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心指导,激发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要看其对探究对象是否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再根据你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同时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经过老师细心指导,这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并当场解决问题。最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设计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程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从而发现问题,引导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特点的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我采用了启发、讨论、探究、质疑等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这样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景,驱动探究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信任感,才敢于和勇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使得学生意识得到自主发挥。这种自主式的课堂,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二年级新教材第六单元例3《解决问题》教学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