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v0456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板书:阳光)导:同学们,你们喜欢阳光吗?什么时候的阳光照在身上最舒服最温暖?
今天我们就要跟一位叫苗苗的小朋友一起去送阳光(板书:送) 二、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会认12个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比一比,谁能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请大家翻开书,看拼音和汉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看字读文,读通顺、读流利。
3、听老师读课文,体会老师的语气语调,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苗苗奶奶贴太阳图片 4、读课文、画自然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下面我们来理解课文内容,请大家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她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天天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啊!)天天代表她念叨了多少天?(是很多天)证明奶奶的腿坏了很多天,或许她腿上的伤折磨着她,所以她天天念叨着:(师指多媒体上的字,生齐读)多想见到阳光啊!或许她好久没见过阳光了,所以她天天念叨着:(师指字,生读)多想见到阳光啊!他的愿望被小苗苗记在心里了。
2、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会儿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学生看图,教师引导:这一天,风和日丽,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花儿、草儿都美美的享受着这阳光,瞧,就连蝴蝶都跑出来晒太阳了。
比赛朗读:苗苗想: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送给奶奶。 (读出苗苗的强烈急迫的心情。)
师导:苗苗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回家了。回家之后的情况怎么样呢?课间操之后,课文更精彩。 3、做课间操。
4、继续我们的学习,苗苗回家之后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用“一……就……”说话
5、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课件自学提示:(1)阳光那去了?(2)苗苗发现阳光不见了是什么样子?(生能回答哪个问题就回答哪个,师板书:哭)指导朗读,理解“哭”代表什么心情?奶奶对苗苗用什么语气说话?(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汇报表演读(评价)。 导读“可是……”一句,体会苗苗发现阳光不见了的心情 仿句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6、(课件文字)小组讨论理解奶奶最后一句话。(小组汇报)板书:贴:“爱”字 7、带着这种浓浓的关爱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五、扩展延伸:
如果你是苗苗,不是4岁的苗苗,而是7、8岁的苗苗,你还会为奶奶做些什么? 六、游戏识字:小马踩石头过河,石头上贴生字,引导学生趣味性的分析字形字义。 七、课件文字: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希望同学们用你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心里有爱,就会关爱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里有爱,内心就会永远充满灿烂、明媚的阳光!
- 21 -
Xiaolv0456
板书设计: 11、送阳光 送阳光 苗苗————奶奶 送爱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引导他们自主识字、解词。
重视朗读训练,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经历读书过程,使他们从读得不熟练到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学生通过自由读、集体读、品读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充分地读,在读中走进文本,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意境,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提高认识。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这么多次的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主人公的认识准确把握了。在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朗读中,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在具体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我让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学生们提出很多问题:谁给奶奶送阳光?为什么要给奶奶送阳光?怎么给奶奶送阳光?阳光送到了吗?这些问题层层递进,紧扣文章内容,让学生们自己在阅读中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学生更能感受到文中散发的浓浓的亲情,懂得关心长辈,学会体贴长辈。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6、《做什么事情最快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能正确认读课后新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让学生认识到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感到最快乐。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感情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的话,懂得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教具:(课件)(头饰)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快乐的事吗? 生答:略
师:你感觉做什么事最快乐?(板书)
同学们,有一只小青蛙不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你们想帮助他吗? 二、自主学习,读中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2、标记每个自然段。
3、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认识多音字“觉”。 三、合作学习,感悟课文。
1、开火车的方式朗读课文,指导第一段应读出疑问的语气。
2、师述:小青蛙为了能明白做什么事最快乐,它在什么地方问了谁?(课件:和书中一样的动画)
师板书出:啄木鸟、水牛、蜜蜂、青蛙妈妈
过渡:小青蛙找到答案了吗?让我们跟小青蛙去寻找答案吧!
- 22 -
Xiaolv0456
3、在小组中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 师:看看小青蛙从这些动物身上找致函什么答案?(要求学生动笔在书上画出动物们的回答)
4、看课件填:
啄木鸟说:“()最快乐(板书:给树木捉虫子) 老牛说:“()最快乐(板书:耕地) 蜜蜂说:“()最快乐(板书:采蜜)
5、过渡:为什么这些动物说得快乐不一样呢? 6、请同学们再仔细读(2——4)段,同桌讨论? (1)啄木鸟为什么感觉给大树捉虫最快乐?
(2)啄木鸟在啄虫时会想什么?(看图说,一个学生扮演小青蛙,另一学生扮演啄木鸟来回答)
7、指导朗读:谁愿意来当一只快乐的啄木鸟?(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段) 8、水牛爷爷为什么觉得耕地最快乐?它一边耕地,一边在想什么呢? 9、谁来演一演勤劳的水牛爷爷?欢乐的小蜜蜂?
10、让学生分组带着快乐的心情把课文(2——4)自然段读一读,并且读出不同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过渡:小青蛙从啄木鸟,水牛、蜜蜂身上找到了不同的答案,它得很奇怪,又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很多人,你学着书中的样子也来编一编故事吧!
2、在汇报中引导,如果小青蛙问到爸爸、妈妈、老师等他们又是怎么回答的? 3、师:我们一起做一只困惑的小青蛙读一读第5自然段。 (读出奇怪的语气) 4、青蛙妈妈是怎样告诉它的呢?(出示课件)齐读第6段。 (板书: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5、师:课文中谁在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板书)
6、听了妈妈的话,小青蛙明白了,那么小青蛙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去捉害虫)
7、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 8、分角色演一演,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 五、课外延伸: 同学们,你知道身边哪些人也在做着对别人有用的事呢?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最快乐? 六、总结语:
同学们: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为了别人的快乐,为了自己也快乐,请大家多做一些对别人有用的事,这样我们天天都会快乐的。 七、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续编故事,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他……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乐于学习来自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引导学生回答“你们觉得做什么事最快乐?”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学生在说的时候是越说越爱说,而
- 23 -
Xiaolv0456
且感觉学生是非常愉快。接着师再说:“现在我们来看看小青蛙觉得做什么事最快乐?”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课,从而调动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获得了学习的愉快体验。接着我指导学生用传统的分角色朗读后,又教学生用独角戏方式进行朗读,即课前我请学生将课文中几个小动物的头像画在白板纸上,稍小,大概两个手指宽,朗读时,将小动物的头像贴在指尖上,哪个角色说话,哪个手指就摇动,学生一个人便可扮演几个角色进行朗读。学生看着指尖上的小动物,朗读时兴趣高涨,完全进入意境,快乐无比
快乐读书屋三《荷叶姐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学习荷叶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荷叶姐姐舍已为人的品格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想像,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小鱼、蜻蜓、青蛙在雨中的荷叶下快乐交谈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中都有谁?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在根据自己的想像想一想,她们之间在说些什么?现在请同学和老师一起走入“快乐读书屋“ 二、初读感知,读书悟理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交流:你喜欢荷叶姐姐吗?为什么? 3、导朗读,读中抒情
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荷叶姐姐给别人遮了雨,自己却在雨里淋着“引导学生读出心疼表情的语气。来体会荷叶舍已为人的品格。 第六自然段中“荷叶上的水珠闪着亮光,那是荷叶姐姐高兴地眨着眼睛笑呢?“引导学生读出高兴幸福的语气,体会荷叶姐姐帮助别人后的快乐心情。 三、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听到、看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助人为乐的事。 板书:
荷叶姐姐
╱ 小 鱼 ╲ 荷叶姐姐 为━ 蜻 蜒 遮 雨 ╲ 青 蛙 教学反思
这篇小童话讲述了荷叶姐姐给别人遮雨自己却淋着的故事,赞扬了她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这又是一篇优美的小散文,体现为语言的优美、画面的优美、情感的优美和精神的优美。因此,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时,感受到这四种美。同时,探究在行文中识字的有效做法。另外,尝试略读教学中,一篇带多篇,课内带课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小乌龟笑了》
- 24 -
Xiaolv045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
3、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个性。
2、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并从中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理解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具应用: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流程:
1、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读题目之后学生自主设置疑问“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教师给学生创造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读生字、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带着刚才的疑问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解决自己设置的疑问。 (2)、课件演示生字,在课文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跑得太慢了!” 引导学生用低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激之情。
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的直观的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4)、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呢?说说你的感受。 (5)、创编课本剧“小乌龟笑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力量。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学、主动学。因此在教学开始,我采用谜语导入,设计了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我都给予表扬,使学生的思维在自由翱翔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体意识、创造思维得到充分的体现。
能说会写《看望生病的伙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在社会交际中,与人打交道态度要亲切,有礼貌,要说普通话。 2、让学生体验交际的过程,体会交际的必要性,并提高交际技能,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3、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学会辨析与欣赏。 教学重点: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
教学难点:体验交际的过程,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
- 2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科版一年级语文下教案教学反思(原创)(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