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v0456
教具准备:出示课件、挂图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渐入交际话题。
同学们,今天小熊生病了,小鹿、小猴和小兔带着礼物看望它。小狐狸因为有事不能去,委托小兔代他问候小熊,那么请你想一想,见到小熊大家会说些什么?小兔是怎么说的呢?小熊又是怎么答谢的呢?
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怎样与人打交道,这些也都是有学问的,你们想学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以《到同学家去》为题进行练习。(板书课题)
二、图文创造情境,深入交际主题。
1、出示课件或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图中小熊、小兔、小猴、小羊都是怎么想的,说了什么? 三、指导表演
1、让学生先分小组进行练习,引导表演时注意加入对话。要借助手势表演,语气等再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个性和品质等特点。
2、选出几个在组里表演最好的同学重新组合,代表小组在全班表演。 3、互相评议,学会评议。学会欣赏与鼓励。 四、推荐作业:让口语交际回归生活 根据今天的练习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
《看望生病的伙伴》是一篇口语交际课。这篇教材用拟人的手法,模拟看望生病的伙伴的童话情境,富有儿童情趣,有利于激发儿童进行口语交际的积极性。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情感的典型语境,引导学生角色体验,在师生、生生多向互动对话中,包括口语交际实践操练、评议,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掌握交际要领。如看望病人说话要注意语言文明得体,要恰当地使用问候、安慰、祝福、鼓励甚至善意撒谎等特定语言。只有把引导学生掌握这些交际的要领作为教学重点,才是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有可能取得教学的实效。我感到让学生进行现场表演教学育人效果好。
《我们一起来洗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面三部分组成:提示语和漫画。漫画《我们一起来洗澡》选自德国著名漫画家卜劳恩的作品。此漫画共有四幅图组成,第一幅图是一位叔叔用刷子给大象洗澡;第二幅图是叔叔给大象洗完澡后,又打来一桶水;第三幅图是大象看见叔叔很累,也帮叔叔洗澡,它用鼻子在叔叔的身上擦出许多泡泡;第四幅图是大象把桶里的水都吸进鼻子里,把叔叔身上的泡泡冲得干干净净。
本课提示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说这四幅是一组漫画;第二句话有三层意思:1想这四幅图画了一件什么事;2、一幅一幅地看,写出每幅图的意思。3、读给同学听。 教学理念: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
- 26 -
Xiaolv0456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讲述故事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或挂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四幅有趣的漫画,看看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二、逐图观察,展开像想
1、引导学生把这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说说这四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互说
(1)根据第一幅图中叔叔的动作及表情,加上时间和地点说一说整幅图意。 (2)仔细观察第二幅图,想像大象是怎么想的。
(3)仔细观察第三幅图中大象及叔叔的动作,想像他们会说些什么? (4)认真观察第四幅图,体会人物的心情,想像他们的对话。
3、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把图意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指导学生把语句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以后向你的父母讲一讲《我们一起来洗澡》这幅有趣的漫画
教学反思
教学中,精讲多练,给每一个学生创设说的机会,设计多种说的形式,采用同桌互说、伙伴互说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也采用自己练说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指名说的时候,给其他同学提出听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充分想象的自由空间。
《语文七色光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正确使用人称代词。通过反复朗读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记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记住几个特殊的节日,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和对家人的责任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朗诵诗歌,体会意境美。 教学难点:培养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练
1.读一读这3句话,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议一议每句话中应填哪个他(她、它) 3.照样子,互相说几个这样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诗歌《摘星星》。
2.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联系有感情地朗读。 4.同桌互相练习背一背。
5.延伸知识:像这样的小诗你还会吗?
6.布置学生课下再搜集这样的小诗,准备好后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
- 27 -
Xiaolv0456
三、知识窗 1.读一读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都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一说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分别是那一天,你给父母过过生日吗? 4.说一说今年的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分别是那一天,在小组里说说你在这些节日里为他们做点什么?
5.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日子,该怎样做? 四、听
1.看图,仔细听录音,想想这个故事是讲了什么内容? 2.在听故事,说说胖胖的小手都为家人做了什么?
3.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这双小手还会帮助家人和别人做那些事?同桌互相说说。 4.小组内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并分角色演一演。 5.指名讲故事,表演。
教学反思
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在学生学到知识的时候,又进行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和对家人的责任感。
《识字一(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认读8个生字,掌握8个生字的书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单人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去掉拼音再读一读。 4.整体认读。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
2.探索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生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2.重点指导
《识字一(2)》
- 28 -
Xiaolv045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木字旁”表示的意思,认读8个生字,掌握7个生字的书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木字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有什么树木呢?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树为我们遮风挡雨,美化环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几种树。 二、认读词语
1.自读词语,想想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树? 2.出示课件,观察树的特点说出树的名称。 3.读书中的词语,找一找带有木字旁的字。
4.读词语,想想生字的写法,指名说说记住的方法。 5.小结:这些生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1.探究发现:带有木字旁的字在田字格内怎样分? 2.交流发现:木字旁的字所在位置的不同写法 3.指导书写 《识字一(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学习生字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理解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走之旁,掌握书写顺序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儿歌吧!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组有趣的识字儿歌,快来读一读吧! 二、认读儿歌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准。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三、识记生字:
1.这两组儿歌中藏着9个生字宝宝,谁能快速地找到它们? 2.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 29 -
Xiaolv0456
3.好,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4.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四、指导书写:
1.把生字按结构归类。
(1)灾,实:上下宽窄相同 (2)客:上窄下宽 2.交流汇报 3.练习写字 教学反思
识字,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分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和能力。能牢记生字运用生字,在教学中认真指导学生掌握结构,理解组成,在老师幽默的讲解下,学生学习很轻松,但有一部分学生笔顺还是不对,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规范书写的练习
7、《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8个生字。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的天气怎样?那么你就拿起书本扇一扇,体会有风,你看见风了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看到风的呢?板书:风 2、解题:
什么是风?(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认生字卡片,并在课文里圈出来,再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这首诗有几节。 三、细读课文: 1、导学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注意: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来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树叶颤动的动作。 (4)指导朗读:
自读、赛读、跟读、自读、指名读 2、合作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注意重音、停顿) (2)同桌互读第二节
(3)读了这一节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圈出表示风来了的词) (4)指导朗读:
指名读、分组读、带动作读
- 3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教学反思(原创)(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