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共财政学》课程讲义(07-08学年)(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1)主张把“public finance”译为“财政”的理由 ? 理由A:政府的财政活动自来都是公共性的,“Public”纯粹是表达上的习惯,实则造成同义反复,因此没必要特别强调。

? “公共财政”就是财政,而财政从来都是国家(或政府)财政。在“财政”一词前再加上“公共”二字,是同义反复。“财政”、“公共财政”、“国家(政府)财政”是相同概念,没有什么区别。

? 安体富:论我国公共财政的构建[J]1财政研究,1999,(6):2-7。 ? 理由B:汉语“财政”一词于清末引自日本,日语的财政(ざぃせぃ)便是对“public finance”的翻译,而日文汉字中的“财政”与汉语“财政”并无区别,因此主张沿用日文对“public finance”翻译 。

? (2)主张将“public finance”译为“公共财政”的理由

? 理由A:有利于对事物的认知,更好地理解公共财政的本质,进一步消除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思想障碍。

? 尽管我国的“财政”一词确实是从“public finance”翻译过来的,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及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财政”一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指的都是阶级性的国家财政,而非公共性的国家财政。

? 当市场取向改革导致我国财政也开始具有公共性的时候,使用“财政”或“国家财政”等词是不包含“公共性”内容的。所以,必须在“财政”之前加上“公共”二字,才谈得上对于问题的准确表达。

? 张馨:《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答赵志耘、郭庆旺同志》,《财政研究》[J],1999,(1):62-66;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 理由B:避免产生误解和混淆。我国的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有着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和不同的结论,对财政含义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将?public finance?译为?财政?阻隔我们对西方财政理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的了解,以为两者是一回事。

? 长期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社会主义财政学与西方财政学平行地变化发展,它们各自有着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逻辑思路和不同的结论,对财政含义的理解事实上存在巨大差异。

? 在这样的背景下,将?public finance?译为?财政?会使对西方财政理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并不十分了解,但对传统财政理论和计划体制下的财政却十分熟悉的读者,用我国传统的财政概念来理解西方的财政理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从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 胡乐亭、郝书辰、朱德云:《财政学》,P4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 你是如何看待“public finance”的翻译之争的?它对于公共财政的制度构建有何价值?

? ?

?

(1)“正名”环节:名不正则言不顺

制度变革不易:

从“正名” “正观念” “正制度”

? (2)“正观念”环节:避免有名无实 ? (3)“正制度”环节:争取名实相符

论争推动我们更好地理解“public finance”的内涵、逐步明确我们正在建设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内涵和目标。

? (二) “公共财政”定义分类及评析

(1)立足市场型

? 国内的普遍看法: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应对市场失灵的政府分配行为和活动。

? (张馨,1999):“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

? 张馨:《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答赵志耘、郭庆旺同志》,《财政研究》[J],1999,(1):62-66;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 (王一宏,2002):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国家为主体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 王一宏:《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P2,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 (洪银兴、刘小川、尚长风,2003):公共财政是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基础,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分配行为和活动。

? 洪银兴、刘小川、尚长风:《公共财政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 (胡乐亭、郝书辰、朱德云,2004):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服务而从事的经济行为。

? 胡乐亭、郝书辰、朱德云:《财政学》,P43-44,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评论1:这一定义法其实是从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角度去界定公共财政,有避重就轻之嫌,像是在打太极,并不是对“公共财政”这一概念本身的界定。

评论2:政府的财政功能并不只是分配,如马斯格雷夫对政府职能的归纳,分配之外,还有资源配置和稳定经济,仅是考虑财政的分配作用,未免有失偏颇。

评论3:并未指出公共财政在整个社会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没有揭示出公共财政的实质,更没有解决如何去建设公共财政制度的问题。

? (2)突出程序型

从资金使用方式的角度界定公共财政:

? (史蒂夫·彼得森,哈佛大学,2006年4月)公共财政是由经过政府预算流程的所有收入和支出所构成的,无论收入来自何种渠道,也不管支出的方式如何。

? 这句话的核心是,通过政府预算反映的财务活动,就成为公共财政。因此,收入的来源和使用方式并不构成定义公共财政的核心要素。

? 特点1:适用于西方成熟的民主制国家 ? 特点2:适用于特定的财政发展阶段

评论1:相比前一种定义的迂回曲折,这种定义法无疑简洁明了。

? 评论2:从定义本身能看出东西方社会在不同的财政发展阶段和财政制度建设上的差距,由于现代民主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强调市场经济的阶段,它们关注

的是如何更好地提高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效率,只要符合这一目标前提,遵循民主预算决策这一基本环节,充分尊重宪法的权威性这一普遍性制度背景,其它则不必拘泥于形式。

? 评论3:“公共财政”的准确解读还有赖于研究者对其生长发育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的把握,循此路径,才能更好地把握“公共财政”的实质。之所以从财政资金的角度界定公共财政,是因为公共财政的民主精神和法治原则早已内化为行动者的基本准则。

? 财政是全体纳税人共同参与决策、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公共事务。 ? 许力攀:《公共财政的和谐之路》,《人民论坛》2006年第23期。

特点1:表明财政不仅是经济的有机组织成部分,还是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不仅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提供财力保证,还体现了一国政治体制的内涵和政治的运行方式。(不同的政治体制下,政府对财政收支的理解、支出结构、预算成立程序以及调控方式存有差异)

? 特点2:虽无“公共”之名,却有“公共”之实。充分体现了财政实现公共利益、满足公共需求、实行公共运作的特点。 二、公共财政的要素

? (1)公共部门 ? 限定A:公共部门是公共财政的行为主体,它必须代表全体公民的利益、体现公民的集体意志。它是市场之外的另一资源配置者,负责将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转移到公共领域。

? 限定B:公共财政中的“公共部门”并不是“唯权力”的政治组织,它强调的是自身的服务性而非统治性角色。

? ※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部门: ? 马斯格雷夫(1958)在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条件下公共部门的作用时,指出必须区分关于公共部门的两个概念。一个概念是以生产组织为转移并以私营和公营企业之间的区别为基础的,另一个概念是以资源利用的决定为转移并以私人和公共需要之间的区别为基础。

? ※关于伪公共部门 ? 尼斯坎南(1971)曾指出,通常官员尤其是代议制下的政府官员是提高薪水、创造舒适工作环境的预算最大化者,而官僚机构则是“通过定期拨款或赠款来筹措资金的非盈利性组织”。

? ※政府不一定就是名副其实的公共部门: ? 特权社会中的政府不过是特权阶层满足自身需求的工具,政府非但不是独立的,而是服务于特权阶层的。

? (2)公共需求

公共财政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公共需求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无法从市场上以购买的形式获得满足。满足公共需求赋予了公共财政充分的正当性。

? ※关于伪公共需求 ? 政府的意志:恩里克·巴罗内(Enrico Barone,1912)所谓的公共需求不过是任何国家中的政府在任意时间碰巧提供。

? 这说明了什么? ? A公共需求并不必然是经济因素(规模经济效益)决定的,很有可能是

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由流行的政治意识形态决定的。

? B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期,公共需求并不是反映大众的需求,而是特权阶层权力意志的体现。

? C如果“公共利益”、“公共需求”或“社会福利”缺乏明确的度量指标,则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一种虚幻的概念。

? ? (3)税收 ? 税收是公共部门运行的基础。 ? 征税是公共部门筹措公共产品供给费用的重要方式。 ?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中的税收及其价值? ? 一方面,税收是消费者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出价或是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费用进行分摊。

? 另一方面,税收是政府供给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和资本。 税收的价值在于:

? ? A. 建立了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依存关系,政府的收入来自纳税人,纳税人通过纳税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 B. 明确了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纳税人,而不是自身的资源(自产国家与税国家的概念)。正是由于税收的关键性作用,西方学者常常将税收研究等同于公共财政研究。

? 中国:自1958年至1979年,国家主要通过非税手段汲取各个部门的盈余,作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1)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上,通过价格上限和国家收购政策来汲取农业部门的盈余;(2)通过工资政策来汲取城市家庭的盈余;(3)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国有企业将盈余上缴国家财政。(world bank,1990,p.2)

? (4)民主预算 ? 民主预算是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工作机制。 ? 公共部门的各个单位向财政机构提交下一年度供给公共产品所需资金,财政机构向代表纳税人利益的议会提出预算方案,议会审议预算,并根据预算内容来监督审核公共产品供给的执行情况。

? 政府预算除了具有类似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它的另一目的在于约束政府自身的行为。

?

第二节:本质原则

? 一、公共财政的本质 ? 二、公共财政的原则

旨在阐明:

※公共财政如何有别于财政或国家财政。 一、公共财政的本质

既然是公共财政,“公共”便是它区别于其它类型财政的标志,于是,准确把握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便成为理解公共财政本质的关键。

(一)公共性

? 财政学界的普遍观点是,“公共性”不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而是财政的共性,它自财政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

? 也就是说,无论是处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奴隶制财政、封建制财政,还是处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乃至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主义财政、社会主义财政,都具有公共性。

? 问:你是如何理解此种公共性? 它对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何影响? ? 从“财政”或“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改革在观念上取得的重大进步。准确把握公共财政的公共性便成为理解公共财政本质的关键。

? 雷艳红:《避免公共财政“神化”运动——公共财政“公共性”矫正》,《人民论坛》2007年第3期。

? 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并非财政共性,而是公共财政的特性,正是“公共”使公共财政名副其实。

公共性的内涵

? 公共财政的“公共”具有政治上的规范意义。任何关于税收和支出的分析都是建立在政治理念的信仰、政治的预先设定的基础上的。

? 正是因为“公共”所具有的政治规范力,使其得以成就一个从“个体利益”到“公共利益”的通道。

? 为何这样说? ? 首先,公共不是化私为公,而在于公私分明。 ? 在西方国家,财政一般称为公共财政,政府财政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向社会提供能够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生产与政府无直接关系,但政府应该为其生产提供一个良好公平的环境。

? 这意味着:“公共”可以与“私有”并存,它非但不反对“私有”,相反是因为对“私有”的重视如私有产权保护,使得“公共”不再流于形式上的理想主义而具有实质性的内涵。

?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财政是难分公私的。 ? 财政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既要保证满足需要的财力,又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资金需要,还要充当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主要供给者。

? 其次,“公共”明确了财政行为主体的变迁。 ? 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并不只是表述上的变化,更是财政主体的变迁。于是,财政不再只是政府的事务,还是众人的事务。

? 马斯格雷夫眼中的国家: ? 国家的作用并非是重商主义者所设计的用来保护统治者或令统治者致富,……国家也不能被看成将个人同化为一个?整体?的组织单位,或被当作一个了解并满足他的臣民需要的仁慈独裁者。

? 相反,我认为国家可被看成是个人参加而结成的合作联盟,形成该联盟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共存的问题并且按照民主和平等的方式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国家是以个人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并且要反映这种共同利益的契约性组织。

? (《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对立的国家观》,2000,P23-24) ? 剩余索取权 vs. 剩余控制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共财政学》课程讲义(07-08学年)(2)在线全文阅读。

《公共财政学》课程讲义(07-08学年)(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590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