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劳动法标准讲义(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用人单位应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给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第三,劳动者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和种族,等量劳动(包括数量、质量与贡献)应当取得等量报酬。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应当注意做到:①要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②要体现多劳多得、鼓励多作贡献;③要体现效益分配优先兼顾公平;④要体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之间的差别。

公平救助原则的实现受制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只有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使公平救助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法在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

(四)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行劳动行为自主的同时,必须同时看到,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职责上的从属关系和劳动力人身性质的特点。 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不同观点

1.将《宪法》中有关劳动方面的某些条文直接移植为《劳动法》的各项基本原则。这是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一种意见。 2.将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概括。

3.将劳动法原则划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加以表述。 第五节劳动法渊源及其体系架构 一、劳动法的渊源 1. 宪法。 2. 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委规章。

5.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6.国际劳工公约。

7.规范性劳动法律、法规解释。 二、劳动法的体系 1.促进就业制度。 2.劳动合同制度。

3.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制度。 4.劳动标准制度。 5.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6.社会保险制度。 7.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8.劳动监察制度。 9.法律责任。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劳动法的起源

虽然存在局部的、小范围的劳动关系,但这些劳动关系要么被完全的财产法所调整,要么被完全的身份法所调整,由于劳动力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法律人格,因此,这些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只能属于奴隶社会性质或封建性质的法。

二、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为了满足新兴的资本的需要,国家开始颁布一系列强迫失地农民在城镇工作。这些法律法规是从资本本位出发的,维护的是新兴资本家的利益。其特征是残酷、血腥。

劳动法学将这一段时期概述为“劳工法规”时期,其立法,称为“劳工法规”。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 公法

劳工法规:

强制建立劳动关系——“乞食证”

强化剥削——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资产阶级的势力大大增强,资产阶级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要求为自由经济进行松绑;工人阶级的力量开始加强,开始出现自发的斗争形式;18世纪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都为劳动法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亚当.斯密-自由放任 * 看不见的手 *

看不见的手 * 自由贸易 * 夜警国家

如何理解拿破仑?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 * 劳动力租赁 * 房屋租赁:

房东-所有权 房客-使用权 租赁:契约自由 私法

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标志着人类历史上劳动法的起源。此后,以英国为首,新兴的资产阶级国家开始大量颁布以保护劳工利益为宗旨的调整工厂劳动关系的法律。

这就是劳动法历史上最早的“工厂法”时期,其立法称为“工厂立法”。

英国1802年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规定纺织 工厂童工的工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12小时 私法公法化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概述与总结

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而“工厂立法”与以前的劳工立法有了质的变化,它是为了保护工人

利益,因此是现代意义的劳动法产生的标志。1847年英国颁布的《十时间法》规定,13岁至18岁的童工以及女工的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此后,工厂立法逐渐适用于英国的一切大工业。 以英国立法为开端,在其他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出现了“工厂法”。德国于1839年颁布了《普鲁士工厂矿山规则》;法国于1841年和1879年分别颁布法律,对限制童工工作时间以及限制女工工作时间和女工的工资等问题作了规定;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颁布了一项禁止9种工厂使用12岁以下儿童的法律;瑞士于1848年颁布了第一个限制成年人工作时间的法律。 第二节外国劳动立法简况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人运动的普遍高涨,再加上“工厂法”的产生,各国对劳动法的作用更加重视,进而颁布了许多工厂法。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在内容和范围上,较之初级阶段,有了较大的进展,具体表现在:

1.进一步缩短了劳动时间并扩大了适用范围。 2.增加了改善劳动条件的一些规定。 3.出现了工资保障法律。

4.有了承认工会组织合法地位的法律。 5.出现了社会保险法。

6.出现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律。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法有了一定的发展,表现为工厂立法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充实,逐步在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的工厂立法的范畴。但是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而且很不平衡,也不稳定,不但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有限,而且对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还缺少必要的保障。

(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劳动立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的压力下,资产阶级

不得不做出让步。因此,以改良主义作为主要方法,资产阶级劳动法得到广泛而迅速的发展。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法的内容和范围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大。

需要指出的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资产阶级劳动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和反复的过程。当工人运动高涨时,劳动法就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在工人运动受到镇压处于低潮时期,资产阶级国家则通过立法剥夺和限制劳动者的权利。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 第三节中国劳动立法概况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一)中国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 (二)北洋政府的劳动立法

(三)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四)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五)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二、新中国的劳动立法(不包括实行不同制度的我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劳动立法 1.在保障职工民主权利方面:《关于国营、公营工厂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的指示》,《关于废除各地搬运事业中封建把持制度暂行处理办法》,《关于全国各煤矿废除把头制度的通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2.在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方面:《关于失业技术员工登记介绍办法》,《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关于失业人员统一登记办法》。 3.在劳动保护方面:《全国公私营各厂矿职工伤亡报告办法》,《工业交通及建筑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办法》;《工厂卫生暂行条例(草案)》,《关于搬运危险物品的几项办法》,《关于防止沥青中毒的办法》。 4.在劳动保险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劳动法标准讲义(2)在线全文阅读。

劳动法标准讲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658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