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强化专业
94提问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清晰与连贯
(2)停顿与语速
(3)指导与分配
(4)提示与探询
95教学的基本技术有:导入技术;语言技术;板书技术;教态变化技术;演示技术;讲解技术;提问
技术;强化技术;结束结束;教学组织技术。
二 名词解释题
26
1个人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命形成到死亡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变化的过程。
2教育目的: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和规定。
3教育制度的概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各项规定的总称。
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相应的各项规定(如:学校的
性质、任务、学生入学条件、学校教育的分阶段以及不同阶段学校之间的衔接与联系)
5中学教师:履行中等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中等教育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和接班人、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使命。
6教育关系:指在学校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实现教育任务
的保证。这种关系式一种正式关系或工作关系,也称组织关系。
27
7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
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育管理,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依据。
9广域课程;所谓广域课程,是指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
10核心课程;所谓核心课程,是指以重大社会和生活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的综合课程。
11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
及社会各项规定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
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8
12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等来划分的,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品德和道德素质。即是教
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德育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
的灵魂。
13智育的概念
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的教育活动。
智育是人类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成果的主要途径,智力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是通过智力活动来实现的,对社会文明进化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智力又为人的
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为个体发展提供可能。智育在向青少年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中起着
主要作用。
29
1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美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15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这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通过常规的教育训练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而言,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修养的指
导、性心理教育等。
16教学: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血的统
一活动。
17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在教学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使学生掌握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贵州师范大学09机制班教育学(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