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
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1.1 命题
命题及其关系
学习目标: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命题的真假;了解四种命题的的含义,
能写出给定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难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四种命
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自主学习
1.复习回顾: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2.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2x?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合作探究
1.根据下列命题完成填空
(1)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全等;(3)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不相等;(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那么它们不全等.
命题(2)、(3)、(4)与命题(1)有何关系?
1.上面的四个命题都是 形式的命题, 可记为 ,其中p是命题的条件,q是命题的结论. 2.在上面的例子中,
命题(2)的 分别是命题(1)的 ,我们称这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
命题(3)的 分别是命题(1)的 ,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命题(4)的 分别是命题(1)的 ,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第1页
1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
3.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的含义: 一般地,设“若p则q”为原命题,那么
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否命题若非p,则非q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若a?0,则ab?0;(2)若a?b,则a?b.
4.把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们的真假.(1)对顶角相等;(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真假有什么关系?
(1)原命题与逆否命题 ;(2)逆命题与否命题 . 练习反馈
1.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ac?bc,则a?b;②若a?b,则
11?;③对于实数x,若x?2?0,则x?2?0;ab2④若p?0,则p?p;⑤正方形不是菱形.
其中真命题是 ;假命题是 .(填上所有符合题意的序号) 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斜率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3)钝角的余弦值是负数.
3.写出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 和逆否命题并判断真假: (1)若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则它们是互斥事件; (2)当c?0时,若a?b,则ac?bc.
第2页
2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2.1 充分条件&1.2.2必要条件
学习目标:正确理解充分条件的概念;会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通过对充分条件的概念的
理解和运用,培养自己分析、判断和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充分条件的概念 难点:判断命题的充分条件 自主学习 练习与思考
写出下列两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若x > a + b,则x > 2ab, (2)若ab = 0,则a = 0.
置疑:对于命题“若p,则q”,有时是真命题,有时是假命题.如何判断其真假的? 合作探究
命题“若p,则q” 为真命题,是指由p经过推理能推出q,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那么q一定成立.换句话说,只要有条件p就能充分地保证结论q的成立,这时我们称条件p是q成立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是指由p通过推理可以得出q.这时,我们就说,由p可推出q,记作:p?q.
充分条件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要条件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的命题(1)为真命题,即x > a + b? x > 2ab,所以“x > a + b”是“x > 2ab”的充分条件,“x > 2ab”是“x > a + b”
例题分析:
例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p是q的充分条件?
(1)若x =1,则x - 4x + 3 = 0;(2)若f(x)= x,则f(x)为增函数;(3)若x为无理数,则x为无理数.
第3页
3
2
2
2
2
"
2
2
2
2
2
2
的必要条件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
分析: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
例2: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那些命题中的q是p的必要条件? (1) 若x = y,则x = y;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 若a >b,则ac>bc.
分析:要判断q是否是p的必要条件,就要看p能否推出q. 练习反馈
2
2
1、从“充要条件(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 中选出适当的一种填空: ① “a?0”是“函数y?x2?ax (x?R)为偶函数”的_____ ② “sin??sin?”是“???” 的_____ ③ “M?N”是“log2M?log2N”的_____ ④ “x?M?N”是“x?M?N”的_____
2、已知p、q是r的必要条件,s是r的充分条件,q是s的充分条件,那么 ⑴s是q的什么条件? ⑵r是q的什么条件? ⑶p是q的什么条件?
3、已知 “a?b?c?d”和“a?b?e?f”, 则“c?d”是“e?f”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c?d”是“e?f”的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
4、求圆(x?a)2?(y?b)2?r2经过原点的充要条件。
课堂总结
充分、必要的定义.
在“若p,则q”中,若p?q,则p为q的充分条件,q为p的必要条件.
第4页
4
重庆市江津几江中学导学案 高中数学必修2
1.2.3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充要条件的定义,了解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定义.
2、正确判断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对条件的判定应该归结为判断命题的真假,.
重点:1、正确区分充要条件;
2、正确运用“条件”的定义解题 难点:正确区分充要条件. 自主学习
1.什么叫充分条件?什么叫必要条件?说出“?”的含义
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q”及“q?p”是否成立 (1)p:内错角相等 q:两直线平行 (2)p:三角形三边相等 q: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3.充要条件定义: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_______条件,简称
充要条件 合作探究
例1:指出下列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1 q:x>2 2) p:x>5 q:x>-1 3) p:(x-2)(x-3)=0 q:x-2=0 4) p:x=3 q:x=9 5) p:x=±1 q:x-1=0
例2:1)请举例说明: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是q的充要条件
2)从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
第5页
5
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1-1学案全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