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

公共产品,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财政支出概述

我国公共支出的分类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理论 教育财政理论

公共教育支出的效率与公平

张爱文课件 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

社会产品按照其在消费过程中受益对象范围的差异和提供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私人产品:即以市场方式提供具有个人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劳务。

2、公共产品:即由公共部门提供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即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

2、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某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并不排斥其他 人同时享用,或影响他人享用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就是说,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

3、受益的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4、提供目的的非赢利性。即追求的是由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组成的综合效益的极大化

公共产品特征的进一步解释

1. 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利益。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的,共同消费的,其效用不能在不同消费者之间分割。它包含两层意思:

① 在技术上不易排除不为公共产品付费者;如国防。 ② 某些公共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可以排他,但排他成本很高,以至于在经济上不可接受。如卫生防疫、绿化、环保。

2.非竞争性(Non-Rival ness):任何一个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非竞争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①边际生产成本为零(MC=0)。这里所说的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而非微观经济学中分析的产量增加导致的边际成本。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消费者增加和产量增加导致的边际生产成本并不一致。

例如:海上灯塔是较典型的公共产品。增加一艘船经过邻近海域得到的指引并不需要增加任何生产成本。但要再造一座灯塔,则边际生产成本显然并不为零。

我们讨论公共产品非竞争性时强调的是消费者增加所带来的边际生产成本。

②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这种产品不但是共同消费的,也不存在消费中的拥挤现象。

例如:不拥挤的桥梁,非满载的火车车厢,未饱和运转的计算机等。

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符合非竞争性。事实上,消费者增加带给供给方的生产成本为零,并不足以说明其边际社会成本为零。如:公路和桥梁,对生产者来说,只要不到必须拓宽的程度,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从消费者角度看,因为消费者一般是不喜欢拥挤的,拥挤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成本。虽然在一定消费量以下,并不存在拥挤,即拥挤成本为零。可是当消费者的人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拥挤就会被明显

地感受到。

三、关于对公共产品的理解

1、公共产品与公有产品不同。前者按产品的消费性质来划分;而后者则按产品的所有制性质区分。

2、公共产品既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产品,如:社会秩序、环境保护等。

3、人们对公共 产品普遍存在“免费搭车”的心理动机。 4、人们共同消费公共产品,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对该消费具有相同的效用评价。 四、公共产品的类型

1. 从公共产品的特征上看,可把公共产品划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现实生活中的产品可分为三类:

纯公共产品(Pure Public Goods )、 纯私人产品(Quasi-Public Goods ) 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也叫 混合产品(Mixed Goods )。

(1)纯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各种产品和劳务,即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上的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拥挤成本为零)。诸如国防、外交、公安司法等。

(2)混合产品——是指同时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它们不充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混合产品一般又可具体分为

(1)拥挤性公共品:是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品或劳务(即其边际成本不为零)。如公共交通等。

(2)价格排他的公共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品或劳务。如国家公园、公办的学校与医院等。

(3)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是指那些效益会出现外溢的产品或劳务。

2. 从公共产品的层次上看,公共产品可分为全国性公共产品和地方性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由一国政府来提供,而政府又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受益范围不受限制的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等不受地区限制,只要是本国国民都能享受,其提供者只能是一国的中央政府,这类公共产品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而有些公共产品,如义务教育、交通、公安、消防、环境保护、路灯等,只能是就近的居民才能享受到,受益者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限制,只能由当地政府来提供,这类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性公共产品。

五、公共产品的提供

(一)纯公共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无偿提供

原因: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市场提供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公共提供中需关注的问题:公共产品的规模;政府管理成本;税收效率损失等

(二)混合产品的提供

方式: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是政府兴办,以收税的方式无偿提供或以收费的方式有偿提供(如桥梁、公路);也可以是民办官助,政府通过补贴进行一定的补助。

原因:其不完全的非竟争和非排他性使两种提供方式的结合更具有效益上优势

决策中需关注的问题:收费的难易程度及收费损失的大小;外部效益的合理评价;收费标准的制定等。 (三)产品供求局部均衡分析

1、私人产品市场局部均衡。私人产品在人与人之间是可分割的,

总需求等于个人需求之和。对其消费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

2、公共产品的局部均衡。公共产品在人与人之间是不可分的总需求等于每个人需求。对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3、混合产品的局部均衡。混合产品兼备有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对混合产品的消费具有半排他性与半竞争性。 4、教育服务的政府供给与私人供给

图中,横轴是私人教育提供的数量,纵轴是公共教育提供的数量。DD’是资源生产可能性边际曲线,Ii是消费者无差异曲线,最佳均衡点在E3, D与D’是极端。

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提供的最佳数量应该在E3点,但事实上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

1 、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办法将个人偏好加总为集体偏好(阿罗不可能定理);

2 、存在征税成本及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 3 、存在财政管理成本; 4 、政府部门效率不高。 (1)绩效难以衡量; (2)激励机制缺失; (3)存在个人功利; (4)决策能力有限。

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 (一)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首先提出的效率准则(Pareto Efficiency)。它是指在既定的资源、生产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的格局下,倘若社会已不可能在减少一种物品的产出和不损害一个人的利益的前提下,使另一种物品产出增加或使另一个人受益,则该项资源配置是有效的。这是帕累托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讲义》一书中首先提出生产资源的最适度配置问题。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在线全文阅读。

第2讲 公共支出与教育财政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11105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