅花”、“砂窝”等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的出现,一旦出现需要及时处理。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或补充二灰混合料重新拌和。细集料集中应挖除或拌加碎石重新拌和。摊铺时要控制好宽度、厚度、平整度、横坡、高程并符合市政验收规范要求。尽量采取全幅摊铺和延长摊铺长度,以减少接茬。在整型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4)碾压
整形后,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时,即可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碾压先振动压路机由两侧向中心静压1-2遍,彻底检验找平后再振支碾压4-5遍,最后用13-15T三轮压路机碾压2-3遍至无
明显轮迹,达到设计密实度为止。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适当增加一些石灰,或其它方法处理。 (5)接缝处理
纵缝宜采取立茬直接,接茬处略加湿润并加强碾压。两工作段的搭接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的部分加水湿润后一起加强碾太。 (6)养生
二灰碎石成型后,应立即洒布沥青下封层进行养生。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9、沥青下封层 (1)材料
沥青采用石油沥青,用量为1.0kg/m2,吸油所用石料须清洁、干燥、无杂质,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集料采用S14规格,用量7m3/1000m2。 (2)准备工作
用合适的工具将基层表面的所有杂物及浮料扫出路基外,用肩扛式森林灰鼓风机沿着路的纵向,将基层表面的浮尘吹干净,尽量使表面骨料外露,以利沥青与基层的粘结。 (3)施工
沥青下封层采用层铺法单层表处施工,封层沥青用沥青洒布车进行作业,先进行试洒,确定洒布车的行进速度,阀门开度和单位沥青用量,用沥青洒布车按1.0kg/m2用量沿路基纵向匀速喷洒沥青,由内向外,一个车道宽接着一个车道宽喷洒。喷洒封层沥青后沥青破乳前撒布集料用量为8m3/1000m2,按层铺法施工要求完成下封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施工组织设计 贤官景观大道(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