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这意味着,在经济匀速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却呈现出跳跃性增长,其结果必将使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三) 梯度渐进增长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考克(Peacock)和魏茨曼(Wiseman)在对英国的财政支出考察之后认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财政支出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型的,而是呈现出阶梯性增长的特点。这被称之为“梯度渐进增长论”。在和平时期,财政支出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这时的增长是直线型的;在战争时期,财政支出呈跳跃性增长态势,这时,由于战争支出的大量增加,私人部门支出和民用财政支出相对减少;战后,民用财政支出快速增长,部分替代战争支出的下降。他们的这一增长观点如图所示:

皮考克和魏茨曼解释说,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两个效应: 审视效应(Inspection Effect)和 替代效应(Displacement Effect)。

审视效应

和平时期,财政支出的增长之所以呈直线型的,是因为公众心里有一个“可容忍的纳税水平”,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受这一水平的制约;但在战争时,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提高,财政支出就出现阶梯性跳跃增长;战后,公众“可容忍的纳税水平”并没有降低,从而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继续保持在一个高水平上。这就是“审视效应”。

“替代效应”有两层涵义:一是战时战争支出对私人支出的和民用财政支出的替代,财政支出规模扩大,而私人支出和民用财政支出规模相应减少;二是战后,民用财政支出对战争支出的替代,战争支出减少,而民用财政支出增加。

在皮考克和魏茨曼的模型中,强调了公共收入对财政支出的制约,因此,又有人将这一理论称之为“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论”。 (四) 公共选择增长论

这是公共选择理论对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解释,它试图从财政支出决策方式的角度来解释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即财政支出的政治性扩张。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选民的角度看,选民的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财政上,就是要实现纳税最小化和公共商品受益最大化。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纳税与受益是分离的,加之政府有税收以外的融资手段,这就容易产生一种“财政幻觉”(fiscal illusion)。

其次,从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政治家的目标是选票最大化。为此,他们总想取得骄人的政绩以赢得选民的选票,这就需要更多的财政支出作为基础。

最后,从官僚的角度来看,官僚行为的特征是预算最大化。因为官僚是预算的实际执行者,他的效用函数中包括薪金、额外收入、荣誉、地位、权力等,这些变量都与他支配的公共资源规模正相关,只有预算最大化,官僚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选民-政治家-官僚”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官僚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优势,夸大各种支出的重要性和支出需要量,影响财政支出的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的这一解释,从制度层面上分析了财政支出增长的原因,也揭示了现行民主制度存在的某些缺陷。 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一)简略的回归分析模型

1.同国外横向对比;2.国内纵向对比。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分析

1.经济性因素。它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状态、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三)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福利经济学对财政支出增长的分析主要是从微观角度进行的,它采用效用最大化的分析方法,将市场有效供给原理运用到政府公共物品的供应中,通过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变量。如公共物品的需求、成本和价格、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来分析和研究财政支出规模。

(四)完善政治决策程序

教育财政理论

一、教育财政的概念

教育财政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根据一定的教育政策,为开展教育事业而获得必要的财源,并将其配置于教育的各个部门,而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或称之为教育部门的经济活动。

教育财政是指政府部门为提供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那部分教育服务而筹措、应用与管理经费的活动。与传统的“教育投资”与“教育投入”等概念不同,“教育财政”是站在政府立场提出的一个范畴,主要研究政府在教育经费筹措与支出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与义务。

对教育财政的研究是指政府教育财政行为中有关教育经费来源和使用的相关分析。它是借助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对政府教育理财的价值观、教育经费的筹措、预算分配及管理、国家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益及评估、教育财务体制等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有关的政府教育财务学或教育财务学的研究。 教育财政的研究范畴 公共教育支出理论

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与管理 财政为何要提供教育经费

教育财政的最佳规模?

教育财政的最优支出结构?

教育财政如何配置才能体现公平原则? 教育财政的收入来源?

教育财政的管理体制如何确立? 如何提高教育财政的运作效率? ??

二、教育财政的分类

教育财政的分类方式有好多种,现在仅简单介绍三种: (一)按政府管理体制分类

各国政府管理体制最少可以分为中央或联邦、省或州、地方三级管理体制。教育财政按这种分类可分为:中央或联邦教育财政和地方教育财政。我国的财政体制也是相象的,分为中央政府教育财政和地方政府教育财政。 (二)按教育体制分类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实行的是学前、初等、中等、高等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体制,按这种体制分类,则教育财政可分为:学前教育财政、初等教育财政、中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财政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财政。

高等教育财政是指大学阶段的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大学教育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博士后培养属于一种人才工作经历,在中国,这类经费未列入教育财政的范围之中)。就高等教育而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认为其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它的经费来源不应该全部由政府负担,政府仅承担部分教育财政经费,其余由学校通过收费及社会捐助等手段来解决。 (三)按收入来源分类

若按照中国现行财政的收入来源分类,教育财政可分为: 1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

2 、各级政府征收的用于教育的税费;

3 、校办产业、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教育的经费; 4 、企业办学教育经费;

5 、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 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

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素质

有助于提高使用替代资源的能力 有助于规范劳动行为

有助于改善劳动力配置结构

四、教育财政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教育财政投入与投资 教育财政投入与人口

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环境保护

五、教育与经济增长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人力资源:劳动力、培训、纪律、激励 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资本形成:机器、工厂、道路

技术变革:科学、工程、管理、企业家才能

其它:地理位置、交通、气候、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很难将不同因素剥离开来。

公共教育支出的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Efficiency)与公平(Equity) (一)效率

公共选择要达到效率的目的,是一个复杂的权衡各种组织结构的成本和收益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受到配置效率、稳定效率、X-效率、信息效率等多种类型效率的影响。这些效率之间也相互作用、影响。效率包括:一公私部门之间资源最佳配置、二政府资源效率配置、三是社会(或市场)的效率损失最小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7)在线全文阅读。

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5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