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维持最基本的功能。
42.骤然发生的严重呼吸困难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3.从发生机制及症状表现,呼吸困难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慢性腹泻是指病程超过_________________者。
45.判断咯血量,每日___________为小量咯血,__________为中等量咯血,__________为大量咯血。
46.离心沉淀后尿液,镜检下每高倍镜视野有红细胞__________ 即为血尿。 47.咳嗽是一种 __________反射动作。 48.脓痰有恶臭味者,提示有__________感染。
49. 心绞痛除出现__________疼痛外,还可放射至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问答题
1.简述临床上发热的原因。 2.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3.简述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的临床特点。 4.试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5.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 6.中心性发绀与周围性发绀有何区别? 7.简述腹泻的发病机制。
8.试述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三者的鉴别要点。 9.试述心源性水肿和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10.试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的临床特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E 3.E 4.C 5.D 6.B 7.E 8.A 9.D 10.D
11.A 12.D 13.B 14.B 15.B 16.A 17.E 18.B 19.D 20.C 21.D 22.A 23.C 24.D 25.A 26.D 27.E 28.C 29.E 30.E 31.A 32.C 33.B 34.C 35.A 36.C 37.C 38.B 39.B 40.C 41.D 42.E 43.C 44.D 45.A 46.E 47.A 48.A 49.A 50.B 51.B 52.E 53.E 54.D 55.C 56.A 57.A 58.E 59.B 60.D 61.B 62.E 63.A 64.B 65.C 66.C 67.D 68.E 69.C 70.E 71.B 72.E 73.A 74.A 75.A 76.C 77.D 78.C 79.D 80.D 81.D 82.C 83.D 84.B 85.B 86.B 87.E 88.C 89.E 90.D 91.E 92.B 93.C 94.A 95.B 96.D 97.B
二、名词解释
1.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2.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4.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5.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6.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7.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8.牵涉痛: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
9.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10.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11.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2.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肌极度紧张,胸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
13.急性左心衰竭时,夜间出现极度呼吸困难,气喘.紫绀.躁动不安.大汗淋漓.两肺哮鸣音.咳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加快,称为“心源性哮喘”。
14.发绀: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出现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而使皮肤粘膜呈现青紫色的现象。
15.肠源性紫绀:进食大量含有亚硝酸盐的变质蔬菜产生的紫绀。
16.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认为与心动过速.每次心搏出量大和心律失常有关。
17.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8.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9.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为柏油便。
20.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 21.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2.隐性黄疸:是指血清胆红素在17.1~34.2umol/L之间,临床上不易觉察的黄疸者。 2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小部分尿胆原在肠内被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再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24.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25.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的合称,见于尿路炎症.结石等。 26.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27.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28.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29.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性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作出各种反应,但去除刺激后很快又再入睡。
30.谵妄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二、填空题
1.36~37℃ 36.3~37.2℃ 36.5~37.7℃ 发热
2.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败血症热型) 间歇热型 波状热型 回归热型 不规则热型 3.外源性 内源性
4.37.3~38℃ 38.1~39℃ 39.1~41℃ 41℃以上 5.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6.感染性 非感染性
7.体温上升期 高热期 体温下降期 8.10 3~4
9.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 伤寒高热期
10.颅内压增高 感染性疾病 青光眼 脑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 11.带状疱疹 12.心绞痛
13.皮肤痛 内脏痛 牵涉痛 深部痛 14.干性咳嗽 湿性咳嗽 15.克雷伯杆菌
16.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 肋间隙 吸气性 17.两个月 超过两个月
18.食物中毒
19.暗红色果酱样 粘液脓血便 米泔水样 20.消化性溃疡 肺结核
21.分泌性腹泻 渗透性腹泻 渗出性腹泻 动力性腹泻 吸收不良性腹泻 22.呕血 黑便 无呕血 黑便 23.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下 24.非结合 结合
25.鲜红或暗红 咖啡渣样棕褐色 26.60ml 250~300ml 27.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28.甲状腺功能亢进
29.全身性 局部性 凹陷性 非凹陷性 30.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31.支气管哮喘 心源性哮喘 32.绝对含量增多 50g/L
33.心源性 肾源性 肝源性 营养不良性 其他水肿 34.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 35.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36.中心性发绀 周围性发绀 混合性发绀 37.肢体末稍与下垂部位
38.高铁血红蛋白 硫化血红蛋白 39.恶心 干呕 呕吐 40.丧失 障碍 苏醒
41.全部丧失 松弛 全无反应 均消失
42.急性喉头水肿 气道异物 大块肺栓塞 自发性气胸
43.肺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 中毒性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 44.2个月
45.100ml 100~500ml 500ml以上 46.3个以上 47.保护性 48.厌氧菌
49.心前区,胸骨后 左肩 左臂内侧 四、问答题
1. 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有: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②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③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④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皮炎;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脑出血;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 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压榨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醇酯可缓解。 3. 急性腹痛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变化快.病情重.先腹痛后发热等特点,大多属外科范围。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慢性腹痛具有起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等特点,大多属内科范围。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肝脓肿.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细菌性痢疾等。
4.答: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见下表:
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出血基本病因
咯血
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心脏病等
出血先兆 出血方式 出血颜色 血液内混有物 酸碱反应 出血后情况
5. (1)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为吸气特别费力,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为呼气特别费力.呼气延长而缓慢或双呼气,常伴有干啰音。
6.(1)中心性发绀:是由于心.肺疾病导致SaO2降低引起。特点为发绀呈全身性,除四肢和颜面外,还累及粘膜和躯干的皮肤;发绀的部位温暖;局部虽经加温和按摩,发绀仍不消退。(2)周围性发绀:是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发绀为局部性,常见于肢体的末梢部位和下垂部分,如肢端.耳垂.口唇;发绀部位的皮肤冰冷;局部经加温和按摩后,发绀即可消退。
呕血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等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呕出
多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伴有黑便,痰中无血
喉部痒.咳嗽.胸闷等 咯出 多鲜红 气泡.痰 碱性
痰中有血,无黑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