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学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专业必修课程
思考: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公共财政学》?
? 思路一:(智识)了解现实中的政府运作,提高问题分析能力。
? 思路二:(实践)培育公共财政观,推动国家的民主进程。 ? 思路三:(研究)“财政首先是政治、法律制度,其次才是经济制度”,扬长补短,发挥政治学的分析优势,弥补经济学的公共财政研究存在的不足,深化财政研究。
教学内容——公共财政学:理论、制度与原则
? 理论:何谓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核心形态特征) ? 制度:财政如何公共(公共财政的基础制度安排) ? 原则:如何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具体操作原则)
教学目标
? 建构公共财政学从知识到理论的体系 ? 搭建公共财政学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前言:公共财政学的学科发展史
? 公共财政学:政治学→经济学→(部分回归)政治学
1.政治学范畴的公共财政学
科萨(Luigi Cossa,1891) “财政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的组成部分,因此也是政治科学的分支。”
Horace White: Taxation: I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ranslated from the “Scienza Delle Finanze” of Dr. Luigi Cossa, p.3, New York & London: The Knickbocker Press, 1891.
(1)定义
? 亨利·卡特·亚当斯(Henry Carter Adams,1899):财政科学“探讨公共支出与公共收入,考察与这类支出和收入必要相关的种种关系。严格而言,它的重点是财政管理的技术,旨在解决国库管理中出现的现实问题。”
? Henry Carter Adams: The science of finance: an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s and public revenues, p. 1, New York: H. Holt, 1899.
? 阿米蒂奇·史密斯(G. Armitage-Smith, 1906)“公共财政学是关于政府收支性质与原则的研究”。
? G. Armitage-Smith: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axation, p. 2, London: The Edinburgh Press, 1927(1906).
? 达尔顿(Hugh Dalton,1923):公共财政学属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边缘学科,它探讨公共部门的收入与支出以及收支之间的调节。
? Dalton,Hugh.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London:George Routledge &
Sons,1923. (2)特点
? A.制定财政收支原则与方法
? B.集中关注政府自身的行为
(3)缺点
? A.重原则,轻应用 ? 十九世纪后期,意大利经济学家潘塔尔奥尼(Maffeo Pantaleoni)、德·维迪(Antonio de Viti de Marco)以及马佐拉(Ugo Mazzola)曾对当时的公共财政研究现状表示不满,认为基本上是由实用的教条、漫无边际的哲学与政治论题讨论、法律文本的评论以及定义与经济法则的松散应用掺合而成的。
? Luigi Einaudi(1934): Introduction of First Principle of Public Finance, Antonio de Viti de Marco: First Principles of Public Finance, p. 22,Translated from the Italian by Edith Pavlo Marge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1936.
? B.重收入正义,轻支出效用 ? 马斯格雷夫(Richard A. Musgrave,1939)在进行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回溯时指出,“公共财政理论的古典路径忽视了公共经济学的支出方面,却过于强调税收正义这方面的问题”。
? Richard A. Musgrave: The Voluntary Exchange Theory of Public Econom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53, No. 2. (Feb., 1939), pp. 213-237. 2.经济学范畴的公共财政学
? Paul Studenski(1936)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近来才开始认真探讨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Studenski,Paul (ed.).Taxation and public policy:a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American and European public finance,New York:Richard R. Smith,1936. (1)定义
? 外部性经济学: ? 埃斯卡拉茨(Donald R. Escarraz,1966)将公共财政学界定为具有外部经济或不经济的产品的研究。
? ? Donald R. Escarraz: The Price Theory of Value in Public Finance, pp. 74-75, Gainesville, Florida: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1966.
? 塔洛克(Gordon Tullock,1970)指出,“自从五十年代萨缪尔森的基础性论著出版以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将政府作为解决外部性的工具,这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
? (Gordon Tullock: Private wants, public means: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desirable scope of government, preface, vi,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0.)
? 公共部门经济学: ? 夏普(Carl S. Shoup ,1969)
? 公共财政学叙述和分析政府服务、补贴和福利支出以及通过税收、借款、外援和发行新币以满足这些支出的手段。
? Carl S. Shoup: Public Finance, Chicago:Aldine Pub. Co.,1969.
(2)经济学研究公共财政原因
? A. 公共部门的扩张。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随着公共部门的扩张,政府的经济功能也日渐强大,经济学除非掩耳盗铃,否则必须正视政府的存在及其对经济市场运行的影响。
? Paul Studenski(1936):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对于公共财政基本上是不屑一顾。这是因为,在经济学看来,公共财政根本就不是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的,而人们若无充分的想象力便无法将其视为价格。只是在最近,经济学家才勉强承认,因为公共财政分享了国民收入,所以也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 尽管如此,他们奉行的是放任政策,为了尽可能地让国民收入以私人分配的形式进行,他们并不主张政府干预。然而,此类说教并未组织政府的增长,或是终结政府的财政胃口。在西方文明中,政府已经从公共财政的分成制度过渡到新的阶段,即政府不仅是分享国民收入的主体,而且政府控制的比其分享的还要多。
? B. 市场失灵。 ? 古典经济学奉为圭臬的“自由竞争的市场”出现失灵,这让经济学家不得不承认政府至少可以在解决外部性方面有所作为,也即自由竞争的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转交给政府解决。
? 这也因此导致,尽管“市场至上”的信仰决定了新古典经济学更多是强调税收的负面影响,如因为征税而降低了购买力、进而影响到经济市场的繁荣,但经济学界在“应由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这一点上基本达成共识。 (3)学术理路
? 将公共财政融入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如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与偏好分析框架内建构公共财政理论或进行实证分析.
? 具体做法: ? 将从个体消费者选择模型和厂商逐利模型中分别发展出来的需求理论与市场供给(市场)理论应用于公共财政领域的规范分析,或将其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4) 研究领域变迁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分析公共财政的经济功能和经济影响,正如马斯格雷夫和皮科克谈到,“自大萧条以来,公共财政理论便将研究重心放在财政政策对收入、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上”(《公共财政经典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稳定和充分就业成为公共财政政策的核心关注。自此之后的公共财政研究受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哲学层面的价值、理念到具体的操作原则。
? 此后的财政研究强调经济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区别,政府在市场导向型经济中的作用。
? 罗森(Harvey S. Rosen,2005):
? 较之一个世纪以前,公共财政的研究领域已大为不同,理论层面最主要的成就是将政府支出、税收的分析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
? 实证层面最激动人心的进展是广泛应用计量工具去理解支出与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以及政府如何制定政策。
? Harvey S. Rosen: Public Finance (7th ed), preface,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2005.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重视公共财政在实现社会公正方面的作用,关心的是福利国家的功能、存在的问题;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后,重视公共财政的效率分析,探讨企业化政府、国有企业民营化和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 (5)理论成就
? A. 建立了政府收入与支出的联系,明确了财政的公共性。 ? 现代财政理论主张建立收入与支出的联系并不只是出于财政运行合理性的考量或是对财政量入为出原则的重复,更在于它强调了政府与纳税人“自愿交换”的政治经济伦理,即认为税收是个人为了交换政府提供的服务而自愿支付的费用,并且与个人对这些服务的评价相对应。
? 这意味着,政府的收支不再是政府之事务,而是与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财政行为,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的公共性也因此大大提高。
? B.确立了公共财政活动和政策制定的指导原则。 ? 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潘塔尔奥尼便提出公共支出分配的基本原则,即首先是根据内在效用确定公共支出项目,其次是比较具体的公共支出方案何者更优。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财政政策的新概念和补偿性财政将预算政策推至经济机制的核心”。
Richard A. Musgrav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preface, p. 2, New York: McGraw-Hill, 1959.
? 庇古(A.C. Pigou,1924)已经将福利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公共财政分析。福利经济学强调缩小分配不平等不一定能增加经济福利,因此只有贫富阶层之间的购买力在合理合法转移的同时又不至于引起社会总福利的减少,这样的政策才是积极的、有效的。
A.C. Pigou: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2nd ed, London: Macmillan, 1924.
? 马斯格雷夫(1959)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原则规范政府的财政行为,指出公共政策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的生产能够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Richard A. Musgrav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p. 47, New York: McGraw-Hill, 1959.
? C.确立了公共收支或政府投资中成本收益分析的目标、原则与方法。 ? 成本收益分析的先驱是法国人杜波伊特(Jules Dupuit),1844年,他在题为《论公共工程的效用评估》的论文中指出,公共工程的效益并不等同于公共工程本身所产生的直接收入。
? 二十世纪中叶,成本收益分析逐渐成为西方国家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必经程序,相关的评估方法与分析技术得以建立,对于项目收益的内涵也日趋明确。 (6)不足之处
? A.过于乐观。
?
? C.忽视政府的需求。
3.回归政治学的公共财政学(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 (1)明确政府财政行为的最优标准或评价体系 ? (2)充分考虑政府和纳税人作为财政行为主体的需求及其对财政运作的影响
? (3)分析现实中的财政公共化障碍 ? (4)探讨实现财政公共化的可能性
理论篇:何谓公共财政
? 第一节 概念体系 ? 第二节 本质特征 ? 第三节 功能作用
第一节:概念体系
?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 二、公共财政的要素
? 旨在明确:
※公共财政有别于财政或国家财政。(争论、分歧) ※公共财政首先是“制度”的概念。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 作为学科的“公共财政学(public finance)” ? 阿米蒂奇·史密斯(G. Armitage-Smith,1906)界定Public finance“是关于政府收支性质与原则的研究”。
? 作为制度的“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 ? public finance若是指制度,可译为“公共财政”;若是指学科,可译为“公共财政学”或“公共财政研究”。
? 区别:前者,重知识的传播;后者,重制度的构建。 ? 联系: ? (1)知识的传播有助于制度的建构; ? (2)只有明确了作为制度的“公共财政”内涵,才能据以建构“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 只有在解决了“何为公共财政”这个问题后,“公共财政学”才可能将“公共财政”作为讨论对象或研究范畴。
? 本门课程探讨的是作为制度的“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这也符合政治学专业的公共财政学的教学定位。 一、“公共财政”的定义
? (一)关于“public finance”的翻译之争 ? 张馨(1993、1996、1997a、1997b、1999),赵志耘、郭庆旺((1998、2000),陈共(1999),安体富(1999)等。
? 两派主张:一派主张将“public finance”译为“公共财政”,另一派主张把“public finance”译为“财政”
B.过于简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共财政学》课程讲义(07-08学年)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