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9思政考博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种义务的想法是一种误解。”[6]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是对过去错误行为的一种纠正,但重视个人价值,并不是否认社会价值,更没必要以“内”、“外”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区分。

事实上,从一定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划分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但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之称谓与划分,既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地位轻重的比较,也不是以主体为标准划分的,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活动与现象的事实出发,通过分析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而做出的价值判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活动,本身有主体、客体之分。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要素对教育者与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都会产生满足关系。由于教育者往往是社会利益的代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动者,而教育内容等要素又可一并归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故这里的价值更多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大多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的满足关系。当然,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价值已经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身所研究的范围,这种价值是存在的,是其他的价值形式,不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行列。与此相对应,思想政治教育在外部也会与社会及其组成部分发生一定的关系,产生价值。这样,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内外角度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难发现其有内外价值,内在价值指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价值问题,它更接近于个人价值,外在价

11

值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关系,它更趋向于社会价值。

当然,内外价值这一判断本身值得研究。因为内外之分只是针对一般性而言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任何事物都有内和外之说。个人价值有内外,社会价值也会有内外。也正是基于内外价值划分的不确切性,我们更倾向于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称谓,而不用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概念。

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实际上涉及两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中的地位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又会形成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人、对群体都会具有意义与价值。目前,制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瓶颈,不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无价值,价值是否可以分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问题,更多在于如何把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提出并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及其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关系到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全面理解,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的重要问题。”[6]

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关系,首先需要我们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特别要避免将社会与人对立起来。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由人组成,离开社会谈人不对,离开人谈社会亦不对。人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7](P1)

12

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社会,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社会要保障个体的利益;个体有自己对社会的愿望,社会也有对个体的角色期待。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会与个人不是完全统一的,两者也会产生矛盾。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并且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有时冲突还是相当激烈的。当然,这一冲突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不破坏特定的社会及人的生存发展为底线的,否则冲突就会演变成革命,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此时的人与社会已经形成了绝对的对立。在社会与人的关系的量变范围内,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会出现这样几种可能:一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高度一致,且都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此时,又会有两者的发展整体一致与部分一致的情况出现。整体一致是说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不仅发展方向一致,并且发展速度与质量接近;部分一致意指虽然两者发展方向一致,但是速度或质量并不一致。二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其中一方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另一方不合。从理论上讲,也会出现第三种情况,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发展一致,但都不合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种情况只能是一种逻辑推理,不可能在现实社会中出现。

明确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理清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矛盾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关系实际已经很清楚了。这种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当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且满足程度接近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达到最大,社会价值与个人

13

价值也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

第二,当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且满足程度不一致时,一般而言,如果满足差距不大,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也能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是因为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性是存在的,虽然与自身需求尚有一定差距,但满足感是明显的,即使偶有相互对立,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也总不会影响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评价。但是如果两者的满足程度有相当大的差距时,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地位则会发生变化。当社会更多重视集体利益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个人地位、个人利益以及个人需要往往或是被漠视,或是处于第二者的地位。我们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更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本质,特别是它对国家、政党、社会的作用,而将个人放置于集体的掩盖下,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人人性的影响。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深入人心、实效性减弱的原因之所在。反过来讲,当社会更多重视人性的发展,重视个人利益的满足时,就有可能对社会整体利益轻视。西方社会

发展过程中个人主义盛行、社会问题突出的状况就是例证。在我国,近年来伴随着对过去重集体轻个人的思想观念与做法的纠正,国内掀起了一股人性回归热,其中之一就是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教育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人的发展,这是对教育本性的一种认识与探索。但是忽视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规范性与政治目的性,则是另一种偏差。这也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很难区分的原因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不能体现,教育的效果也

14

就可想而知。

第三,当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不能同时满足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不仅会背离,并且思想政治教育最终之目的不可能达到。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当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了社会需求,而对个人需求完全排斥时,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到了极度张扬,但是它对个人不仅没有任何积极影响,相反却有可能会将民众推向反面。长此以往,社会价值的实现只能是昙花一现。这是因为民众的需要得不到丝毫的满足,他们就会转而寻求另一个阶级或社会的容纳,此时如果恰有另一阶级或政党寻求政权的夺取,那社会的改朝换代就发生了。反过来讲,当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而对社会之需求漠然视之时,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是社会所需要的,也不会推动社会的发展,要么成为社会的叛逆者,要么成为一个精神有问题的人,成为社会的另类。此时,思想政治教育所设定的培养阶级、政党、国家、社会需要的人,以及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求的目的永远不可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性本身也会受到怀疑。

从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且满足程度接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状态与表现。但是在现实的实践中,同时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要,往往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状态。那么,当矛盾发生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到底应该倾向于何方?对此,马凤歧研究指出“教育价值有两个主体:社会和个人,它们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教育实践作出价值评价。但这两者不是平等的主体,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所以它们对教育实践的价值评价也不具有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9思政考博题(3)在线全文阅读。

09思政考博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826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