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最简单的推论就是,偶数次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总是0,因为开始就 除以2,跌到较低的高度去了。 为什么我们对一个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感兴趣?因为如果所有航班的 保持高度航程都是有限的话,3x+1问题就成立了。让我们假设已知所 有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都是有限的,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3x+1问题, 也就是所有的航班都在1上“着陆”。我们已经知道第1到第5航班都 是在1上着陆的,现在假设对于所有小于n的数字k,第k次航班都在1 上着陆,我们来看看第n次航班的情况:由于按假设它的保持高度航 程是有限的,所以它迟早会降落在一个比n小的数字上——于是按归 纳假设它就会降落在1上! 我们可以对开始的30班航班列出一个相关数据表来: 航班 航程 保持高度航程 最大飞行高度 1 0 0 1 2 1 0 2 3 7 5 16 4 2 0 4 5 5 2 16 6 8 0 16 7 16 10 52 8 3 0 8 9 19 2 52 10 6 0 16 11 14 7 52 12 9 0 16 13 9 2 40 14 17 0 52 15 17 10 160 16 4 0 16 17 12 2 52 18 20 0 52 19 20 5 88 20 7 0 20 21 7 2 64 22 15 0 52 23 15 7 160 24 10 0 24 25 23 2 88 26 10 0 40 27 111 95 9232 28 18 0 52 29 18 2 88 30 18 0 160 下面要说说几个记录。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目前3x+1问题已经被检验到100*250=112589990684262400,都没有发现反例。 三、理论结果 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我们就知道3x+1问题和下面几个命题都是等价 的: 1)所有的航班的航程都有限; 2)所有的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都有限; 3)所有的航班中的偶变换的次数都有限; 4)所有的航班中的奇变换的次数都有限; 5)所有的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中偶变换的次数都有限; 5)所有的航班的保持高度航程中奇变换的次数都有限。 就算3x+1问题终于被解决了,看看所有这些变种,也够数学家们自娱自乐上几百年的了。 教学反思:
6、《神奇的数字黑洞》
课题:神奇的数字黑洞 设计者:五年级 相关的教材内容:多位数的四则运算 教学形式:谈话法,讲授法 设计目的: 适用年级:五年级 讲授者:周洲 “数字黑洞”作为数学游戏课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教材里,其实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多了解自然界、了解科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猜想——验证——求实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经历发现、验证、探索数学黑洞等学习过程,体验并感受数字黑洞的魅力;认识各种数字黑洞,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黑洞的兴趣。 活动设计: 课前播放《黑洞的形成》视频。 开场语:欢迎大家来到数学大讲堂!遨游数学王国,探寻数学秘密! 一、情景创设,体验魔术 师:今天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与数学有关的魔术,大家想参与吗?(想)这个魔术是魔术中最难的,叫做“读心术”!接下来需要大家和周老师默契配合,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我才能施展“读心术”。大家准备好了吗? 师:请同桌两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想好一个3的倍数,知道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解释)(课件出示0之外的3的倍数。)3的倍数有无数个,请每两人的学习小组从中选一个3的倍数,不要告诉周老师,也不要告诉其他学习小组,将其写在本子上,写完了请举手示意。一会儿你们用想的那个3的倍数照屏幕上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后不要告诉周老师和其他学习小组,举手示意,周老师就能用读心术猜出你最后的结果是多少。 课件出示规则: ①先想一个3的倍数(0除外); ②把这个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 ③再把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 ④不断重复步骤③的做法。 (课件出示:用“21”举例怎样求立方和,注意正确使用“=”) 师:明白规则了吗?等下我要用“读心术”说出你们计算较快的一组孩子的最后结果。为了计算方便,我将0~9的立方结果展现在屏幕上。好,现在分组计算开始。 (课件出示:规则和0至9的立方结果)学生独立按规则计算。 老师请算得较快的一组中选一个孩子上台,老师握着孩子的手,看着这个孩子的眼晴,在一张纸片上写出猜的结果,倒扣在讲台上。 请算得较快的那位学生说出刚才想的那个3的倍数,然后一起在黑板上演算,发现算到153之后,就一直重复着相同的结果153。 师:算出的结果是153,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老师要请这个孩子来揭晓老师写的数字。(153) 二、形成猜想、揭秘魔术 1、形成猜想 师:魔术最精彩的环节便是魔术揭秘了。谁能大胆猜猜,我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生:所有3的倍数这样计算后都是153。 2、精心验证 师:怎样能知道这个孩子的猜想对不对? 换不同的3的倍数试试(课件“21”的例子,投影学生的例子),不同的3的倍数经过这样的运算结果都会等于153。 3、揭示主题 师:不同的3的倍数,只要经过这样的计算,结果一定有一个数153在等着它。最后一定会掉到这里来,不管3的倍数怎么换,谁也逃不掉。它让周老师想到了宇宙中的一个天体——黑洞。(课件:黑洞图片) 课前我们展现了一段有关黑洞的知识介绍。黑洞有很大的能量,什么东西都能吸进去,连光也会被吸进去。刚才我们计算得出的153就像黑洞一样,在数学上153被称为数字黑洞。 板书课题:神奇的数字黑洞 4、数字黑洞153的性质 师:奇妙的是,数字黑洞153具有一些有趣的性质。153是1~17连续自然数的和,即:1+2+3+??+17=153。 课件出示: 153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师:153的魔力还远远不止这些。它可用另一种重要方式来表示:153=1+(1×2)+(1×2 ×3)+(1×2× 3× 4)+(1×2×3 ×4×5)。现代数学家会更简练地写出这一等式:153=1!+2!+3!+4!+5!如果一个数后面跟着一个感叹号,你就可以得到从1到该数本身所有整数的乘积,这种运算被称作求阶乘。 课件出示: 153 = 1+(1×2)+(1×2 ×3)+(1×2× 3× 4)+(1×2×3 ×4×5) 阶乘 153 = 1!+2!+3!+4!+5! 三、拓展研究 1、师:数字黑洞除153外,还有很多。在本册数学书第31页就有另一个数字黑洞的介绍。(课件出示第31页“数字黑洞6174”介绍。) 2、课件介绍同类的数字黑洞——卡普雷卡尔黑洞(重排求差黑洞): 两位数有唯一的黑洞数9, 三位数有唯一的黑洞数495, 四位数有唯一的黑洞数6174, 五位数有一组数字,所有的其他数字最后都要掉入这组数字里面,再也出不去。这组数是:61974-82962-75933-63954, 再高位的数字也基本上是一组或几组数字的黑洞。 师:重排求差黑洞是印度数学家卡普雷卡尔发现,因此用其名命名。数字黑洞以人物名对数字黑洞命名的还有很多,如西西弗斯串(数字黑洞123 ) 3、其他类数字黑洞 课件:西西弗斯串(数字黑洞123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六年级研学教学设计2017(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