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肴
起一吉祥如意或美丽动听的名称.但译者对这些
菜名的翻译采取了以菜肴的原料作为菜品的说
明,见表3.这种倾向于归化的处理方式有助于加
强读者理解,提高接受程度.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了
这些中文菜名中美好意义的表达.
表3 原料
Tab. 3 Material
中文原名英文译名
1.龙凤羹[4]Minced Chicken with Fish Potage
2.百合酥[4]Crisp cakes in shape ofwater lily
3.金玉满堂[4]Shrimps and Egg Soup
4.发财好市[4]Blackmoss cooked with oysters(A food symbolizing good future and prospering)
5.八彩迎嘉宾[4]Assorted Cold Appetizers
6.全家福[4]Stewed AssortedMeats(Happiness to theWhole Family)
4 结论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差异很大,中式菜名的英
译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并且,英译菜谱的使用者
中,大多是对中国文化认识不深或者几乎不了解
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在经济全球化,国际交流日
益频繁的今天,中式菜名的英译在促进文化交流
起着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从而使中华饮食文化
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根据中式菜名的特点以及适用人群,倾向于
归化的处理方式一般比异化更为读者所接受,这
说明,在某些时候,针对某些对象,相比于异化处
理方式可能会带来理解上的障碍,相反,归化的处
理方式更容易让人理解.
综上所述,归化和异化系两种不同策略,前者
侧重读者的需求,后者侧重异域文化的传播.在处
理中式菜名英文翻译的过程中,要归化异化同时
使用,相互促进.只用一种翻译方法并不能涵盖像
中式菜名翻译如此复杂的翻译领域.异化需要归
化的帮助与合作,归化亦需辅以异化,这也是实现
跨文化交流效果最大化的客观要求.
作者简介:刘 莹,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李 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语言和语言符号是文化的载体。由于文化的渗透力
极强,文化因素渗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美国语言学家
E.Sapir
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
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各民族间的文化固
然有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是相当大的。价值观念、宗教
信仰、历史背景、民俗风情、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
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文化的异质性。
因此可以说,语言的翻译是文
化的翻译。语言一旦介入
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由于文化
背景的差异,对于相同的物象不同的文化可能赋予不同
的内涵。文学翻译不同与一般的翻译,具有自身的独立
性与特殊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传真”与
“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
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归化与异化(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