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产生问题的原因: ? A 政府深陷利益漩涡 ? 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导致下一步改革方向不明、决心不大、动力不足。
? B 政府逐利无成本、低风险 ? 利益是眼前的、实实在在的;风险是事后的、不确定的。
第二节 政治民主化
? 1. 政治层面的“财政公共化”内涵及其具体建制
? 公共财政是为了公共的目的,由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的形式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
? 根据此基本特征,可以确定公共财政中的政府与纳税人的位置:
就政府而言: 政府受公众委托 筹集财力,形成 公共收入; 根据公众的意愿 安排公共收入, 形成公共支出。 公 共 财 政 对纳税人而言: 既然财政收入来 自私人收入,则 有关财政的运作 应公开、透明; 必须接受纳税人 的监督和制约
1.1 内涵——财政三民主义(民本、民生、民主)
政府以民为本 政府以官为本 公 共 财 政 财政民供民用 财政民供官用 财政民定民用
财政官定官用 ? 1.1.1 政府以民为本: ? 纳税人是政府的衣食父母,而不是颠倒过来:政府是百姓的父母官——政府以官为本。
? (1)对官员利益的维护; ? (2)官员是民众的主心骨,关键时刻看政府。 ? ——地震救灾,总理为何要亲上前线? ? 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
? 两种财政政治观对社会生活方式的不同影响: ? 前者,民众的自立与群体的自发合作。 ? 后者,民众对政府的过度依赖,缺乏自发的合作。 ? “美国给我最强烈的印象不是民主和自由,而是它的社群。” “对比两个国家,我感触甚深的是9·11后,美国社群力量之强大,以及非典期间,中国社群的广泛缺席”——许纪霖
? 从中西方税收定性看财政民本主义渊源 ? (一)强调政府之需 ? 传统社会的税收是臣民对君主的效忠表现,税收只是臣民的义务,并不涉及国家必须该为臣民提供何种回报。
? 贡:(农业,纳税称为纳贡)在夏代就出现了国家凭借政权强制力进行课征的形式——贡。
? 周代以前,商业和手工业还没有征收赋税。到了周代,为适应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始对经过关卡或在集市交易的物品征收“关市之赋”,对伐木、采矿、狩猎、捕鱼、煮盐等征收“山泽之赋”。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工商税收。
? 2.国家收入 ? 如国内某税收咨询网站对税收是这样定义的:“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 这些措词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实际上是说: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满足公
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府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规范地向纳税人征收的钱财。
? (二)强调纳税人之需 ? 以国家为主体:国家为了人民的需要而征税 ? 社会契约论者:霍布斯(1651)“主权者向人民征收的税不过是公家给予保卫平民各安生业的带甲者的薪饷”。(《利维坦》)
? 康德(1797):统治者,作为人民义务的承担者,主要是为了人民自己生存有关的目的而有权向人民征收赋税。(《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 以纳税人为主体: ? 1.保护费 ? 洛克所理解的税收是个人为获取国家的保护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被保护人交纳给保护人的保护费。
? 尽管洛克与霍布斯同为社会契约论者,且两人都提出了“税收利益说”,但对税收本质的把握上,霍布斯强调的是主权者的征税权力,而洛克关注的是政府保护个人权利的职责,因此两者之间要做区分。
? 《联邦党人文集》强调联邦政府征税权时重要理由便是联邦政府为商业贸易提供保护,需要建立海军。
? 斯密:“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交纳国赋,维持政府。”在斯密看来,税收是国民为其获得来自国家的保护而履行的义务。
? 2.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或成本 ? 科萨提出,不应将税收视为保护费,因为政府当局的行动并不局限于产权保护,还包括个人安全,以及促进人类心智的安宁。即便是从财产的角度看,政府当局也无法提供任何真正的担保,只是允诺自身保护私有财产,惩罚侵犯私有财产的犯罪。
? 现代社会的主流看法是扩大政府的财政权力,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财产保护。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萨缪尔森《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发表后,经济学或财政学普遍将“税收作为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作为公共财政理论探讨的前提或规范性的理论共识,如布坎南(1967)指出,“对个人来讲,税收是政府为他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或?成本?。”
? 1.1.2 财政民供民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从公众手中集中的公共收入,应视用于公共支出、满足公共需求,如公共安全、公共秩序、公共教育、公共设施、公共救济。
? 而不是:财政民供官用(取之于民、用之于官) ?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均存在向政府倾斜的现象。 ? 从初次分配看,普通劳动者从GDP的增长中获益下降,1991至2005年职工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5.3%下降为11%。
? 另一个数据,近30年来民营、外资企业年产值平均增长10%,而职工年工资增长率仅为1-3%。表现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38.2%,达历史最低水平。
? 在二次分配(财政支出)中,政府行政开支大幅度增加,从1996年至2003
年地方政府行政开支总额上升了2.92倍,而同期我国GDP总额只上升1.91倍。
? 地方政府行政开支占GDP的比重,从1996年的2.64%上升至2003年的4.06%。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行政开支就上升2个百分点。
? “以人民利益为代表”的政府总是代表人民自己先受益、多获利。
? 政府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方,主要表现在: ? (1)行政成本膨胀。 ? 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4.71%上升到19.03%,且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
? 尽管2008年的预算草案报告中,行政事业费用支出的增幅仅为14.3%,是各项支出中增幅最小的一项,“这仅仅是预算内,还不能说明整个行政事业费用支出的增长得以有效控制。”
? (2)行政支出结构畸形:对己阔绰,对他吝啬。 ? “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不到20年间,行政部门使用车辆增加了60辆以上,每辆车每年驾驶员的工资+养车费用+使用费用约为5至6万元。有的乡镇配3辆公车,但许多地方的乡镇卫生院每年的投入仅3万元左右。”
? 四川省委党校罗振宇教授《西部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分析》 ? 行政成本支出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 (1)用于支付公务员工资的人力成本;
? (2)行政部门日常运作成本(如办公经费、公车费用、采购费用等);
? (3)用于支付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公共产品的支出。 ? (3)公务员的隐性福利
? A 市场经济时代的用权生利; ? B 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根据公务员的职级、供职年限); ? C 职务性消费——不掏腰包的腐败 ? D 从政府日常运作成本中获益; ? ※津贴与隐性福利打造的金饭碗 ? 国外公务员的薪酬结构一般以工资收入为主,发放津贴为辅。工资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70%-80%,津贴约占20%-30%。
? 津贴通常包括工作津贴、生活津贴和地区津贴。 ? 工作津贴是指公务员因加班工作和特殊岗位而得到的额外报酬,如加班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交通津贴等;
? 生活津贴是指公务员在生活上的特殊需要和特殊情况而获得的额外补助,如住房津贴、子女教育津贴、物价津贴等;
? 地区津贴是指公务员在特殊地区工作和生活而获得的额外报酬,如美国的特殊地区津贴、印度的城市补贴等。
? 我国的公务员薪酬结构则是工资为辅,津贴为主: ? 工资:即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之和,一般仅有几百元至1000多元,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津贴则远高于公务员工资。
? 广东省直机关与广州市直机关的厅级公务员的津贴已达5000-6000元/月,处级公务员的津贴也有4000元/月,津贴已成为公务员的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收入占公务员整体收入的比例严重偏低。
? 公务员的金饭碗,让人如何不趋之若鹜?
? 根据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我国是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 。
? 财政民供官用的用途: ? (1)公款吃喝 ? 1989年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
? (2)公务用车 ? 2003年,湖南省衡南县就花费近500万元为“公车消费”买单。 ? 中央党校的《学习时报》估算:中国每年的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耗费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两成,超出国防预算两倍以上。
? (3)公费旅游、出国 ? 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2000年以后,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依旧,公费出国有增无减。
? (4)建豪华办公楼
? 1.1.3 财政民定民用 ? 纳税人与政府确立规则; ? 纳税人监督政府决策;
? 如果是政府自己订立规则,纳税人无法监督政府,则成为:财政官定官用
? ◎预算内收支的管理比较规范,有统一的制度规范,纳入预算,接受各级人大的审议;
? ◎预算外收支的管理规范程度次之,有比较统一的制度规范,部分在预算中反映,部分游离于预算之外,不完全地接受各级人大审议;
? ◎制度外收支的管理几乎谈不上规范,由各个地方、各个部门自立规章,自收自支,不纳入预算,难以统计,完全脱离各级人大的视野。
? 就预算本身而言,目前的情况是:
? 中央级和省级财政预算虽然透明度不够,但还能成体系,有一定程度的参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共财政学》课程讲义(07-08学年)(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