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在Rt△ABC中,BC=AB·sin∠A=200×
1=100.故填“100”
.
2【方法指导】有关斜坡的概念如下:(1)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坡角;(2)坡比也叫坡度,通常用字母i表示,i=
铅直高度=坡角的正切值. 水平宽度三.解答题
1.(2013白银,22,6分)某市在地铁施工期间,交管部门在施工路段设立了矩形路况警示牌BCEF(如图所示),已知立杆AB的高度是3米,从侧面D点测到路况警示牌顶端C点和底端B点的仰角分别是60°和45°,求路况警示牌宽BC的值.
考点:解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专题:应 用题. 分析:在 Rt△ABD中,知道了已知角的对边,可用正切函数求出邻边AD的长;同理在Rt△ABC中,知道了已知角的邻边,用正切值即可求出对边AC的长;进而由BC=AC﹣AB得解. 解答:解 :∵在Rt△ADB中,∠BDA=45°,AB=3米, ∴DA=3米, 在Rt△ADC中,∠CDA=60°, ∴tan60°=∴CA=3, . ﹣3)米. ﹣3)米. ∴BC=CA﹣BA=(3答:路况显示牌BC是(3点评:此 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当两个直角三角形有公共边时,先求出这条公共边的长是解答此类题的一般思路. 2.(2013兰州,24,8分)如图,在活动课上,小明和小红合作用一副三角板来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已知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AB)是1.7m,他调整自己的位置,设法使得三
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保持水平,且斜边与旗杆顶端M在同一条直线上,测得旗杆顶端M仰角为45°;小红眼睛与地面的距离(CD)是1.5m,用同样的方法测得旗杆顶端M的仰角为30°.两人相距28米且位于旗杆两侧(点B、N、D在同一条直线上).求出旗杆MN的高度.(参考数据:
,
,结果保留整数.)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过点A作AE⊥MN于E,过点C作CF⊥MN于F,则EF=0.2m.由△AE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E=ME,设AE=ME=xm,则MF=(x+0.2)m,FC=(28﹣x)m.在Rt△MFC中,由tan∠MCF=
,得出
=
,解方程求出x的值,则MN=ME+EN.
解答:解:过点A作AE⊥MN于E,过点C作CF⊥MN于F, 则EF=AB﹣CD=1.7﹣1.5=0.2(m),
在Rt△AEM中,∵∠AEM=90°,∠MAE=45°, ∴AE=ME.
设AE=ME=xm,则MF=(x+0.2)m,FC=(28﹣x)m. 在Rt△MFC中,∵∠MFC=90°,∠MCF=30°, ∴MF=CF?tan∠MCF, ∴x+0.2=
(28﹣x),
解得x≈10.0,
∴MN=ME+EN≈10+1.7≈12米. 答:旗杆MN的高度约为12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该题是一个比较常规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建立模型比较简单,但求解过程中涉及到根式和小数,算起来麻烦一些.
3.(2013广东珠海,16,7分)一测量爱好者,在海边测量位于正东方向的小岛高度AC,如图所示,他先在点B测得山顶点A的仰角为30°,然后向正东方向前行62米,到达D点,在测得山顶点A的仰角为60(°B、C、D三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测量仪的高度忽略不计).求小岛高度AC(结果精确的1米,参考数值:
)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 首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得∠BAD的度数,得到AD的长度,然后在直角△ADC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解答: 解:∵∠ADC=∠B+∠BAD, ∴∠BAD=∠ADC﹣∠B=60°﹣30°=30°, ∴∠B=∠BAD, ∴AD=BD=62(米). 在直角△ACD中,AC=AD?sin∠ADC=62×答:小岛的高度是53米. 点评: 本题考查仰角的定义,要求学生能借助仰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并解直角三角形.
=31≈31×1.7=52.7≈53(米).
考点:解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专题:应 用题. 分析: EC=x,则在Rt△BCE中,BC=设在Rt△ACD中,AC=AB+BC=73.2+塔高DE=CD﹣EC=2x可以求出. 解答:解 :设EC=x(米), 在Rt△BCE中,∠EBC=30°,∴BC==x; x?=3x; EC=x;在Rt△BCD中,CD=BC=3x; x,CD=3x,利用关系式AC=CD列方程求出x; 在Rt△BCD中,∠DBC=60°,∴CD=BC?tan60°=在Rt△ACD中,∠DBC=45°, ∴AC=CD, 即:73.2+x=3x, ). 解得:x=12.2(3+塔高DE=CD﹣EC=3x﹣x=2x=2×12.2(3+答:塔高DE约为115.5米. )=24.4(3+)≈115.5(米). 点评:本 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表示出相关线段的长度,难度一般. 6 .(2013湖南郴州,22,6分)我国为了维护队钓鱼岛P的主权,决定对钓鱼岛进行常态化的立体巡航.在一次巡航中,轮船和飞机的航向相同(AP∥BD),当轮船航行到距钓鱼岛20km的A处时,飞机在B处测得轮船的俯角是45°;当轮船航行到C处时,飞机在轮船正上方的E处,此时EC=5km.轮船到达钓鱼岛P时,测得D处的飞机的仰角为30°.试求飞机的飞行距离BD(结果保留根号).
考点:解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作 AF⊥BD,PG⊥BD,在Rt△ABF和△PDG中分别求出BF、GD的值,继而可求得BD=BF+FG+DC的值. 解答:解 :作AF⊥BD,PG⊥BD,垂足分别为F、G, 由题意得:AF=PG=CE=5km,FG=AP=20km, 在Rt△AFB中,∠B=45°,
则∠BAF=45°, ∴BF=AF=5, ∵AP∥BD, ∴∠D=∠DPH=30°, 在Rt△PGD中,tan∠D=∴GD=5, =25+5(km). ,即tan30°=, 则BD=BF+FG+DC=5+20+5答:飞机的飞行距离BD为25+5km. 点评:本 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仰角和俯角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解直角三角形,难度一般. 7 .(2013湖南娄底,20,7分)2013年3月,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该地救援队立即赶赴
现场进行救援,救援队利用生命探测仪在地面A、B两个探测点探测到C处有生命迹象.已知A、B两点相距4米,探测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是30°和45°,试确定生命所在点C的深度.(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
考点:解 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过 点C作CD⊥AB于点D,设CD=x,在Rt△ACD中表示出AD,在Rt△BCD中表示出BD,再由AB=4米,即可得出关于x的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解 :过点C作CD⊥AB于点D, 设CD=x, 在Rt△ACD中,∠CAD=30°, 则AD=CD=x,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卷分类汇编:解直角三角形(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